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共挤机头及具有该机头的挤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251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3
本申请涉及一种拼接共挤机头及具有该机头的挤出设备,涉及挤出成型的领域,拼接共挤机头包括:第一分流板,具有两个料道,第一分流板上还设有用于连通两料道与两个挤出机的第一连接料道,定义两个料道分别为第一料道与第二料道;第二分流板,具有第三料道和第二连接料道,第二连接料道用于连接挤出机与第三料道;以及机头组件,数量为若干,若干机头组件沿料道的轴向呈间隔设置,机头组件包括分流梭、模芯、第一外模套、第二外模套和拼接梭。本申请具有实现内层胶料、外层胶料共挤之后与刻度线胶料的拼接共挤的效果。胶料的拼接共挤的效果。胶料的拼接共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拼接共挤机头及具有该机头的挤出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挤出成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拼接共挤机头及具有该机头的挤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挤出机是用于挤出胎面、内胎、胶管和各种橡胶型条的橡胶机械,它还用于包覆电缆和电线产品等。
[0003]如图1所示,一种塑胶茶杯,包括杯体70,杯体70包括内层胶料71、外层胶料72和刻度线胶料73,内层胶料71与外层胶料72为不透明胶料,刻度线胶料73为透明胶料,以方便用户观察杯体70内液体的液位。塑胶茶杯在生产时,先通过挤出机挤出环形胶管,再将环形胶管吹塑形成杯体70。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相关技术中的共挤机头挤出的多为径向截面周向为同一胶料的胶管,故亟需设计一种能够挤出上述杯体需要的环形胶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内层胶料、外层胶料共挤之后与刻度线胶料的拼接共挤,本申请提供一种拼接共挤机头及具有该机头的挤出设备。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拼接共挤机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拼接共挤机头,包括:第一分流板,具有两个料道,所述第一分流板上还设有用于连通两所述料道与两个挤出机的第一连接料道,定义两个所述料道分别为第一料道与第二料道;第二分流板,具有第三料道和第二连接料道,所述第二连接料道用于连接挤出机与所述第三料道;以及机头组件,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机头组件沿所述料道的轴向呈间隔设置,所述机头组件包括分流梭、模芯、第一外模套、第二外模套和拼接梭,所述分流梭设于所述第一分流板的一侧,所述分流梭与所述第一分流板固定,所述模芯设于所述分流梭远离所述第一分流板的一侧,所述模芯相对所述分流梭固定,所述第一外模套套设于所述模芯上,所述模芯与所述第一外模套之间形成第一流道,所述分流梭具有与所述第一流道互相连通的第一分流孔,所述第一分流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分流孔与所述第一料道的第一分料道;所述第二外模套套设于所述第一外模套上,所述第二外模套与所述第一外模套配合形成第二流道,所述分流梭具有与所述第二流道互相连通的第二分流孔,所述第一分流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分流孔与所述第二料道的第二分料道,所述第二外模套与所述模芯之间形成复合料道,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于所述复合料道汇聚;所述拼接梭套设于所述模芯上,所述拼接梭设于所述第二外模套远离所述分流梭的一侧,所述拼接梭具有与所述复合料道互相连通的拼接环孔,所述拼接梭于所述拼接环孔处具有拼接块,所述拼接块从所述拼接环孔的外侧壁延伸至所述拼接环孔的内侧壁,所
述拼接块远离所述第二外模套的一侧设有拼接槽,所述拼接槽与所述拼接环孔互相连通,所述拼接梭具有与所述拼接槽连通的拼接料道,所述第二分流板上具有连接所述第三料道与所述拼接料道的第三分料道。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层胶料与内层胶料先分别经过第一料道与第二料道挤出,挤出的外层胶料与内层胶料于复合料道复合之后,再于拼接环孔中与经拼接槽挤出的胶料拼接挤出,以实现内层胶料、外层胶料共挤之后与刻度线胶料的拼接共挤。
[0008]可选的,所述第二外模套具有一连通料道,所述连通料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分料道连通,所述拼接梭靠近所述第二外模套的一侧设有平衡环槽,所述平衡环槽与所述连通料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平衡环槽与所述拼接料道互相连通。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衡环槽的设置,对从挤出机挤出的刻度线胶料的压力进行平衡,使得挤出的胶料厚度均匀。
[0010]可选的,所述机头组件还包括融合芯和融合套,所述融合芯固定于所述模芯远离所述第一分流板的一侧,所述融合芯套设于所述融合套上,所述融合套与所述融合芯之间形成融合腔,所述融合腔与所述拼接环孔互相连通,所述融合腔的直径从所述模芯至所述融合芯的方向逐渐变化。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别从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挤出的两层胶料的接触面能够在融合腔内结合在一起,提高了两层胶料之间的结合强度。
[0012]可选的,所述融合腔包括外扩部、定型部和内缩部,所述外扩部、所述定型部和所述内缩部从所述模芯至所述融合芯的方向依次连接,所述外扩部的直径从所述模芯至所述融合芯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内缩部的直径从所述模芯至所述融合芯的方向逐渐缩小。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别从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与拼接槽挤出的两层胶料与刻度线胶料经过融合腔时,直径先逐渐变大后逐渐缩小,使得胶料的接触面能够在融合腔内结合在一起,提高了挤出胶料之间的结合强度。
[0014]可选的,所述第二流道包括输料孔和挤出环腔,所述输料孔与所述第二分流孔一一对应连通,所述挤出环腔与所述输料孔互相连通。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外模套的外侧壁上设有螺旋槽,一所述输料孔对应一个以上所述螺旋槽,所述螺旋槽与所述输料孔连通,若干所述螺旋槽沿所述第一外模套的周向均匀设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经过多个输送孔进入挤出腔的胶料能够在螺旋槽的引导下沿周向流动,使得胶料于挤出腔中充分混合,而厚度保持均匀,提高了挤出胶料的一致性。
[0017]可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分流板上的两调速组件,两所述调速组件分别用于调节胶料于所述第一分料道与第二分料道中的流速,所述调速组件包括:支撑板,设于所述第一分流板的一侧,所述支撑板相对所述第一分流板固定;以及调速螺杆,贯穿所述支撑板且与所述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调速螺杆的端部可插入所述第一分料道或第二分料道中。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转动调速螺杆调节调速螺杆插入第一分料道或者第二分料道的长度,来调节胶料于第一分料道或者第二分料道中的挤出速度。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料道到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的距离与所述第二料道到所述第二
流道的出口的距离相等;拼接共挤机头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分流板上的联锁组件,所述联锁组件包括:分隔弧片,一一对应穿设于两所述料道中且可沿轴向于所述料道中滑动,以分隔所述第一料道与所述第一分料道,所述第二料道与所述第二分料道,所述分隔弧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分料道或所述第二分料道一一对应的开启孔;封堵柱,一一对应固定于所述分隔弧片的一端且伸出所述料道,所述封堵柱用于封堵所述料道的一端开口,所述封堵柱与所述料道的内侧壁密封连接;联锁板,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封堵柱枢接,所述联锁板的板面与所述封堵柱的轴线互相垂直;传递轴,设于所述联锁板远离所述第一分流板的一侧,所述传递轴的轴线与所述封堵柱的轴线互相平行,所述传递轴的轴线位于两所述封堵柱的轴线之间;基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分流板上,所述基板上设有供所述传递轴穿设的穿孔,所述传递轴与所述穿孔呈同心设置;复位弹性件,套设于所述传递轴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基板、所述联锁板抵接,所述复位弹性件使得所述联锁板保持有靠近所述第一分流板的趋势;以及联锁环,同心固定于所述传递轴的外侧壁上,所述联锁环的直径与所述穿孔的直径相适配;少于两个所述封堵柱向远离所述第一分流板的方向滑动时,所述联锁环抵接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分流板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接共挤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流板(10),具有两个料道(11),所述第一分流板(10)上还设有用于连通两所述料道(11)与两个挤出机(60)的第一连接料道(12),定义两个所述料道(11)分别为第一料道(111)与第二料道(112);第二分流板(20),具有第三料道(21)和第二连接料道(22),所述第二连接料道(22)用于连接挤出机(60)与所述第三料道(21);以及机头组件(30),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机头组件(30)沿所述料道(11)的轴向呈间隔设置,所述机头组件(30)包括分流梭(31)、模芯(32)、第一外模套(33)、第二外模套(34)和拼接梭(35),所述分流梭(31)设于所述第一分流板(10)的一侧,所述分流梭(31)与所述第一分流板(10)固定,所述模芯(32)设于所述分流梭(31)远离所述第一分流板(10)的一侧,所述模芯(32)相对所述分流梭(31)固定,所述第一外模套(33)套设于所述模芯(32)上,所述模芯(32)与所述第一外模套(33)之间形成第一流道(321),所述分流梭(31)具有与所述第一流道(321)互相连通的第一分流孔(311),所述第一分流板(10)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分流孔(311)与所述第一料道(111)的第一分料道(13);所述第二外模套(34)套设于所述第一外模套(33)上,所述第二外模套(34)与所述第一外模套(33)配合形成第二流道(331),所述分流梭(31)具有与所述第二流道(331)互相连通的第二分流孔(312),所述第一分流板(10)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分流孔(312)与所述第二料道(112)的第二分料道(14),所述第二外模套(34)与所述模芯(32)之间形成复合料道(341),所述第一流道(321)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流道(331)的出口于所述复合料道(341)汇聚;所述拼接梭(35)套设于所述模芯(32)上,所述拼接梭(35)设于所述第二外模套(34)远离所述分流梭(31)的一侧,所述拼接梭(35)具有与所述复合料道(341)互相连通的拼接环孔(351),所述拼接梭(35)于所述拼接环孔(351)处具有拼接块(352),所述拼接块(352)从所述拼接环孔(351)的外侧壁延伸至所述拼接环孔(351)的内侧壁,所述拼接块(352)远离所述第二外模套(34)的一侧设有拼接槽(3521),所述拼接槽(3521)与所述拼接环孔(351)互相连通,所述拼接梭(35)具有与所述拼接槽(3521)连通的拼接料道(353),所述第二分流板(20)上具有连接所述第三料道(21)与所述拼接料道(353)的第三分料道(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共挤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模套(34)具有一连通料道(342),所述连通料道(3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分料道(23)连通,所述拼接梭(35)靠近所述第二外模套(34)的一侧设有平衡环槽(354),所述平衡环槽(354)与所述连通料道(34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平衡环槽(354)与所述拼接料道(353)互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共挤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组件(30)还包括融合芯(36)和融合套(37),所述融合芯(36)固定于所述模芯(32)远离所述第一分流板(10)的一侧,所述融合芯(36)套设于所述融合套(37)上,所述融合套(37)与所述融合芯(36)之间形成融合腔(361),所述融合腔(361)与所述拼接环孔(351)互相连通,所述融合腔(361)的直径从所述模芯(32)至所述融合芯(36)的方向逐渐变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接共挤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腔(361)包括外扩部(3611)、定型部(3612)和内缩部(3613),所述外扩部(3611)、所述定型部(3612)和所述内缩部(3613)从所述模芯(32)至所述融合芯(36)的方向依次连接,所述外扩部(3611)的直径从
所述模芯(32)至所述融合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旺年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双德天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