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校园安全保护用的人脸识别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25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闸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校园安全保护用的人脸识别闸机,包括左侧闸机主体和右侧闸机主体,左侧闸机主体和右侧闸机主体的前端均设有阻拦闸门板安装槽,阻拦闸门板安装槽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转动安装有阻拦闸门板,左侧闸机主体和右侧闸机主体的后端均设有放行闸门板安装槽,放行闸门板安装槽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转动安装有放行闸门板,右侧闸机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智能识别控制装置,左侧闸机主体和右侧闸机主体的顶部均螺接有防翻越阻拦网,放行闸门板的内腔中设有升降通电阻拦架,本装置可有效防止有人员强行进入,同时识别控制装置主体内的无线通讯模块将警报信息传输至安保部门,提醒安保人员前来,极大的提升了防护效果。极大的提升了防护效果。极大的提升了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校园安全保护用的人脸识别闸机


[0001]本技术属于闸机
,具体涉及一种校园安全保护用的人脸识别闸机。

技术介绍

[0002]闸机,是一种通道阻挡装置(通道管理设备),主要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当中,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主要应用于地铁闸机系统、收费检票闸机系统,因此形成了付费区与非付费区。其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一次只通过一人,可用于各种收费、门禁场合的入口通道处,校园安全与每个师生、家长和社会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杜绝外来暴力风险,应对校外人员的进入进行严格把控,现在很多学校都使用闸机来达到这一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闸机的日常使用中,很可能发生有人员在无法通过闸机时强行翻入的情况,现有的闸机不具备预防这种情况的功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校园安全保护用的人脸识别闸机,利用通电铁丝网和两侧的防翻越阻拦网的配合,可有效防止有人员强行进入,同时识别控制装置主体内的无线通讯模块将警报信息传输至安保部门,提醒安保人员前来,极大的提升了防护效果。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校园安全保护用的人脸识别闸机,包括左侧闸机主体和右侧闸机主体,所述左侧闸机主体和所述右侧闸机主体的前端均设有阻拦闸门板安装槽,所述阻拦闸门板安装槽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转动安装有阻拦闸门板,所述左侧闸机主体和所述右侧闸机主体的后端均设有放行闸门板安装槽,所述放行闸门板安装槽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转动安装有放行闸门板,所述右侧闸机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智能识别控制装置,所述左侧闸机主体和所述右侧闸机主体的顶部均螺接有防翻越阻拦网,所述放行闸门板的内腔中设有升降通电阻拦架。
[0005]其中,所述阻拦闸门板和所述放行闸门板的底端均与安装在所述左侧闸机主体和所述右侧闸机主体内部的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06]其中,所述智能识别控制装置包括识别控制装置主体,上设有所述识别控制装置主体上设有显示屏、人脸识别摄像头、监控摄像头、ID卡射频识别区,所述识别控制装置主体的内部设有无线通讯模块、中央处理器;当监控摄像头感应到有人靠近阻拦闸门板时,中央处理器控制电机带动阻拦闸门板转动打开,当一名人员走进阻拦闸门板和放行闸门板之间时,中央处理器控制电机带动阻拦闸门板关闭,阻拦闸门板和放行闸门板之间仅能容纳一人,保证一次开闸仅能通过一人,避免有校外人员跟随刷卡的学生进入,人员进入阻拦闸门板和放行闸门板之间后,将ID卡放置在ID卡射频识别区进行识别后,人脸识别摄像头对人员的面部进行识别,在ID卡和面部识别均通过后,电机带动放行闸门板打开,人员即可通过,人员通过后,放行闸门板关闭,阻拦闸门板此时可再次打开,若识别不成功,放行闸门板不会打开,而阻拦闸门板打开,显示屏显示提示内容提醒人员离开,同时监控摄像头观察此人员动向。
[0007]其中,所述识别控制装置主体的前侧固定安装有遮光板;遮光板可一到一定的防止显示屏反光的作用。
[0008]其中,所述升降通电阻拦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放行闸门板内腔中的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与升降丝杆固定连接,所述升降丝杆与通电阻拦架中的升降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通电阻拦架的顶部为装饰条,所述通电阻拦架的内侧设有通电铁丝网;升降电机带动升降丝杆转动,利用螺旋传动带动通电阻拦架上升,利用通电铁丝网和两侧的防翻越阻拦网的配合,可有效防止有人员强行进入。
[0009]其中,所述左侧闸机主体和所述右侧闸机主体的内部均设有通电控制器,所述通电控制器与通电铁丝网电性连接,所述通电控制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器提供通电控制器控制通电铁丝网的通电。
[0010]其中,所述左侧闸机主体和所述右侧闸机主体的顶部均设有扶手;扶手可以在人员行走时为人员提供支撑。
[0011]其中,所述显示屏采用雾面显示屏;雾面显示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反光对显示屏显示带来的影响。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装置使用时,通过监控摄像头感应是否有人靠近阻拦闸门板,当监控摄像头感应到有人靠近阻拦闸门板时,中央处理器控制电机带动阻拦闸门板转动打开,当一名人员走进阻拦闸门板和放行闸门板之间时,中央处理器控制电机带动阻拦闸门板关闭,阻拦闸门板和放行闸门板之间仅能容纳一人,保证一次开闸仅能通过一人,避免有校外人员跟随刷卡的学生进入。
[0014]人员进入阻拦闸门板和放行闸门板之间后,将ID卡放置在ID卡射频识别区进行识别后,人脸识别摄像头对人员的面部进行识别,在ID卡和面部识别均通过后,电机带动放行闸门板打开,人员即可通过,人员通过后,放行闸门板关闭,阻拦闸门板此时可再次打开,若识别不成功,放行闸门板不会打开,而阻拦闸门板打开,显示屏显示提示内容提醒人员离开,同时监控摄像头观察此人员动向,当此人员有继续前进的动作时,中央处理器控制升降电机带动升降丝杆转动,利用螺旋传动带动通电阻拦架上升,利用通电铁丝网和两侧的防翻越阻拦网的配合,可有效防止有人员强行进入,同时识别控制装置主体内的无线通讯模块将警报信息传输至安保部门,提醒安保人员前来,极大的提升了防护效果。
[00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未安装防翻越阻拦网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左侧闸机主体;2、右侧闸机主体;3、阻拦闸门板安装槽;4、阻拦闸门板;5、闸门板安装槽;6、放行闸门板;7、智能识别控制装置;8、防翻越阻拦网;9、升降通电阻拦架;10、电机;11、识别控制装置主体;12、显示屏;13、人脸识别摄像头;14、监控摄像头;15、ID卡
射频识别区;16、无线通讯模块;17、中央处理器;18、遮光板;19、升降电机;20、升降丝杆;21、通电阻拦架;22、升降螺纹孔;23、通电铁丝网;24、通电控制器;25、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校园安全保护用的人脸识别闸机,包括左侧闸机主体1和右侧闸机主体2,所述左侧闸机主体1和所述右侧闸机主体2的前端均设有阻拦闸门板安装槽3,所述阻拦闸门板安装槽3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转动安装有阻拦闸门板4,所述左侧闸机主体1和所述右侧闸机主体2的后端均设有放行闸门板安装槽5,所述放行闸门板安装槽5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转动安装有放行闸门板6,所述右侧闸机主体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智能识别控制装置7,所述左侧闸机主体1和所述右侧闸机主体2的顶部均螺接有防翻越阻拦网8,所述放行闸门板6的内腔中设有升降通电阻拦架9。
[0023]所述阻拦闸门板4和所述放行闸门板6的底端均与安装在所述左侧闸机主体1和所述右侧闸机主体2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校园安全保护用的人脸识别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闸机主体和右侧闸机主体,所述左侧闸机主体和所述右侧闸机主体的前端均设有阻拦闸门板安装槽,所述阻拦闸门板安装槽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转动安装有阻拦闸门板,所述左侧闸机主体和所述右侧闸机主体的后端均设有放行闸门板安装槽,所述放行闸门板安装槽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转动安装有放行闸门板,所述右侧闸机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智能识别控制装置,所述左侧闸机主体和所述右侧闸机主体的顶部均螺接有防翻越阻拦网,所述放行闸门板的内腔中设有升降通电阻拦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校园安全保护用的人脸识别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闸门板和所述放行闸门板的底端均与安装在所述左侧闸机主体和所述右侧闸机主体内部的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校园安全保护用的人脸识别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识别控制装置包括识别控制装置主体,上设有所述识别控制装置主体上设有显示屏、人脸识别摄像头、监控摄像头、ID卡射频识别区,所述识别控制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少海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