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白蚁监测装置内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260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白蚁监测装置内芯,包括基座、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设于基座的中部,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支撑柱的空腔与基座的内腔连通,所述空腔内填充有若干具有毒性的饵剂颗粒,所述支撑柱的转角处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支撑柱的空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内芯结构设计巧妙,功能完善,简化系统,降低成本,结构紧凑,大大增强对白蚁的引诱力,支撑柱空腔内设有有毒饵剂,配合设置在饵料仓周围的12个通槽可起到对白蚁诱杀的作用,使普通监测装置升级为集监测、引诱、饲喂、灭杀于一体的饵剂型监测装置,能广泛适用于房屋、建筑、园林绿化、水库堤坝等领域对白蚁侵害的监测和控制。侵害的监测和控制。侵害的监测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白蚁监测装置内芯


[0001]本技术涉及白蚁防治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白蚁监测装置内芯。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大部分地区新建房屋需要进行白蚁防治,传统的药物屏障法,在房屋新建初期,向房屋四周土壤中大量喷洒大量药物,以达到预防白蚁危害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对土壤和地下水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而且使白蚁防治的回访机制工作很难有效的进行。
[0003]因此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白蚁监测装置进行监测,常规白蚁监测装置通常包括外壳、内芯等,内芯通常用于吸引白蚁并反馈信息,现有内芯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使用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多功能白蚁监测装置内芯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了一种多功能白蚁监测装置内芯,该结构简单、可靠,有效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适合推广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多功能白蚁监测装置内芯,包括基座、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设于基座的中部,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支撑柱的空腔与基座的内腔连通,所述空腔内填充有若干具有毒性的饵剂颗粒,所述支撑柱的转角处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支撑柱的空腔相连通,所述通槽用于通过白蚁且无法使得饵剂颗粒通过。
[000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柱在同一高度位置的四个转角处各设有一个通槽,四个同一高度位置的通槽为一组,所述支撑柱沿竖向间隔均匀的设有若干组通槽。
[000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上放置有饵木,若干饵木围绕在支撑柱的周侧排列,所述支撑柱与若干饵木呈九宫格排列,所述支撑柱位于中心位置。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上设有若干隔板,每两个相邻饵木之间设有一个隔板。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扎带,所述扎带用于将若干饵木围合固定。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与支撑柱为一体成型且为抗老化ABS材料制成。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每个所述通槽的高度a为12毫米,所述通槽的宽度b为3毫米。
[0012]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中内芯结构设计巧妙,功能完善,简化系统,降低成本,不需要使用额外的信息反馈结构,只需要定期观察即可,对饵木进行位置固定,使饵木与支撑柱组成一个整体,结构紧凑,大大增强对白蚁的引
诱力,支撑柱空腔内设有有毒饵剂,配合设置在饵料仓周围的12个通槽可起到对白蚁诱杀的作用,使普通监测装置升级为集监测、引诱、饲喂、灭杀于一体的饵剂型监测装置,能广泛适用于房屋、建筑、园林绿化、水库堤坝等领域对白蚁侵害的监测和控制。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饵木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18]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白蚁监测装置进行监测,常规白蚁监测装置通常包括外壳、内芯等,内芯通常用于吸引白蚁并反馈信息,现有内芯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使用成本较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涉及了一种多功能白蚁监测装置内芯,包括基座1、支撑柱2,优选的,所述基座1与支撑柱2均为优质抗老化ABS材料制成且二者为一体成型,结构稳定强度较高,抗变形能力好,抗降解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大大提高可使用年限。所述支撑柱2设置于基座1的中部,所述支撑柱2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支撑柱2的空腔与基座1的内腔连通,所述空腔内填充有若干具有毒性的饵剂颗粒3,饵剂颗粒3可以起到引诱白蚁作用同时也起到灭杀效果,为常规白蚁诱杀剂制成,优选包含氟虫腈、甘蔗粉、菌圃粉等,所述支撑柱2的转角处设有通槽4,所述通槽4与支撑柱2的空腔相连通,优选的,每个所述通槽4的高度a为12毫米,所述通槽4的宽度b为3毫米,所述通槽4的大小足以通过白蚁,而饵剂颗粒3的直径大于通槽4宽度,因此饵剂颗粒3无法通过通槽4,因此位于支撑柱2空腔内的饵剂颗粒3不会泄露而白蚁则可自通槽4进入空腔内食用饵剂颗粒3。优选的,在支撑柱2空腔与基座1内腔连通位置还可粘接封条或者设置盖板饵料仓以封闭空腔,有效保护饵料安全并防治其他生物入侵。
[0019]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撑柱2在同一高度位置的四个转角处各设有一个通槽4,四个同一高度位置的通槽4为一组,所述支撑柱2沿竖向间隔均匀的设有若干组通槽4,本实施例中共设有三组共十二个通槽4,具体数量可根据支撑柱2高度进行调整,通槽4即为引诱孔,增加引诱孔数量可增大对白蚁吸引力以提高监测灵敏度,也增强灭杀效率。
[0020]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基座1上放置有饵木5,若干饵木5围绕在支撑柱2的周侧排列,所述支撑柱2与若干饵木5呈九宫格排列,所述支撑柱2位于中心位置,饵木5优
选采用白蚁喜食的新鲜马尾松制成,饵木5的数量为八根,形状大小相同,围绕在支撑柱2周围并与支撑柱2组成一个整体,大大增强对白蚁的吸引力,使白蚁靠近本装置并最终向支撑柱空腔内移动,以达到灭杀效果,所述基座1上设有若干隔板6,每两个相邻饵木5之间设有一个隔板6,隔板6起到限位作用,便于饵木5放置,进一步地,各个饵木5放置到位后通过扎带7围合固定,操作便利,可以避免饵木散开。
[0021]本技术中内芯结构设计巧妙,功能完善,简化系统,不需要使用额外的信息反馈结构,只需要定期观察即可,对饵木5进行位置固定,使饵木5与支撑柱2组成一个整体,结构紧凑,大大增强对白蚁的引诱力,支撑柱2空腔内设有有毒饵剂,配合设置在饵料仓周围的12个通槽4可起到对白蚁诱杀的作用,使普通监测装置升级为集监测、引诱、饲喂、灭杀于一体的饵剂型监测装置,能广泛适用于房屋、建筑、园林绿化、水库堤坝等领域对白蚁侵害的监测和控制。
[0022]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所属
的技术人员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白蚁监测装置内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设于基座的中部,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支撑柱的空腔与基座的内腔连通,所述空腔内填充有若干具有毒性的饵剂颗粒,所述支撑柱的转角处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支撑柱的空腔相连通,所述通槽用于通过白蚁且无法使得饵剂颗粒通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白蚁监测装置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在同一高度位置的四个转角处各设有一个通槽,四个同一高度位置的通槽为一组,所述支撑柱沿竖向间隔均匀的设有若干组通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白蚁监测装置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放置有饵木,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宇阳顾列煌高之远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邦立白蚁防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