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层共挤机头及具有该机头的挤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251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3
本申请涉及一种三层共挤机头及具有该机头的挤出设备,涉及挤出成型领域,三层共挤机头包括分流板,分流板具有第一料道、第二料道以及第三料道,分流板上设有连通料道与挤出机的连通料道;以及机头组件,若干机头组件沿料道的轴向间隔设置,机头组件包括模芯、第一外模套、第二外模套、第三外模套、复合块和复合芯,第一外模套与模芯配合形成第一流道,分流板上设有第一分料道,第二外模套与第一外模套配合形成第二流道,分流板上设有第二分料道,第三外模套与第二外模套配合形成第三流道,分流板上设有第三分料道,复合块与复合芯配合形成复合流道,第一流道的出口、第二流道的出口与第三流道的出口于复合流道汇聚。本申请具有三层共挤的效果。三层共挤的效果。三层共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层共挤机头及具有该机头的挤出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挤出成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层共挤机头及具有该机头的挤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挤出机是用于挤出胎面、内胎、胶管和各种橡胶型条的橡胶机械,它还用于包覆电缆和电线产品等。现有的挤出机大多为单层挤出和双层共挤。
[0003]相关技术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1640240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三层共挤塑料农药包装瓶,该包装瓶的瓶体由三层组成,从内至外依次为乙烯阻隔层、胶黏层和聚乙烯接触外壳。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通过单层挤出或双层共挤难以生产上述农药包装瓶,故亟需设计一种用于生产上述农药包装瓶的挤出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三层共挤,本申请提供一种三层共挤机头及具有该机头的挤出设备。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三层共挤机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三层共挤机头,包括: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具有三个料道,定义三个料道分别为第一料道、第二料道以及第三料道,所述分流板上设有连通所述料道与挤出机的连通料道;以及机头组件,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机头组件沿所述料道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机头组件包括模芯、第一外模套、第二外模套、第三外模套、复合块和复合芯,所述第一外模套套设于所述模芯上,所述第一外模套与所述模芯之间配合形成第一流道,所述分流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进口与所述第一料道的第一分料道,所述第二外模套套设于所述第一外模套上,所述第二外模套与所述第一外模套之间配合形成第二流道,所述分流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料道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料道的第二分料道,所述第三外模套套设于所述第二外模套上,所述第三外模套与所述第二外模套之间配合形成第三流道,所述分流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三流道的进口与所述第三料道的第三分料道,所述复合块设于所述第三外模套上,所述复合芯设于所述模芯上,所述复合芯穿设于所述复合块上,所述复合块与所述复合芯之间配合形成复合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流道的出口均和所述复合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流道的出口于所述复合流道的一端汇聚。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个料道中的胶料分别经过三个分料道流入至套设分布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与第三流道中同时挤出,实现了三层共挤。胶料在料道中通过多个分料道流入至若干个机头组件中挤出,实现了同时挤出生产多个三层复合的料管,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8]可选的,所述模芯于所述第一流道的进口处套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具有供所
述模芯穿设的穿设孔,所述穿设孔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模芯的固定块,若干所述固定块沿所述模芯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连接块靠近所述分流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分料道连通的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的槽底设有若干沿所述模芯的周向呈均匀设置的第一分料孔,所述第一分料孔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连接块靠近所述分流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分料道连通的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的槽底设有若干沿所述模芯的周向呈均匀设置的第二分料孔,所述第二分料孔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环槽与第二环槽的设计平衡了胶料从料道挤出的压力,使得胶料经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与第三流道挤出的厚度均匀,提高了挤出胶料的一致性。
[0010]可选的,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第一挤出腔和若干第一输送孔,若干所述第一输送孔设于所述第一外模套上,若干所述第一输送孔沿所述模芯的周向呈均匀设置,所述第一输送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挤出腔、所述第一分料孔连通。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外模套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与所述第一输送孔连通。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经过多个第一输送孔进入第一挤出腔的胶料能够在第一螺旋槽的引导下沿周向流动,使得胶料于第一挤出腔中充分混合,而厚度保持均匀,提高了挤出胶料的一致性。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三流道包括第二挤出腔和若干第二输送孔,若干所述第二输送孔设于所述第二外模套上,若干所述第二输送孔沿所述模芯的周向呈均匀设置,所述第二输送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挤出腔、所述第二分料孔连通。
[0014]可选的,所述第二外模套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二螺旋槽与所述第二输送孔连通。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经过多个第二输送孔进入第二挤出腔的胶料能够在第二螺旋槽的引导下沿周向流动,使得胶料于第二挤出腔中充分混合,而厚度保持均匀,提高了挤出胶料的一致性。
[0016]可选的,所述机头组件还包括融合套和融合芯,所述融合套设于所述复合块远离所述模芯的一侧,所述融合芯设于所述复合芯远离所述模芯的一侧,所述融合芯穿设于所述融合套中,所述融合芯与所述融合套之间配合形成融合腔,所述融合腔与所述复合流道连通。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别从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与第三流道挤出的三层胶料的接触面能够在融合腔内结合在一起,提高了三层胶料之间的结合强度。
[0018]可选的,所述融合腔包括外扩部、定型部和内缩部,所述外扩部、所述定型部和所述内缩部从所述模芯至所述融合芯的方向依次连接,所述外扩部的直径从所述复合流道至所述定型部逐渐增大,所述内缩部的直径沿从所述复合流道至所述定型部的方向逐渐缩小。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别从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与第三流道挤出的三层胶料经过融合腔时,直径先逐渐变大后逐渐缩小,使得三层胶料的接触面能够在融合腔内结合
在一起,提高了三层胶料之间的结合强度。
[0020]可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分流板上的联锁组件,所述联锁组件包括:盖合片,一一对应穿设于三个所述料道中且沿所述料道的轴向与所述分流板滑移连接,以分隔所述第一料道与所述第一分料道,所述第二料道与所述第二分料道,所述第三料道与所述第三分料道,所述盖合片上设有与分料道一一对应的开启孔;封堵轴,固定于所述盖合片的一端且伸出所述料道,所述封堵轴部分伸入所述料道且沿所述料道的轴向与所述分流板滑移连接,所述封堵轴与所述料道的内侧壁密封连接;三角板,三端一一对应与三个所述封堵轴球接,所述三角板与所述封堵轴的轴线互相垂直;导向轴,固定于所述三角板远离所述封堵轴的一侧,所述导向轴的轴线与所述三角板互相垂直,所述导向轴的轴线穿过所述三角板的中心;基板,固定于所述分流板上,所述基板上设有供所述导向轴穿设的通孔,所述导向轴与所述通孔呈同心设置;复位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轴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基板、所述三角板抵接,所述复位弹性件使得所述三角板保持有靠近所述分流板的趋势;以及联锁环,同心固定于所述导向轴的外侧壁上,所述联锁环的直径与所述通孔的直径相适配;少于三个所述封堵轴向远离所述分流板的方向滑动时,所述联锁环抵接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分流板的一侧。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个料道内的胶料有一个以上没充满时,使得一个或者两个封堵轴向远离分流板的方向滑动,联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层共挤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板(10),所述分流板(10)具有三个料道(11),定义三个料道(11)分别为第一料道(111)、第二料道(112)以及第三料道(113),所述分流板(10)上设有连通所述料道(11)与挤出机(40)的连通料道(12);以及机头组件(20),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机头组件(20)沿所述料道(11)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机头组件(20)包括模芯(21)、第一外模套(22)、第二外模套(23)、第三外模套(24)、复合块(25)和复合芯(26),所述第一外模套(22)套设于所述模芯(21)上,所述第一外模套(22)与所述模芯(21)之间配合形成第一流道(221),所述分流板(10)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流道(221)的进口与所述第一料道(111)的第一分料道(13),所述第二外模套(23)套设于所述第一外模套(22)上,所述第二外模套(23)与所述第一外模套(22)之间配合形成第二流道(231),所述分流板(10)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料道(112)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料道(112)的第二分料道(14),所述第三外模套(24)套设于所述第二外模套(23)上,所述第三外模套(24)与所述第二外模套(23)之间配合形成第三流道(241),所述分流板(10)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三流道(241)的进口与所述第三料道(113)的第三分料道(15),所述复合块(25)设于所述第三外模套(24)上,所述复合芯(26)设于所述模芯(21)上,所述复合芯(26)穿设于所述复合块(25)上,所述复合块(25)与所述复合芯(26)之间配合形成复合流道(251),所述第一流道(221)的出口、所述第二流道(231)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流道(241)的出口均和所述复合流道(251)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流道(221)的出口、所述第二流道(231)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流道(241)的出口于所述复合流道(251)的一端汇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共挤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21)于所述第一流道(221)的进口处套设有连接块(211),所述连接块(211)具有供所述模芯(21)穿设的穿设孔(2111),所述穿设孔(2111)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211)与所述模芯(21)的固定块(2112),若干所述固定块(2112)沿所述模芯(21)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连接块(211)靠近所述分流板(10)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分料道(14)连通的第一环槽(2113),所述第一环槽(2113)的槽底设有若干沿所述模芯(21)的周向呈均匀设置的第一分料孔(2114),所述第一分料孔(2114)与所述第二流道(231)连通;所述连接块(211)靠近所述分流板(10)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分料道(15)连通的第二环槽(2115),所述第二环槽(2115)的槽底设有若干沿所述模芯(21)的周向呈均匀设置的第二分料孔(2116),所述第二分料孔(2116)与所述第三流道(24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层共挤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231)包括第一挤出腔(2311)和若干第一输送孔(2312),若干所述第一输送孔(2312)设于所述第一外模套(22)上,若干所述第一输送孔(2312)沿所述模芯(21)的周向呈均匀设置,所述第一输送孔(23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挤出腔(2311)、所述第一分料孔(2114)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层共挤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模套(22)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螺旋槽(222),所述第一螺旋槽(222)与所述第一输送孔(2312)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层共挤机头,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旺年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双德天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