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来水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1405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来水净化系统,包括过滤筒与沉淀筒,所述过滤筒内壁底部固定有两组呈环形阵列设置的限位柱,所述过滤筒内部设有过滤罩,所述过滤罩底部对应两组限位柱设有两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壁侧壁嵌有多个第一限位珠,所述限位环底部嵌有第二限位珠,所述过滤罩顶端固定连接有集水筒,所述集水筒外壁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过滤筒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轴端贯穿过滤筒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第一限位珠、第二限位珠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减少过滤罩与限位柱之间的摩擦力,限位柱与限位环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对过滤罩进行限位。过滤罩进行限位。过滤罩进行限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来水净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来水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当前国家对环境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其中对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质状况也越来越受更多行业的关注,其中纯水应用于各行各业,如制药、化工、电子、饮料及小区集中供水等。
[0003]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饮用水源不仅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原水和工业废水等点污染源的污染,而且还受到更难控制的非点污染源的污染,给水中带来了难以或不能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自来水在管道内流动时难免产生污垢,导致自来水不够干净,从而我们设计一种自来水净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自来水在管道内流动时难免产生污垢,导致自来水不够干净。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来水净化系统,包括过滤筒与沉淀筒,所述过滤筒内壁底部固定有两组呈环形阵列设置的限位柱,所述过滤筒内部设有过滤罩,所述过滤罩底部对应两组限位柱设有两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壁侧壁嵌有多个第一限位珠,所述限位环底部嵌有第二限位珠,所述过滤罩顶端固定连接有集水筒,所述集水筒外壁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过滤筒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轴端贯穿过滤筒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顶端与第四锥齿轮底部啮合,所述过滤筒外壁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沉淀筒底部最低处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沉淀筒内壁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与第三过滤层。
[0006]优选的,所述水泵进水端与过滤筒底部相连,所述水泵排水端位于沉淀筒顶部,所述沉淀筒的壁厚不低于三毫米。
[0007]优选的,所述电机与水泵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机与水泵均通过固定架与过滤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为不锈钢材质。
[0008]优选的,所述过滤罩顶端与集水筒粘接,所述集水筒外壁与第四锥齿轮粘接,所述过滤罩的壁厚不低于两毫米。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柱底部与过滤筒内壁底部粘接,所述限位柱的断面呈圆形,所述限位柱为不锈钢材质。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三过滤层的壁厚一致,且壁厚均不低于一毫米,所述第一过滤层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三过滤层为布制。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三过滤层均与第二过滤层粘接,所述第二过滤层为炭层。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珠、第二限位珠均与限位柱贴合。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中第一限位珠、第二限位珠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减少过滤罩与限位柱之间的摩擦力,限位柱与限位环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对过滤罩进行限位;
[0015]2.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在自来水经过滤罩内部,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三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四锥齿轮与过滤罩转动,从而加快对自来水中的大块杂质进行过滤,水泵带动过滤筒内的水导入沉淀筒内部,水经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与第三过滤层即可完成净化。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过滤筒立体示意图。
[0019]图中:1、过滤筒;2、第三锥齿轮;3、第二锥齿轮;4、电机;5、第一锥齿轮;6、过滤罩;7、集水筒;8、第四锥齿轮;9、水泵;10、沉淀筒;11、第三过滤层;12、第二过滤层;13、第一过滤层;14、排液管;15、限位柱;16、限位环;17、第一限位珠;18、第二限位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1]请参阅图1

3,一种自来水净化系统,包括过滤筒1与沉淀筒10,过滤筒1内壁底部固定有两组呈环形阵列设置的限位柱15,过滤筒1内部设有过滤罩6,过滤罩6底部对应两组限位柱15设有两限位环16,限位环16内壁侧壁嵌有多个第一限位珠17,限位环16底部嵌有第二限位珠18,过滤罩6顶端固定连接有集水筒7,集水筒7外壁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8,过滤筒1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第一锥齿轮5一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3,第二锥齿轮3轴端贯穿过滤筒1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2,第三锥齿轮2顶端与第四锥齿轮8底部啮合,过滤筒1外壁固定连接有水泵9,沉淀筒10底部最低处固定连接有排液管14,沉淀筒10内壁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层13、第二过滤层12与第三过滤层11。
[0022]如图1

3示,第一过滤层11、第三过滤层13的壁厚一致,且壁厚均不低于一毫米,第一过滤层11为不锈钢材质,第三过滤层13为布制。第一过滤层11、第三过滤层13均与第二过滤层12粘接,第二过滤层12为炭层。第一限位珠17、第二限位珠18均与限位柱15贴合。水泵9进水端与过滤筒1底部相连,水泵9排水端位于沉淀筒10顶部,沉淀筒10的壁厚不低于三毫米。电机4与水泵9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电机4与水泵9均通过固定架与过滤筒1固定连接,固定架为不锈钢材质。过滤罩6顶端与集水筒7粘接,集水筒7外壁与第四锥齿轮8粘接,过滤罩6的壁厚不低于两毫米。限位柱15底部与过滤筒1内壁底部粘接,限位柱15的断面呈圆形,限位柱15为不锈钢材质。
[0023]本技术在使用时,自来水经过滤罩6内部,电机4带动第一锥齿轮5转动,第一
锥齿轮5带动第三锥齿轮2与第二锥齿轮3转动,第二锥齿轮3带动第四锥齿轮8与过滤罩6转动,从而加快对自来水中的大块杂质进行过滤,水泵9带动过滤筒1内的水导入沉淀筒10内部,水经第一过滤层13、第二过滤层12与第三过滤层11即可完成净化。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来水净化系统,包括过滤筒(1)与沉淀筒(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1)内壁底部固定有两组呈环形阵列设置的限位柱(15),所述过滤筒(1)内部设有过滤罩(6),所述过滤罩(6)底部对应两组限位柱(15)设有两限位环(16),所述限位环(16)内壁侧壁嵌有多个第一限位珠(17),所述限位环(16)底部嵌有第二限位珠(18),所述过滤罩(6)顶端固定连接有集水筒(7),所述集水筒(7)外壁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8),所述过滤筒(1)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所述第一锥齿轮(5)一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3),所述第二锥齿轮(3)轴端贯穿过滤筒(1)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2),所述第三锥齿轮(2)顶端与第四锥齿轮(8)底部啮合,所述过滤筒(1)外壁固定连接有水泵(9),所述沉淀筒(10)底部最低处固定连接有排液管(14),所述沉淀筒(10)内壁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层(13)、第二过滤层(12)与第三过滤层(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来水净化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庆余付杰楚璐倩付梦雪
申请(专利权)人:高密市孚日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