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制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污水处理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299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钢制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污水处理罐,包括罐体,罐体内分隔为反应区和过滤区,反应区围绕设置在过滤区外围,反应区包括好氧区和缺氧区,缺氧区包括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好氧区包括第一好氧区和第二好氧区,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第一好氧区和第二好氧区相互连通,污水依次通过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第一好氧区和第二好氧区;过滤区包括配水区、膜池过滤区和回流区,膜池过滤区设置在配水区和回流区之间,污水经过反应区后依次通过配水区、膜池过滤区和回流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钢制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污水处理罐,其可以达到一个污水处理罐实现一套污水处理系统的功能,且处理量大、占地面积小、对于应急项目来说拆装方便的优点。于应急项目来说拆装方便的优点。于应急项目来说拆装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钢制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污水处理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罐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钢制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污水处理罐。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环保污水处理生化池都是用砼混结构,一套污水处理系统分为尘沙池

初沉池

曝气池

二沉池,污水需要通过以上几个环节后进行泥水分离,同样池体的有效处理量较小,建造周期相对比较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该环保污水处理生化池占地面积较大。
[0003]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钢制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污水处理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钢制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污水处理罐,旨在解决现有污水处理系统需要多个处理池配合工作且处理量小、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钢制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分隔为反应区和过滤区,所述反应区围绕设置在所述过滤区外围,所述反应区包括好氧区和缺氧区,所述缺氧区包括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所述好氧区包括第一好氧区和第二好氧区,所述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第一好氧区和第二好氧区相互连通,污水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第一好氧区和第二好氧区;
[0007]所述过滤区包括配水区、膜池过滤区和回流区,所述膜池过滤区设置在所述配水区和回流区之间,污水经过所述反应区后依次通过所述配水区、膜池过滤区和回流区。
[0008]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第一好氧区和第二好氧区呈半圆环状设置,所述缺氧区与所述好氧区相对设置在所述反应区的两端,所述第二缺氧区在所述第一缺氧区外围,所述第一好氧区在所述第二好氧区外围。
[0009]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膜池过滤区设置有若干并列设置的膜池,所述膜池用于过滤污水。
[0010]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罐底和罐壁,所述反应区和过滤区两者通过所述罐底和罐壁相隔,所述罐壁包括外罐壁和内罐壁,所述罐底与所述外罐壁和内罐壁分别构成外罐和内罐,所述反应区位于所述外罐和内罐环向空间内,所述过滤区位于所述内罐内部。
[0011]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罐底包括环梁和环形加强板,所述环梁设置有供所述环形加强板放置的凹槽,所述环形加强板一端与所述罐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凹槽底部抵接配合,所述罐壁和环形加强板通过混凝土与所述环梁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混凝土包括抗渗混凝土和微膨胀混凝土,所述凹槽内依次浇筑所述抗渗混凝土和微膨胀混凝土。
[0013]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罐包括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弧形分隔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位于所述外罐壁和内罐壁之间且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导流板和弧形分隔板;
[0014]所述外罐壁下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外罐还设置有用于引流的推进器,所述推进器用于推进所述进水口进入的污水。
[0015]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内罐设置有若干隔腔平板,若干所述隔腔平板交错呈网格设置。
[0016]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纵向加强件和横向加强件,所述纵向加强件与所述横向加强件呈网状结构固定连接;
[0017]所述纵向加强件包括若干立柱,若干所述立柱与所述分隔腔平板、第一导流板和内罐壁固定连接;
[0018]所述横向加强件包括若干组横向加强板和环向加强圈,所述环向加强圈分别设置在外罐壁、内罐壁和第一导流板外周壁上,所述横向加强板与所述隔腔平板固定连接。
[0019]进一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与所述横向加强板和环向加强圈固定连接的连接梁,所述横向加强板与所述环向加强圈数量相同。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钢制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污水处理罐,该污水处理罐将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第一好氧区、第二好氧区、配水区、膜池过滤区和回流区结合在同一个处理罐里,当污水处理罐工作时,污水依次通过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第一好氧区和第二好氧区后进入配水区,进入配水区后的污水经过膜池过滤区过滤后形成清水,从上部排出,过滤后剩余的污泥经过回流区排出,完成污水处理工作。本新型钢制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污水处理罐,可以达到一个污水处理罐实现一套污水处理系统的功能,且处理量大、占地面积小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23]图1是新型钢制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污水处理罐分区示意图;
[0024]图2是新型钢制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污水处理罐俯视图;
[0025]图3是新型钢制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污水处理罐中外罐壁与底罐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6]图4是新型钢制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污水处理罐中内罐壁与底罐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7]图5是新型钢制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污水处理罐立面展开主视图;
[0028]图6是新型钢制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污水处理罐中隔腔平板不连通结构示意图;
[0029]图7是新型钢制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污水处理罐中隔腔平板连通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
反应区;11

好氧区;111

第一好氧区;112

第二好氧区;12

缺氧区;121

第一缺氧区;122

第二缺氧区;
[0032]2‑
过滤区;21

配水区;22

膜池过滤区;221

膜池;23

回流区;
[0033]3‑
罐底;31

环梁;311

凹槽;32

环形加强板;33

混凝土;331

抗渗混凝土;332

微膨胀混凝土;34

防水层;35

找平防护层;
[0034]4‑
罐壁;41

外罐壁;411

进水口;42

内罐壁;
[0035]5‑
外罐;51

第一导流板;52

第二导流板;53

弧形分隔板;54

推进器;
[0036]6‑
内罐;61

隔腔平板;
[0037]7‑
纵向加强件;71

立柱;
[0038]8‑
横向加强件;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钢制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分隔为反应区和过滤区,所述反应区围绕设置在所述过滤区外围,所述反应区包括好氧区和缺氧区,所述缺氧区包括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所述好氧区包括第一好氧区和第二好氧区,所述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第一好氧区和第二好氧区相互连通,污水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第一好氧区和第二好氧区;所述过滤区包括配水区、膜池过滤区和回流区,所述膜池过滤区设置在所述配水区和回流区之间,污水经过所述反应区后依次通过所述配水区、膜池过滤区和回流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钢制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第一好氧区和第二好氧区呈半圆环状设置,所述缺氧区与所述好氧区相对设置在所述反应区的两端,所述第二缺氧区在所述第一缺氧区外围,所述第一好氧区在所述第二好氧区外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钢制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池过滤区设置有若干并列设置的膜池,所述膜池用于过滤污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钢制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罐底和罐壁,所述反应区和过滤区两者通过所述罐底和罐壁相隔,所述罐壁包括外罐壁和内罐壁,所述罐底与所述外罐壁和内罐壁分别构成外罐和内罐,所述反应区位于所述外罐和内罐环向空间内,所述过滤区位于所述内罐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钢制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底包括环梁和环形加强板,所述环梁设置有供所述环形加强板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贵忠周地冯建刘凤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寰球广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