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蚁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528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蚁探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固定设置有顶盖,所述壳体下端可拆卸设置有底座,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多个爬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探测棒,所述探测棒包括信息棒和引诱棒,所述信息棒的上端贯穿所述顶盖,所述信息棒在所述壳体内靠近顶端的圆周面上设置有抵接部,所述顶盖底部设置有弹簧连接于所述抵接部,所述引诱棒为松香木棒,所述信息棒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引诱棒的横截面积,所述信息棒底部设置有上凹槽,所述引诱棒的上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上凹槽内,所述底座为上圆柱下倒圆锥体形状的空心结合体,所述底座的顶部内侧设置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顶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下凹槽,所述引诱棒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下凹槽内。于所述下凹槽内。于所述下凹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蚁探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白蚁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白蚁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白蚁是一种严重危害生产生活的害虫,白蚁危害具有:一、隐蔽性:白蚁活动常在人们看不到或者不注意的地方栖息生活。二、传播性:

、分飞:春末夏初,长翅繁殖蚁便会成群飞出蚁穴,寻找新的环境,建立新巢,进行繁殖。

、蔓延:主要以巢穴为中心向四周蔓延扩散取食活动,扩大危害面积。

、携带可以通过已被危害的物品,如木材、移栽树木、仓库货物等把白蚁携带到其他地方进行危害。三、广泛性:白蚁以木材和含纤维的物品为主要食物,基本上纤维类物品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四、严重性、白蚁危害的建筑可导致房屋倒塌,造成严重安全事故,同时白蚁对农林作物危害也十分严重,尤其是城市的绿化植物被白蚁侵害后,周围房屋也会成为受害者,白蚁对旱作物也具有严重危害。据统计,白蚁对房屋建筑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数十亿元人民币,对文物古迹、水库堤坝以及电力电缆、图书、档案、纸张、布匹等造成毁坏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0003]公开号为CN21047074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白蚁检测控制装置,包括埋植组件和设于其顶端的监测组件,埋植组件包括外壳和饵料条,外壳的壳壁上均布有供白蚁爬入的通道孔,饵料条设于外壳内,饵料条沿其长轴方向设有中空腔,中空腔的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为敞口端,监测组件包括储存容器和吸收水蒸气则变色的变色指示材料,储存容器下端设有与中空腔的敞口端相适配的接头,接头插接于饵料条中空腔的敞口端上,接头处设有透气隔离板。
[0004]上述专利饵料条空腔内壁涂有超薄密封涂层且饵料条未承受重力,可能导致白蚁侵食饵料条未破坏密封层导致检测失败,且变色指示材料回收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白蚁探测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白蚁探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固定设置有顶盖,所述壳体下端可拆卸设置有底座,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多个爬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探测棒,所述探测棒包括信息棒和引诱棒,所述信息棒的上端贯穿所述顶盖,所述信息棒在所述壳体内靠近顶端的圆周面上设置有抵接部,所述顶盖底部设置有弹簧连接于所述抵接部,所述信息棒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引诱棒的上端,所述引诱棒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座。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信息棒和引诱棒连接组合成探测棒,再将探测棒安装至壳体内,将底座与壳体连接,抵接部将弹簧挤压至压缩状态,信息棒一部分伸出顶盖外。白蚁通过壳体上的爬孔进入壳体内啃食松香木,松香木被啃食至无法承受弹簧挤压力而断折,使得信息棒伸出顶盖部分缩回壳体内,从而可以直观的检测到装置周围是否存在白蚁。
[0009]可选的,所述引诱棒为松香木棒,所述引诱棒外表面涂抹有一层引诱药剂。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松香木本身为白蚁喜食植物,对白蚁具有引诱性,但不同种类的白蚁的喜食习惯不同,涂抹引诱药剂增强引诱棒对白蚁的引诱性。
[0011]可选的,所述引诱棒为长度为55

65mm、直径为1

3mm的实心木棒;或者,所述引诱棒为长度为55

65mm、外圆直径为3

4mm、内圆直径为1

2mm的空心木棒。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诱棒的承受力处于压缩弹簧弹力的临界点,少量白蚁对引诱棒进行啃食就能使引诱棒在压缩弹簧弹力作用下断折,使装置周围是否存在白蚁的检测更为灵敏方便。
[0013]可选的,所述信息棒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引诱棒的横截面积,所述信息棒底部设置有上凹槽,所述引诱棒的上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上凹槽内。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凹槽可以供松香木插接,便于松香木与信息棒的连接牢固性,且使松香木顶部受力均匀。
[0015]可选的,所述顶盖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壳体的横截面积,且所述顶盖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颜色图层,所述信息棒伸出所述顶盖的部分表面设置有区别于所述第一颜色图层的第二颜色图层。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盖的横截面积大于壳体的横截面积便于在户外将装置按压至土壤内安装,顶盖表面设置有第一颜色图层可以使工作人员更快捷的找到装置的位置,信息棒伸出顶盖的部分表面设置有区别于第一颜色图层的第二颜色图层可以使工作人员更快捷的辨别装置周围是否存在白蚁。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颜色图层上设置有标记层。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标记层可以对顶盖进行编号,便于工作人员记录统计。
[0019]可选的,所述底座为上圆柱下倒圆锥体形状的空心结合体,所述底座的顶部内侧设置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顶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下凹槽,所述引诱棒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下凹槽内。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为倒圆锥体便于将装置按压至地内进行安装固定,抵接板用于抵接松香木,使松香木底部受力均匀,避免松香木底部受力不匀导致倾斜使信息棒跟着缩回壳体内导致探测失败。
[0021]可选的,所述抵接板上设置有多个孔洞。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白蚁特性为喜暖和喜湿,松香木表面凝结的露水在重力作用下会下落至抵接板上,会从孔洞流进底座间隙内,使壳体内水分散发量少,保证壳体壳体内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对白蚁的引诱性更好。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本技术无需工作人员打开装置取出引诱棒,可直接从外部观察信息棒是否缩回壳体内便可判断装置内是否有白蚁侵入,判断速度快且节省人力物力;
[0025]2、本技术使用的信息棒可长期使用,无需回收利用,可避免浪费;
[0026]3、信息棒底部设置有上凹槽和抵接板上设置有下凹槽连接引诱棒,使松香木顶部和底部受力均匀,避免引诱棒因受力不匀导致倾斜或无法承受压缩弹簧弹力使引诱棒断折使信息棒跟着缩回壳体内导致探测失败;
[0027]4、白蚁特性为喜暖和喜湿,松香木表面凝结的露水在重力作用下会下落至抵接板
上,会从孔洞流进底座间隙内,使壳体内水分散发量少,保证壳体壳体内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对白蚁的引诱性更好。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一种白蚁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一种白蚁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实施例二中一种白蚁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壳体;11、爬孔;2、顶盖;21、压缩弹簧;22、第一颜色图层;23、标记层;3、底座;31、抵接板;311、下凹槽;312、孔洞;4、探测棒;41、信息棒;411、抵接部;412、上凹槽;413、第二颜色图层;42、引诱棒。
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蚁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固定设置有顶盖,所述壳体下端可拆卸设置有底座,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多个爬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探测棒,所述探测棒包括信息棒和引诱棒,所述信息棒的上端贯穿所述顶盖,所述信息棒在所述壳体内靠近顶端的圆周面上设置有抵接部,所述顶盖底部设置有弹簧连接于所述抵接部,所述信息棒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引诱棒的上端,所述引诱棒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棒为松香木棒,所述引诱棒外表面涂抹有一层引诱药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棒为长度为55

65mm、直径为1

3mm的实心木棒;或者,所述引诱棒为长度为55

65mm、外圆直径为3

4mm、内圆直径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祥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乐家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