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道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321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道闸,包括:两侧框架式的护栏,所述护栏在顶部和底部横梁上通过连接件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有上下两组,每组所述固定架设置有两条;所述护栏上开设有小闸门;垂直固定在护栏上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安装有红外线感应设备和道闸灯;以及设置在护栏之间的道闸,相邻所述道闸之间距离设置为一米,所述道闸之间的护栏上安装有小闸门。装有小闸门。装有小闸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道闸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道闸
,具体为一种智能化道闸。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进一步科学实施疫情防控措施,在核酸采集点及医院的急门诊、各需候诊的区域及商场等公众场所需保持“一米线”距离。现有技术通过图像识别功能进行粤康码识别和红外自动测温的道闸设备,可以识别通行人员的粤康码和探测体温,如果通行人员的粤康码为绿码且体温正常则自动放行,黄码、红码或者体温异常则不允许通行并进行语音提示。
[0003]但是由于系统无法识别和判断并保证通行人员间距;系统没有和医院缴费系统进行数据对接;系统没有和“一卡一证”系统对接,导致系统存在以下缺点:1、无法让排队人员自觉有效保持“一米线”的距离;2、工作人员无法确认是否缴费成功;3、无法确认进入医院的人员是否通过“一卡一证”完成个人健康状况申报和流调信息填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道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道闸,包括:
[0006]两侧框架式的护栏,所述护栏在顶部和底部横梁上通过连接件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有上下两组,每组所述固定架设置有两条;所述护栏上开设有小闸门;
[0007]垂直固定在护栏上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安装有红外线感应设备和道闸灯;
[0008]以及设置在护栏之间的道闸,相邻所述道闸之间距离设置为一米,所述道闸之间的护栏上安装有小闸门,所述道闸包括:
[0009]设置在中心线的转轴,所述转轴与定位板设置在同一条垂直线上,所述转轴设置为电控单向旋转的结构,所述转轴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与红外线感应设备和道闸灯之间通过电线连接;
[0010]以及在转轴上安装的闸杆,所述闸杆设置有上中下三层,每层设置有三个,相邻所述闸杆之间的角度设置为120
°

[0011]进一步的,所述闸杆表面套有内部包裹着海绵的橡胶套。
[0012]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固定架与护栏形成等腰三角形结构,每组所述固定架端头相交处固定在转轴上。
[0013]进一步的,相邻所述转轴之间距离为一米加上两个闸杆的长度之和。
[0014]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与固定架分别设置在护栏两侧。
[0015]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线感应设备和道闸灯安装在距离地面30

50cm的高度。
[0016]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线感应设备和道闸灯正对着转轴。
[0017]进一步的,所述道闸入口处设置有读取二维码和身份证的设备以及测温设备。
[0018]本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道闸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1)受检人在医院HIS系统进行核酸缴费后可以在道闸入口通过读取二维码和身份证的设备读取缴费后的二维码或者身份证号码,读取成功后通过医院开放的API接口获取到受检人的缴费信息,如果通过HIS接口获取的状态为缴费成功,判断为本步骤校验成功;如果缴费状态为空,或者已退费则校验不通过,通过屏幕显示校验失败信息和通过语音进行提示;
[0020](2)受检人在道闸入口通过读取身份证或者粤康码后,设备自动和粤康码系统进行对接,通过调用粤康码的API接口自动获取该受检人的粤康码信息,如果获取的粤康码为绿码,则通过;如果获取的粤康码为黄码或红码,则为校验不通过,并通过屏幕显示校验失败信息和通过语音进行提示;
[0021](3)受检人在道闸入口通过刷一卡一证二维码或者读取身份证,通过一卡一证系统开放的API接口获取填写的个人健康申报信息和流调信息,道闸系统根据管理员要求设置条件,健康申报信息和流调信息符合预设的条件则表示通过;不符合条件则为校验不通过,并在屏幕显示校验失败信息和通过进行语音提醒;
[0022](4)受检人在道闸入口通过站在特定的区域进行测温,通过红外探测获取受检人体温,如果通行人员体温超过37.2度则判断为不通过,并通过屏幕显示失败信息和通过语音进行提示;
[0023](5)受检人通过道闸后,进入排队队列,队列中的受检人通过旋转式道闸进行间隔,根据要求调整每个道闸间隔1

2米,通过道闸保证一人一杆,单人通行,通过红外线感应设备,自动识别前一个道闸处没有人员以后,道闸亮绿灯并自动缓慢旋转,人员可正常通行,如果前一个道闸处有人,道闸亮红灯,并禁止通行;到达采样窗口处,窗口位置安装红外感应设备,有受检人在窗口采样时,最近一个道闸关闭,禁止通行,当受检人完成采样离开后,最近一个道闸自动打开,以此类推,保证人员间隔距离为1

2米。
[002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

(4)的操作流程中,通过一次读身份证完成所有接口的调用和状态的获取,判断上述状态是否允许通过,只要有其中一个步骤判断为不通过,道闸无法通行,所有条件判断通过后,道闸自动打开。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本技术通过图像识别功能或者身份证读取功能读取粤康码、医院缴费码和一卡一证二维码等信息,自动判断是否允许受检人通行,可减少人员之间的近距离接触,提高防疫的安全性;提高通行效率,减少人员扎堆聚集;减少人工查看的错误,降低主观疏漏风险;通过统一设置通行条件,也可以避免由于人员信息不同步,不对等造成的人工区分和判断的错误,降低管理压力;
[0027]2、本技术通过道闸红外线感应的方式对排队受检人员进行物理隔断,通过旋转式道闸,保证一人一杆,无法插队,让人员间隔控制在一米以上,防止人员聚集、扎堆,可以有效防止排队等候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弥补了目前已有技术中无法判断人员间距,无法实现物理隔断的问题,对于疫情防控具有重要作用;
[0028]3、为防止特殊情况的发生,在装置旁护栏处设有小闸门可方便方便人员安全撤出进入急救通道,同时避免影响后面排队秩序。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闸杆,2、固定架,3、转轴,4、护栏,5、小闸门,6、定位板,7、红外线感应设备,8、道闸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实施例一
[0036]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道闸,包括:
[0037]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道闸,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框架式的护栏(4),所述护栏(4)在顶部和底部横梁上通过连接件安装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设置有上下两组,每组所述固定架(2)设置有两条;所述护栏(4)上开设有小闸门(5);垂直固定在护栏(4)上的定位板(6),所述定位板(6)上安装有红外线感应设备(7)和道闸灯(8);以及设置在护栏(4)之间的道闸,相邻所述道闸之间距离设置为一米,所述道闸之间的护栏(4)上安装有小闸门(5),所述道闸包括:设置在中心线的转轴(3),所述转轴(3)与定位板(6)设置在同一条垂直线上,所述转轴(3)设置为电控单向旋转的结构,所述转轴(3)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与红外线感应设备(7)和道闸灯(8)之间通过电线连接;以及在转轴(3)上安装的闸杆(1),所述闸杆(1)设置有上中下三层,每层设置有三个,相邻所述闸杆(1)之间的角度设置为12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凡宇肖翠梅蓝小敏练金凤孙艺萍谭秋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