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灭杀装置,包括灭杀组件、安装板、箱门、通孔、通槽、电控柜、按钮开关、推送组件、挡板和诱虫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安装板与灭杀箱采用可拆卸方式相连,需要对诱虫灯进行维护保养时,卸下安装板即可,对导电板进行维护保养时,松开挡板处的螺栓,旋转挡板,抽出推送板,便可对导电板进行维护保养,便于进行灭杀装置的维护保养;挡板对推送板进行阻挡,避免使用时推送板出现晃动的现象,保证推送组件正常运行,把手便于进行推送板的抽出和推进,提高灭杀装置的工作效率;通孔便于苍蝇和蚊子进入灭杀箱内,通槽便于蟑螂和老鼠进入灭杀箱内,有利于通过导电板和灭杀网快速进行四害的灭杀,保证灭杀装置的正常运行。保证灭杀装置的正常运行。保证灭杀装置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灭杀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四害灭杀
,尤其涉及一种灭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苍蝇、蚊子、老鼠、蟑螂被称为四害,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一般的消除四害的方法为药物捕杀,这一措施带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且带来了化学污染。
[0003]目前,市面上有多种四害灭杀装置,但现有灭杀装置不便于进行维护保养,增加灭杀装置的运行成本,降低灭杀装置的使用寿命,急需研制一种灭杀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且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灭杀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灭杀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一种灭杀装置,包括灭杀组件、安装板、箱门、通孔、通槽、电控柜、按钮开关、推送组件、挡板和诱虫灯,所述安装板安装在灭杀组件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诱虫灯采用多个,且诱虫灯安装在安装板的下方,该诱虫灯的下端位于灭杀组件的内部;所述箱门铰连接在灭杀组件的前侧;所述通孔开设在箱门前侧的上方;所述通槽采用多个,且通槽开设在箱门前侧的下方;所述电控柜和按钮开关安装在灭杀组件的一侧;所述推送组件安装在灭杀组件内部下方的后侧,且推送组件的末端贯穿至灭杀组件的外侧;所述挡板安装在灭杀组件后侧下方的中间位置,且挡板的下端位于推送组件的前侧;
[0006]所述灭杀组件包括灭杀箱、灭杀网、安装槽和卡槽,所述安装槽开设在灭杀箱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灭杀网安装在灭杀箱内部的上方,且灭杀网位于安装槽的后侧;所述卡槽开设在灭杀箱内部下方的后侧,且卡槽贯穿至灭杀箱的后侧。
[0007]优选的,所述推送组件包括推送板、把手、凹槽和导电板,所述推送板卡设在卡槽内;所述把手安装在推送板后侧的两端;所述凹槽开设在推送板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导电板采用多个,且导电板嵌装在凹槽内部的下方。
[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采用长方体结构;所述箱门的尺寸与灭杀箱的尺寸匹配;所述通孔的深度等于箱门的厚度;所述通槽等间距设置,且通槽的深度等于箱门的厚度;所述电控柜通过电源线与市电相连;所述按钮开关通过导线与电控柜相连;所述诱虫灯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和按钮开关相连。
[0009]优选的,所述灭杀箱采用中空结构;所述灭杀网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和按钮开关相连;所述安装槽的深度等于灭杀箱的壁厚,且安装槽位于安装板的下方;所述卡槽的尺寸与推送板的尺寸匹配。
[0010]优选的,所述推送板采用长方体结构,且推送板的后侧与灭杀箱的后侧平齐;所述把手对称设置,且把手采用U形结构;所述凹槽的深度等于推送板厚度的三分之二,且凹槽的内部放置有诱捕食物;所述导电板等间距设置,且导电板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和按钮
开关相连。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的安装板和推送组件的设置,安装板与灭杀箱采用可拆卸方式相连,需要对诱虫灯进行维护保养时,卸下安装板即可,对导电板进行维护保养时,松开挡板处的螺栓,旋转挡板,抽出推送板,便可对导电板进行维护保养,便于进行灭杀装置的维护保养,降低灭杀装置的运行成本,提高灭杀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3]2.本技术的挡板和把手的设置,挡板对推送板进行阻挡,避免使用时推送板出现晃动的现象,保证推送组件正常运行,把手便于进行推送板的抽出和推进,提高灭杀装置的工作效率。
[0014]3.本技术的通孔和通槽的设置,通孔便于苍蝇和蚊子进入灭杀箱内,通槽便于蟑螂和老鼠进入灭杀箱内,有利于通过导电板和灭杀网快速进行四害的灭杀,保证灭杀装置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板和诱虫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灭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推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
灭杀组件,11
‑
灭杀箱,12
‑
灭杀网,13
‑
安装槽,14
‑
卡槽,2
‑
安装板,3
‑
箱门,4
‑
通孔,5
‑
通槽,6
‑
电控柜,7
‑
按钮开关,8
‑
推送组件,81
‑
推送板,82
‑
把手,83
‑
凹槽,84
‑
导电板,9
‑
挡板,10
‑
诱虫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3]实施例:
[0024]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0025]本技术提供一种灭杀装置,包括灭杀组件1、安装板2、箱门3、通孔4、通槽5、电控柜6、按钮开关7、推送组件8、挡板9和诱虫灯10,安装板2安装在灭杀组件1上方的中间位置;诱虫灯10采用多个,且诱虫灯10安装在安装板2的下方,该诱虫灯10的下端位于灭杀组件1的内部;箱门3铰连接在灭杀组件1的前侧;通孔4开设在箱门3前侧的上方;通槽5采用多个,且通槽5开设在箱门3前侧的下方;电控柜6和按钮开关7安装在灭杀组件1的一侧;推送组件8安装在灭杀组件1内部下方的后侧,且推送组件8的末端贯穿至灭杀组件1的外侧;挡板9安装在灭杀组件1后侧下方的中间位置,且挡板9的下端位于推送组件8的前侧;安装板2采用长方体结构;箱门3的尺寸与灭杀箱11的尺寸匹配;通孔4的深度等于箱门3的厚度;通槽5等间距设置,且通槽5的深度等于箱门3的厚度;电控柜6通过电源线与市电相连;按钮开关7通过导线与电控柜6相连;诱虫灯10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6和按钮开关7相连;通孔4便于苍蝇和蚊子进入灭杀箱11内,通槽5便于蟑螂和老鼠进入灭杀箱11内,有利于通过导电板
84和灭杀网12快速进行四害的灭杀,保证灭杀装置的正常运行。
[0026]本实施例中,灭杀组件1包括灭杀箱11、灭杀网12、安装槽13和卡槽14,安装槽13开设在灭杀箱11上方的中间位置;灭杀网12安装在灭杀箱11内部的上方,且灭杀网12位于安装槽13的后侧;卡槽14开设在灭杀箱11内部下方的后侧,且卡槽14贯穿至灭杀箱11的后侧;灭杀箱11采用中空结构;灭杀网12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6和按钮开关7相连;安装槽13的深度等于灭杀箱11的壁厚,且安装槽13位于安装板2的下方;卡槽14的尺寸与推送板81的尺寸匹配;安装板2与灭杀箱11采用可拆卸方式相连,需要对诱虫灯10进行维护保养时,卸下安装板2即可,对导电板84进行维护保养时,松开挡板9处的螺栓,旋转挡板9,抽出推送板81,便可对导电板84进行维护保养,便于进行灭杀装置的维护保养,降低灭杀装置的运行成本,提高灭杀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杀组件(1)、安装板(2)、箱门(3)、通孔(4)、通槽(5)、电控柜(6)、按钮开关(7)、推送组件(8)、挡板(9)和诱虫灯(10),所述安装板(2)安装在灭杀组件(1)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诱虫灯(10)采用多个,且诱虫灯(10)安装在安装板(2)的下方,该诱虫灯(10)的下端位于灭杀组件(1)的内部;所述箱门(3)铰连接在灭杀组件(1)的前侧;所述通孔(4)开设在箱门(3)前侧的上方;所述通槽(5)采用多个,且通槽(5)开设在箱门(3)前侧的下方;所述电控柜(6)和按钮开关(7)安装在灭杀组件(1)的一侧;所述推送组件(8)安装在灭杀组件(1)内部下方的后侧,且推送组件(8)的末端贯穿至灭杀组件(1)的外侧;所述挡板(9)安装在灭杀组件(1)后侧下方的中间位置,且挡板(9)的下端位于推送组件(8)的前侧;所述灭杀组件(1)包括灭杀箱(11)、灭杀网(12)、安装槽(13)和卡槽(14),所述安装槽(13)开设在灭杀箱(11)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灭杀网(12)安装在灭杀箱(11)内部的上方,且灭杀网(12)位于安装槽(13)的后侧;所述卡槽(14)开设在灭杀箱(11)内部下方的后侧,且卡槽(14)贯穿至灭杀箱(11)的后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组件(8)包括推送板(81)、把手(82)、凹槽(83)和导电板(84),所述推送板(81)卡设在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创,卢万,白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乐家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