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提高热烫印精度的新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296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提高热烫印精度的新型工艺,涉及包装印刷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烫印区域出现套色、每次均需操作调整热烫机和不能实现烫印箔共用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烫印前的准备工作:烫透纸、规格对应的烫印箔、雕刻了图文的烫印版;将烫印版安装在热烫机的电热板上;在烫透纸的背面涂上所需颜色;根据所需突出表现的图文效果,将烫印箔覆盖在烫透纸正面;对烫透纸下方局部不平、会造成烫印效果不好的位置进行垫版处理,保证各处的受压力度均匀;在烫印版上施加一定压力和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热烫印过程中的套色位不准、减少烫印机误差的问题,同时降低了热烫印的操作难度,提高了烫印箔的应用适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提高热烫印精度的新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印刷
,尤其涉及一种能提高热烫印精度的新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热烫印是一种不用油墨的特种印刷工艺,主要利用热压转移原理,将烫印箔中的铝层或涂层转印到承印物表面,以形成特殊的金属或镭射效果。热烫印期间主要受控于烫印温度、烫印压力、烫印箔材料和烫印版材等多种生产要素影响,故而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短板,实际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烫印区域会与周围陪衬区域出现套色问题,具体的:1、为了突出主题,使得烫印位置套位准确,一般需要将底色做扩缩处理;2、烫印机存在设备误差,经常会产生俗称的“双眼皮”烫印现象,留下工艺缺陷;二是不同性质烫印箔要求的烫印温度、压力不同,导致机器调整时间较长的问题,具体的:烫印箔按转移层的性质,分为镀铝箔和镀介质箔两类,按箔面信息层区分,包括普通箔和镭射箔,涂层特性不一样,所需烫印温度和压力也不一致,需要分别花费调机时间;三是相同图案、不同颜色的烫印箔,需要涂布不同的色粉层来实现,不能实现烫印箔共用。
[0003]基于现有技术缺陷,我们提出了一种能提高热烫印精度的新型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能提高热烫印精度的新型工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能提高热烫印精度的新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烫印前的准备工作:烫透纸、规格对应的烫印箔、雕刻了图文的烫印版;
[0008]S2:将烫印版安装在热烫机的电热板上;
[0009]S3:在烫透纸的背面涂上所需颜色;
[0010]S4:根据所需突出表现的图文效果,将烫印箔覆盖在烫透纸正面;
[0011]S5:对烫透纸下方局部不平、会造成烫印效果不好的位置进行垫版处理,保证各处的受压力度均匀;
[0012]S6:在烫印版上施加一定压力和温度,使烫印版与烫印箔和烫透纸正面相贴合;
[0013]S7:分离烫印版后剥离烫印箔,完成烫印。
[0014]优选地:所述烫印箔为透明介质烫印箔,烫印箔的厚度为7~20um。
[0015]优选地:所述烫印版采用平面烫印版。
[0016]优选地:所述烫印版为金属材质,包括铜版、锌版和镀铜版中的一种。
[0017]优选地:所述温度为120℃

130℃,压力以不糊版、烫迹清晰光亮、牢固不脱落、不发花为标准。
[0018]优选地:所述烫印的精度为
±
0.1mm。
[0019]优选地:所述S2中的热烫机包括热烫机本体和烫印版块;
[0020]所述热烫机本体的两侧外壁均通过支板连接有烫印箔卷;
[0021]所述热烫机本体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显示屏。
[0022]优选地:所述热烫机本体靠近底端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参考尺。
[0023]优选地:将工艺步骤替换为以下操作内容:
[0024]S10:烫印前的准备工作:烫透纸、规格对应的烫印箔、雕刻了图文的烫印版;
[0025]S20:将烫印版安装在热烫机的电热板上;
[0026]S30:在烫透纸的背面涂上所需颜色,一般是单色;
[0027]S40:根据所需突出表现的图文效果,将烫印箔覆盖在烫透纸正面;
[0028]S50:在烫印版上施加一定压力和温度,使金属烫印版与烫印箔和烫透纸正面相贴合;
[0029]S60:分离烫印版后剥离烫印箔,完成烫印。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1]1.本专利技术使用同一类型烫印箔即透明介质烫印箔和同一类型纸张即烫透纸,而且两者采用同一块烫印版进行烫印处理,故而解决了热烫印过程中的套色位不准、减少烫印机误差的问题,同时降低了热烫印的操作难度,提高了烫印箔的应用适性。
[0032]2.本专利技术利用烫透纸的遇热压变透明的特点,将高精度的金属烫印版加热后压合在烫印箔和烫透纸上,在完成常规烫印的时候,可以同步将与金属烫印版接触的烫透纸部位变成透明状态,从而使得烫透纸背面颜色呈现出来,结合有镭射图案的透明介质烫印箔,从而完成精美的彩色镭射烫印工作。
[0033]3.本专利技术烫印箔和烫透纸两个工艺是用同一块烫印版,所以烫印部位与周围色彩不存在套位不准确的问题,误差几乎为零,进而达到提高热烫印精度效果的目的。
[0034]4.本专利技术在进行不同颜色、不同图案的烫印时,由于使用的是同一类型烫印箔和同一类型纸张即烫透纸,因此可以调整烫印温度和烫印压力相对稳定,从而减少机器调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0035]5.本专利技术将相同图案、不同颜色要求的烫印箔,整合用一种烫印箔即本专利技术中的透明介质烫印箔,有效减少了烫印箔的使用种类,实现烫印箔共用,便于物料管理。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能提高热烫印精度的新型工艺的实施例1流程示意图;
[0037]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能提高热烫印精度的新型工艺的实施例2流程示意图;
[0038]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能提高热烫印精度的新型工艺的热烫机本体结构示意图;
[0039]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能提高热烫印精度的新型工艺的对比例1流程示意图;
[0040]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能提高热烫印精度的新型工艺的对比例2流程示意图。
[0041]图中:1底座、2烫印箔卷、3热烫机本体、4显示屏、5参考尺、6烫印版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4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44]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45]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0046]实施例1:
[0047]一种能提高热烫印精度的新型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48]S1:烫印前的准备工作:烫透纸、规格对应的烫印箔、雕刻了图文的烫印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提高热烫印精度的新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烫印前的准备工作:烫透纸、规格对应的烫印箔、雕刻了图文的烫印版;S2:将烫印版安装在热烫机的电热板上;S3:在烫透纸的背面涂上所需颜色;S4:根据所需突出表现的图文效果,将烫印箔覆盖在烫透纸正面;S5:对烫透纸下方局部不平、会造成烫印效果不好的位置进行垫版处理,保证各处的受压力度均匀;S6:在烫印版上施加一定压力和温度,使烫印版与烫印箔和烫透纸正面相贴合;S7:分离烫印版后剥离烫印箔,完成烫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提高热烫印精度的新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烫印箔为透明介质烫印箔,烫印箔的厚度为7~20u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提高热烫印精度的新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烫印版采用平面烫印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提高热烫印精度的新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烫印版为金属材质,包括铜版、锌版和镀铜版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提高热烫印精度的新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为120℃

130℃,压力以不糊版、烫迹清晰光亮、牢固不脱落、不发花为标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新罗灼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高义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