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夜间光环境天地协同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夜间光环境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夜间光环境地面实测与遥感观测的天地协同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城镇基础设施的推进、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夜间活动需求的上升,城市夜间照明的人工光源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夜间光环境也已经成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但过度的人工照明引起的光污染对地区生态环境、人类身体健康、天文观测、能源消耗、交通安全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城市尺度夜间照明研究中,传统的地面观测手段研究尺度较小、无法适应快速增长的城市规模。早期的遥感观测手段受数据源分辨率的限制,无法进行微观尺度的城市光环境研究。但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高精度地面测量设备的出现为城市尺度的夜间光环境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方法对现有的高精度遥感观测、实测技术的优点进行融合,从多层次对整体空间下的夜间光污染分布进行观测和分析,对推进智慧城市光环境控制,防治光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带来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城市夜间光环境地面实测与我国现有的Luojia
‑
01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天地协同”的监测方法,该监测方法具体分为三个层级展开,包括:宏观层面,划分与遥感图像对位的地面网格,并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平台进行分析;中观层面,选定地面实测单元网格;微观层面,确定地面实测单元网格内最优测点密度,以及地面实测方法,从而实现地面测量与卫星遥感图像对位的数据分析。并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夜间光环境天地协同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夜光遥感图像网格与对应的测量区域地面总量网格的对位关系1.1宏观层面:夜光遥感影像网格(4)提取,夜光遥感影像网格(4)与对应的测量区域地面总量网格(6)进行位置匹配在ArcGIS中同时导入地面实测区域(2)的卫星影像(7)以及预处理后的Luojia
‑
01夜光遥感影像(3),利用GIS的创建渔网工具将Luojia
‑
01夜光遥感影像(3)按照像素网格进行划分;夜光遥感影像(3)划分成若干个夜光遥感影像网格(4),并通过地理坐标(5)作为定位媒介,借助地面实测区域(2)对应的卫星影像(7)和夜光遥感影像(3)具有共同的地理坐标(5),定位地面实测区域(2),并对定标后的地面实测区域(2)进行实际网格划分,确定地面总量网格(6);由此在地面实测区域(2)范围内,对提取的夜光遥感影像网格(4)与地面总量网格(6)进行了定位,确定了夜光遥感影像网格(4)与地面总量网格(6)的对应关系;1.2中观层面:选定地面测量网格步骤1.1得到地面总量网格(6)由地面实测单元网格(6
‑
1)和地面间隔单元网格(6
‑
2)组成;地面实测单元网格(6
‑
1)的选择规则为:在地面总量网格(6)中选取地面实测单元网格(6
‑
1),地面实测单元网格(6
‑
1)之间有1至3个地面间隔单元网格(6
‑
2);1.3微观层面:确立地面测量网格内的最优测点密度在地面测量网格内使用多点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地面测量网格的实测数据值;不同测点的数量会对地面测量网格的值产生影响,因此引入点密度的概念,点密度为地面测量网格内的测点数量;在地面实测单元网格(6
‑
1)中选择二个测试点、四个测试点或六个测试点;步骤2:选择实地测量的仪器选取亮度计、照度计、CDD全景相机对星等亮度、亮度、光谱、光环境实况数据进行收集;其中,亮度计用于测量亮度计上视窗(13
‑
1)、亮度计水平视窗(14
‑
1)、亮度计下视窗(15
‑
1)的亮度,每个测点每个视窗测量三次;照度计用于测量照度计上视窗(13
‑
2)、照度计水平视窗(14
‑
2)、照度计下视窗(15
‑
2)的照度和光谱数据;同时,CDD全景相机以固定的感光度、快门速度、光圈大小,拍摄每个测点的全景夜天空图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刚,刘鸣,刘郁川,栗一伟,刘玥,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