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藻类微污染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534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藻类微污染原水处理装置,包括:固定架一、沉淀罐、进水口、固定架二、驱动电机、连接管一、吸附罐、连接管二、膜处理罐、提升泵一、连接管三、出水管、消毒装置、爆气机构、风机、提升泵二、搅拌杆、吸附机构以及气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沉淀罐和吸附罐,沉淀罐便于将污染原水中的杂质以及泥沙等沉淀下去,与水分开,吸附罐通过罐体内的吸附剂将藻毒素以及藻类产生的有机物吸附走,净化水质,爆气机构、膜处理罐以及消毒装置的设计,爆气机构配合膜处理罐将藻类产生的氨氮祛除,消毒装置利用紫外线进行杀菌消毒,提升水质。提升水质。提升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藻类微污染原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染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藻类微污染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微污染原水处理工艺多为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利用填料作为生物载体富集微生物并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氨氮在曝气充氧条件下被硝化细菌转化为硝态氮,溶解性有机物则通过与生物膜接触过程发生吸附、分解和氧化等作用被去除,但该工艺对藻类去除效果欠佳,因此,亟需一种藻类微污染原水处理装置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藻类微污染原水处理装置,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藻类微污染原水处理装置,包括:固定架一、沉淀罐、进水口、固定架二、驱动电机、连接管一、吸附罐、连接管二、膜处理罐、提升泵一、连接管三、出水管、消毒装置、爆气机构、风机、提升泵二、搅拌杆、吸附机构以及气管,所述沉淀罐设置在固定架一上端,所述沉淀罐下端设有排污口一,所述沉淀罐左表面下侧设有进水口,所述沉淀罐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搅拌杆安装在沉淀罐上端内部,所述搅拌杆上端与驱动电机下端轴连接,所述沉淀罐右表面上侧与连接管一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吸附罐下端左侧与连接管一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吸附罐前表面上侧、下侧分别设有检修口,所述吸附机构安装在吸附罐内部,所述吸附罐右表面上侧与连接管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二下侧通过提升泵一与膜处理罐左侧下端连接;
[0005]所述固定架二设置在膜处理罐下端,所述膜处理罐下端设有排污口二,所述爆气机构安装在膜处理罐前表面下侧,所述爆气机构包括主管和支管,所述气孔开设在支管上表面,所述主管通过气管与风机连接,所述膜处理罐上端通过提升泵二与连接管三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三右端与消毒装置左端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消毒装置右端连接。
[0006]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控制阀分别安装在所述排污口一、排污口二下端。
[0007]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拌杆上端通过轴套贯穿沉淀罐上端,搅拌支杆焊接在所述搅拌杆下端。
[0008]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检修口设有两个,密封盖安装在所述检修口前端。
[0009]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吸附剂填充在所述吸附机构内。
[0010]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爆气机构通过支管安装在膜处理罐下端,所述支管设有多个,多个气孔分别开设在多个所述支管上表面,所述支管与主管内部连通,过滤膜组件安装在所述膜处理罐内部。
[0011]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消毒装置为一种紫外线消毒设备,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分别设置在所述消毒装置上表面左侧、右侧,所述消毒装置内部设有消毒腔,紫外线灯管安装在所述消毒装置内。
[0012]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沉淀罐和吸附罐,沉淀罐便于将污染原水中的杂质以及泥沙等沉淀下去,与水分开,吸附罐通过罐体内的吸附剂将藻毒素以及藻类产生的有机物吸附走,净化水质,爆气机构、膜处理罐以及消毒装置的设计,爆气机构配合膜处理罐将藻类产生的氨氮祛除,消毒装置利用紫外线进行杀菌消毒,提升水质。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藻类微污染原水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藻类微污染原水处理装置的沉淀罐与吸附罐剖视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藻类微污染原水处理装置的爆气机构的示意图。
[0017]图中,1

固定架一、2

排污口一、3

沉淀罐、4

进水口、5

固定架二、6

驱动电机、7

连接管一、8

检修口、9

吸附罐、10

连接管二、11

膜处理罐、12

提升泵一、13

连接管三、14

出水管、15

消毒装置、16

爆气机构、17

风机、18

排污口二、19

提升泵二、20

搅拌杆、21

吸附机构、22

主管、23

支管、24

气孔、25

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藻类微污染原水处理装置,包括:固定架一1、沉淀罐3、进水口4、固定架二5、驱动电机6、连接管一7、吸附罐9、连接管二10、膜处理罐11、提升泵一12、连接管三13、出水管14、消毒装置15、爆气机构16、风机17、提升泵二19、搅拌杆20、吸附机构21以及气管25,沉淀罐3设置在固定架一1上端,沉淀罐3下端设有排污口一2,沉淀罐3左表面下侧设有进水口4,沉淀罐3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6,搅拌杆20安装在沉淀罐3上端内部,搅拌杆20上端与驱动电机6下端轴连接,沉淀罐3右表面上侧与连接管一7上端固定连接,吸附罐9下端左侧与连接管一7下端固定连接,吸附罐9前表面上侧、下侧分别设有检修口8,吸附机构21安装在吸附罐9内部,吸附罐9右表面上侧与连接管上端固定连接,连接管二10下侧通过提升泵一12与膜处理罐11左侧下端连接;
[0020]固定架二5设置在膜处理罐11下端,膜处理罐11下端设有排污口二18,爆气机构16安装在膜处理罐11前表面下侧,爆气机构16包括主管22和支管23,气孔24开设在支管23上表面,主管22通过气管25与风机17连接,膜处理罐11上端通过提升泵二19与连接管三13左端固定连接,连接管三13右端与消毒装置15左端连接,出水管14与消毒装置15右端连接。
[0021]控制阀分别安装在排污口一2、排污口二18下端,排污口一2、排污口二18用于将沉
淀罐3以及膜处理罐11内的杂质排出。
[0022]搅拌杆20上端通过轴套贯穿沉淀罐3上端,搅拌支杆焊接在搅拌杆20下端,便于搅拌沉淀罐3内的水。
[0023]检修口8设有两个,密封盖安装在检修口8前端,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藻类微污染原水处理装置,包括:固定架一、沉淀罐、进水口、固定架二、驱动电机、连接管一、吸附罐、连接管二、膜处理罐、提升泵一、连接管三、出水管、消毒装置、爆气机构、风机、提升泵二、搅拌杆、吸附机构以及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一上端设有沉淀罐,所述沉淀罐下端设有排污口一,所述沉淀罐左表面下侧设有进水口,所述沉淀罐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沉淀罐上端内部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端与驱动电机下端轴连接,所述沉淀罐右表面上侧与连接管一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一下端与吸附罐下端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吸附罐前表面上侧、下侧分别设有检修口,所述吸附罐内部安装有吸附机构,所述吸附罐右表面上侧与连接管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二下侧通过提升泵一与膜处理罐左侧下端连接;所述膜处理罐下端设有固定架二,所述膜处理罐下端设有排污口二,所述膜处理罐前表面下侧安装有爆气机构,所述爆气机构包括主管和支管,所述支管上表面开设有气孔,所述主管通过气管与风机连接,所述膜处理罐上端通过提升泵二与连接管三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三右端与消毒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学海褚凤鹏
申请(专利权)人:高密市孚日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