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雨水资源利用
,特别是涉及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规的雨水回收系统会将回收处理后的雨水统一储存在清水池中,同时用于补给景观水体和绿化灌溉,景观水体的补水和绿化灌溉的用水处于平行关系,二者均由雨水回收系统末端清水池的提升设备完成供给。当清水池储水不足时,会利用市政自来水对其补水,此时市政自来水与回收雨水混合难以区别,若照常给景观水体补水将触犯《民用建筑节水标准》中景观用水水源不得采用市政自来水这一规定。
[0003]另外,景观水体对于水质的要求与绿化灌溉并不相同,回收用于景观水体的补水宜选用生态处理设施,回收用于绿化灌溉的用水则应经过过滤、沉淀及消毒等操作,可见绿化灌溉用水的水质要求高于景观水体。常规的雨水回收系统并未将两者水质处理进行区分,均按照高标准的水质要求进行处理,无形中也增加了处理系统的成本,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不同水质要求,设计一种既满足景观水体补水,又满足绿化灌溉用水且不触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雨水进水管路、沉淀过滤机构、景观水体、第一管路、过滤消毒机构、清水池、第二管路、绿化设施;还包括连通市政自来水的补水管路,所述补水管路的出水端连通至所述清水池;所述景观水体的侧壁设有常水位出水口,所述景观水体通过所述常水位出水口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进水端位于所述清水池的底部;所述第一管路及所述第二管路上均设有水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侧壁设有蓄水池进水口,所述蓄水池进水口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常水位出水口的高度,所述常水位出水口依次通过所述蓄水池进水口、所述蓄水池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进水端位于所述蓄水池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过滤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弃流装置、沉淀装置及生物滞留设施,所述雨水进水管路的进水端连通至所述弃流装置,所述生物滞留设施与所述景观水体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过滤机构还包括第三管路,所述沉淀装置通过所述第三管路连通至所述生物滞留设施,所述生物滞留设施内铺设有鹅卵石,所述鹅卵石铺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秋霞,蔡昌明,陈新狄,罗飞,汤建玲,王思臻,施海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