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站结构渗漏水负压牵引注浆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562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结构病害修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铁车站结构漏水负压牵引注浆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布设注浆孔和负压孔:在渗漏位置设置注浆孔用于对渗漏处进行注浆封堵,在注浆孔周围设置若干负压孔;步骤2设备安装:将注浆设备的注浆口与开设的注浆孔进行连接,将负压设备连接与负压孔连通,步骤3启动负压牵引:启动负压设备对负压孔进行抽水,当抽出的渗漏水带有杂质时开始步骤4;步骤4注浆:保持负压牵引,启动注浆设备;待负压孔开始流出注浆液时,降低负压设备牵引功率;然后待注浆液稳定从负压孔稳定流出时,关掉负压牵引;最后继续注浆至浆液从病害部位溢出。出。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车站结构渗漏水负压牵引注浆治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结构病害修补
,特别是涉及一种地铁车站结构漏水负压牵引注浆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部分城市地下水位的连续上升,部分车站外部环境由无水转变为富水状态,由此产生的车站渗漏水现象明显增多,如不及时、有效处理,不仅会影响设备运行、乘客出行,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结构安全,降低使用寿命。为此,当地铁地下车站出现渗漏水时,相关机构会进行相应的处理;目前,注浆封堵法作为结构渗漏水治理的主要方法,一般使用高压注浆设备强行将浆液注入病害部位,形成止水屏障,具有操作简单、适用性强、治理效果好的优点。该方法虽可以对结构渗漏水进行快速治理,但是在富水环境下结构渗漏水治理中仍存在明显不足:富水环境使结构渗漏区域内部具有孔隙水压力,现有注浆方法一方面依靠注浆液与水反应降低一部分水压,一方面依靠注浆压力将水挤出,这造成注浆液无法短时间内进入微小主裂缝,而注浆压力已达到界限值,需终止注浆,导致注浆质量降低,形成的防水屏障面积小且易再次发生渗漏,不能彻底解决结构渗漏问题,同时为实现注浆效果,通常需要布设多个注浆孔,对结构具有一定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渗漏负压牵引注浆方法。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地下结构面在腹水状态下的结构渗漏,仅仅通过压力注浆的方式,难以将修补渗漏的注浆液注入到渗漏处的微小裂缝内,导致渗漏修补不严。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渗漏负压牵引注浆方法,采用如下方案。
[0006]一种防渗漏负压牵引注浆方法,用于对地下结构面富水状态的结构渗漏进行注浆封堵,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布设注浆孔和负压孔:在渗漏位置设置注浆孔用于对渗漏处进行注浆封堵,在注浆孔周围设置若干负压孔;步骤2设备安装:将注浆设备的注浆口与开设的注浆孔进行连接,将负压设备连接与负压孔连通,步骤3启动负压牵引:启动负压设备对负压孔进行抽水,当抽出的渗漏水带有杂质时开始步骤4;步骤4注浆:保持负压牵引,启动注浆设备;待负压孔开始流出注浆液时,降低负压设备牵引功率;然后待注浆液稳定从负压孔稳定流出时,关掉负压牵引;最后继续注浆至浆液从病害部位溢出。
[0007]优选的,在步骤1之前首先对渗漏位置进行检查,并进行标记;渗漏检查可以采用人工观察和/或地址雷达设备进行。
[0008]优选的,在步骤1布设注浆孔和负压孔完成后,步骤2设备安装之前;对注浆孔和负压孔进行清孔作业,采用高压气枪或高压水枪对注浆孔和负压孔内部进行清理。
[0009]优选的,渗漏包括点状渗漏、线状渗漏和面状渗漏;对于点状渗漏,以渗漏点为中心,圆形间隔设置3

6个负压孔,负压孔距离渗漏点20

50cm;对于线状渗漏,主裂缝的中部设置注浆孔或者沿着主裂缝间隔设置若干注浆孔;在主裂缝两侧分别沿着主裂缝间隔设置若干负压孔,同侧相邻负压孔的间距为15

50cm,负压孔与主裂缝的距离为15

50cm;在主裂缝两端外侧15

50cm处各设置负压孔;对于面状渗漏,在面状渗漏处的中部设置注浆孔,或者再面状渗漏处内网格状设置多个注浆孔;在面状渗漏处外环绕面状渗漏处间隔设置多个负压孔,负压孔的间距为10

30cm。
[0010]优选的,在步骤3中,开启负压装置同时对全部负压孔抽气/抽水;渗漏包括点状渗漏、线状渗漏和面状渗漏;对于点状渗漏的负压孔,以0.8

1.2L/s的功率抽1

3min;对于线漏的负压孔,以1.2

1.6L/s的功率抽2

3min;对于面漏的负压孔,以0.3

0.7L/s的功率抽1.8

2.2 min。
[0011]优选的,在步骤4中,渗漏包括点状渗漏、线状渗漏和面状渗漏;对于点状渗漏,保持负压牵引1L/s的功率的同时开始压力注浆,注浆压力保持在0.1

0.3MPa,待负压孔开始流出注浆液时,降低负压设备功率至20

50%.,待注浆液稳定从负压孔稳定流出时,关掉负压牵引,继续注浆至浆液从病害部位溢出。
[0012]优选的,在步骤4中,对于线漏,保持负压牵引1.2

1.6L/s的功率的同时开始压力注浆,注浆压力保持在0.1

0.3MPa,待某个或全部负压孔中有浆液流出时,首先降低主裂缝两侧的负压设备功率至40

60%;继续注浆至浆液稳定从主裂缝两端负压孔流出时,降低主裂缝两端的负压设备功率至20

40%,同时降低主裂缝两侧的负压设备功率至20

40%;注浆至浆液稳定从所有负压孔流出时,关掉负压牵引,继续注浆至浆液稳定从主裂缝中溢出。
[0013]优选的,在步骤4中,对于面漏,保持负压牵引0.3

0.6L/s的功率的同时开始压力注浆,注浆压力保持在0.1

0.3MPa,待所有负压孔开始流出注浆液时,降低负压设备功率至20

40%,继续注浆至浆液稳定从任意负压孔中流出时,关掉负压牵引,继续注浆至注浆液在渗漏区点状溢出。
[0014]优选的,在步骤4中,对于面状渗漏,在注浆结束后,等待注入的注浆液初步凝固收缩,然后进行二次注浆。
[0015]优选的,在步骤4注浆结束之后,进行表面处理,移除注浆设备和负压设备,待注浆液完全凝固后,拆除止水针并清理治理表面,恢复原状。
[0016]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渗漏负压牵引注浆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渗漏处的富水环境,导致渗漏处内部存在大量的微小裂缝,这些裂缝内已经存在的水会形成屏障,阻碍修补渗漏的注浆液进入裂缝内。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注浆之前首先对渗漏处进行负压牵引,抽出裂缝内的水和泥浆,让渗漏处暂时摆脱富水状态。以便修补
渗漏的注浆液能够顺利的流入到裂缝内。
[0017]并且在注浆进行的过程中负压牵引持续进行,注浆孔进行高压挤压,负压孔进行负压牵引,一方面让注浆液流入到紧紧依靠高压注浆无法流入的裂缝中,另一方面可以让注浆液更快的流入到裂缝内。同时为了避免注浆液被负压牵引设备抽出,所以在负压孔开始流出注浆液时首先降低负压设备的功率,然后等到注浆液稳定的从负压孔流出,所以关掉负压牵引。并且保持注浆压力直至注浆液从病害部位溢出。说明注浆液已经充满周围的裂缝。同时可避免局部注浆团压可能对结构造成的二次损伤。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渗漏负压牵引注浆方法针对点状渗漏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针对线状渗漏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针对面状渗漏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

结构表面,2

渗漏点,3

裂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漏负压牵引注浆方法,用于对地下结构富水状态的结构渗漏进行注浆封堵,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布设注浆孔(5)和负压孔(6):在渗漏位置设置注浆孔(5)用于对渗漏处进行注浆封堵,在注浆孔(5)周围设置若干负压孔(6);步骤2设备安装:将注浆设备的注浆口与开设的注浆孔(5)进行连接,将负压设备连接与负压孔(6)连通;步骤3启动负压牵引:启动负压设备对负压孔(6)进行抽水,当抽出的渗漏水带有杂质时开始步骤4;步骤4注浆:保持负压牵引,启动注浆设备;待负压孔(6)开始流出注浆液时,降低负压设备牵引功率;然后待注浆液稳定从负压孔(6)稳定流出时,关掉负压牵引;最后继续注浆至浆液从病害部位(4)溢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漏负压牵引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之前首先对渗漏位置进行检查,并进行标记;渗漏检查可以采用人工观察和/或地址雷达设备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漏负压牵引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布设注浆孔(5)和负压孔(6)完成后,步骤2设备安装之前;对注浆孔(5)和负压孔(6)进行清孔作业,采用高压气枪或高压水枪对注浆孔(5)和负压孔(6)内部进行清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漏负压牵引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渗漏包括点状渗漏、线状渗漏和面状渗漏;对于点状渗漏,以渗漏点(2)为中心,圆形间隔设置3

6个负压孔(6),负压孔(6)距离渗漏点(2)20

50cm;对于线状渗漏,主裂缝的中部设置注浆孔(5)或者沿着主裂缝间隔设置若干注浆孔(5);在主裂缝两侧分别沿着主裂缝间隔设置若干负压孔(6),同侧相邻负压孔(6)的间距为15

50cm,负压孔(6)与主裂缝的距离为15

50cm;在主裂缝两端外侧15

50cm处各设置负压孔(6);对于面状渗漏,在面状渗漏处的中部设置注浆孔(5),或者再面状渗漏处内网格状设置多个注浆孔(5);在面状渗漏处外环绕面状渗漏处间隔设置多个负压孔(6),负压孔(6)的间距为10

30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漏负压牵引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开启负压装置同时对全部负压孔(6)抽气/抽水;渗漏包括点状渗漏、线状渗漏和面状渗漏;对于点状渗漏的负压孔(6),以0.8

1.2L/s的功率抽1

3min;对于线漏的负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晓凯宋立鸿孙冰峰宋伟姚旭飞高洁孙晓宇崔晓青程兰婷霍志静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市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服务中心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