一种集群超声波藻华灭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681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群超声波藻华灭活装置,包括除藻船,设置在除藻船上的集群式超声波震板组,以及与集群式超声波震板组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集群式超声波震板组包括多块集群超声波震板,多块集群超声波震板布设于除藻船的船体两侧,集群超声波震板与船体之间通过翻转部件连接,以使集群超声波震板能够相对于水面转动,控制模块根据藻类分布的面积及生物量,控制翻转部件带动集群超声波震板转动相应的角度,以及控制各集群超声波震板的启/闭,可达到大面积和快速灭活藻类物质,让其失去浮力和光合活性,进而死亡并下沉到水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修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集群超声波藻华灭活装置


技术介绍

1、城市快速扩张,这一发展造成的水体氮磷(n、p)等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加速了初级生产及富营养化的进程,一些自养生物如蓝藻、绿藻等,会吸收这些高营养物质,并随着湖泊、河流等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深,这几类自养生物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类群,漂浮在水体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堆积群体,从而形成藻类水华,这些藻类水华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会导致水体动植物大量死亡,更会恶臭加剧,影响居民用水。

2、现有的除藻技术包括生物法、化学法及物理法,生物法虽然能够达到控制藻类生长的目的,但周期较长,不适于突发性水华的治理;化学法虽能够快速杀藻,但不能保证化学试剂对水体不产生二次污染;传统的物理法即超声波除藻工艺中,采用超声波藻类灭活装置,利用超声波的机械能使藻细胞产生脉动,从而导致细胞介质中的气泡和细胞器等破裂损伤,实现低功率超声控制和杀灭蓝藻的目的。

3、这种传统的超声波藻类灭活装置针对性不强,仅仅是粗略的对水体中的藻类进行灭活,而受污染水体藻类分布情况往往是多样化的,因此传统的超声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群超声波藻华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藻船(3),设置在除藻船(3)上的集群式超声波震板组(4),以及与所述集群式超声波震板组(4)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超声波藻华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群超声波震板(40)包括外壳(400)以及阵列平布在所述外壳(400)内的多个震子(401),所述外壳(400)与翻转部件连接,多个所述震子(401)串联,每块所述集群超声波震板(40)的震子(401)数量为30-50个,相邻的两个所述震子(401)的方向正反交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群超声波藻华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子(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群超声波藻华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藻船(3),设置在除藻船(3)上的集群式超声波震板组(4),以及与所述集群式超声波震板组(4)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超声波藻华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群超声波震板(40)包括外壳(400)以及阵列平布在所述外壳(400)内的多个震子(401),所述外壳(400)与翻转部件连接,多个所述震子(401)串联,每块所述集群超声波震板(40)的震子(401)数量为30-50个,相邻的两个所述震子(401)的方向正反交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群超声波藻华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子(401)的材质为陶瓷晶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群超声波藻华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子(401)的频率为15khz-35khz。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超声波藻华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船体同一侧的相邻两块所述集群超声波震板(40)之间的间距为0.5m-1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功亮高瑾陈友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