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轨道大断面初支拱盖施工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
,尤其是涉及城市轨道大断面初支拱盖施工工艺,适用于拱顶穿越岩层主要是砂岩和砂质泥岩的隧道施工。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越来越大,地铁轨道交通的设计与建设也越来越普遍。在地铁工程的设计与建设中,地铁车站的建设与运营通常是必不可少的。在地铁车站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暗挖法施工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方式。在传统的暗挖法施工过程中,拱盖法施工工法是暗挖法施工中最常用的工法之一。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由于隧道尺寸大,拱盖法施工中的初支拱架通常由多段组成,包括两个分布于隧道两侧以对隧道内侧壁进行支护的侧支护段以及对隧道拱盖进行支护的顶支护段,在拱盖法施工中先支设侧支护段再支设顶支护段,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误差,导致顶支护段和侧支护段无法适配,当顶支护段过长时则需要对其进行切割,当顶支护段过短时,则需要通过焊接支护补偿段以对顶盖支护段和侧支护段之间的间隙进行增补加固,非常不便,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城市轨道大断面初支拱盖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超前支护施工;步骤S2、隧道导洞开挖;步骤S3、初支拱盖施工;其中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1,在隧道导洞内壁初喷混凝土加固层,步骤S32,待混凝土加固层凝结后支设初支拱盖钢架,初支拱盖钢架设置有多榀且沿隧道纵向分布,每个初支拱盖钢架包括一对抵贴于隧道导洞内侧壁以对隧道导洞内侧壁进行支护的侧支护节件(1)以及安装于两个侧支护节件(1)之间以对隧道导洞的顶部内壁进行支护的顶支护节件(2),所述顶支护节件(2)包括顶盖支护体(21)以及一对滑移连接于顶盖支护体(21)的活动连接体(22),所述顶盖支护体(21)设置有调节活动连接体(22)滑移位置的调节机构(4),活动连接体(22)安装于侧支护节件(1)的顶部,在步骤S32中,通过锁脚锚杆(12)将侧支护节件(1)锁固于隧道导洞内侧壁,接着架设顶支护体,通过调节机构(4)控制活动连接体(22)的滑移量,使得顶支护体适配安装于侧支护板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大断面初支拱盖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支护体(2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收纳腔(23),顶盖支护体(21)的端部呈开口设置,所述活动连接体(22)滑移连接于第一收纳腔(23),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收纳腔(23)且位于两个活动连接体(22)之间的调节轴(41)、内置于第一收纳腔(23)且同轴固定连接于调节轴(41)的调节齿轮(42)、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活动连接体(22)的第一齿条(43)以及固定连接于另一个活动连接体(22)的第二齿条(44),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均啮合于调节齿轮(42),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分别位于调节齿轮(42)的上方和下方,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的齿面相对设置,在步骤S32中,通过转动调节轴(41)带动调节齿轮(42)转动,从而带动与调节齿轮(42)啮合的第一齿条(43)、第二齿条(44)朝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方向滑移,进而调节活动连接体(22)的伸缩滑移量使得顶支护节件(2)适配安装于侧支护节件(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轨道大断面初支拱盖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轴(41)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收纳腔(23)内壁的转动轴(411)以及同轴周向联动设置于转动轴(411)的活动轴(412),所述活动轴(412)沿轴向滑移连接于转动轴(411),所述活动轴(412)具有横截面呈多边形设置的止动部(413),所述顶盖支护体(2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套设于活动轴(412)的止动套(20),止动套(20)具有适配于止动部(413)的止动槽(201),所述调节机构(4)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活动轴(412)且位于止动套(20)外部的手轮(45),在步骤S32中,转动调节轴(41)前,需要先对手轮(45)施加作用力带动活动轴(412)滑移,使得活动轴(412)上的止动部(413)脱离出止动套(20)的止动槽(201),随后对手轮(45)施加扭矩带动活动轴(412)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轴(411)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轨道大断面初支拱盖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45)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玉明,陶军民,周雄,李宗文,黄居鹏,曾凡航,宋思程,母少先,张宏平,苟兴东,王天金,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