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马铃薯分级分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524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马铃薯分级分选装置,包括上料部、运输部、检测部、分类部,运输部为回转运动的传动带结构,马铃薯可以依次排列在其上运输移动;运输部一端设有上料部,上料部将马铃薯推送至传动带结构上,运输部中间穿过检测部,检测部对马铃薯质量进行分级;分类部设置在传动带两侧并且位于检测部后方;本装置通过上料部可以将马铃薯自动推送到传动带结构上,方便于上料,通过传动带结构上的承托辊可以将马铃薯承托在两个承托辊上,可以防止马铃薯在运输时滚落;设置的检测相机可以智能化对马铃薯的外表进行识别并分类,然后当其移动到分类部时到达对应的导向槽时,推动气缸将其推出,从而有利于对马铃薯的分级和分选。薯的分级和分选。薯的分级和分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马铃薯分级分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选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马铃薯分级分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而马铃薯品质检测绝大部分仍停留在靠人工感官进行识别判断阶段,这种主观评定效率低,其客观性、准确性较差,难以满足高标准分级的要求,不利于实现自动化。利用机器视觉进行检测可以排除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表面缺陷、形状是马铃薯外观品质的重要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指标进行定量测量,可以完成马铃薯外部缺陷、形状等指标的综合检测和分级。
[0003]目前大部分马铃薯加工企业中使用的马铃薯的分级装置一般都只是通过重量进行分级,利用天平或者压力传感器获取重量信息,然后通过按照杠杆原理或者控制电路进行分级。但这些装置只能按照重量分级,对于有缺陷的马铃薯薯块,无法自动挑出。这样的设备在实际应用操作过程中,需要额外增加人力先将次品挑出,然后再按照重量分级,这样就会增加人力,提高了生产成本,无法真正达到完全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0004]虽然现在对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马铃薯分级方法和设备研究比较多,但一般只限于实验室研究,真正应用于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不多,有些分级算法虽然有了比较高识别率,但算法比较复杂,运行效率满足不了实时检测的要求,无法直接应用于实时检测和分级过程中。鉴于以上,我们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马铃薯分级分选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马铃薯分级分选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马铃薯分级分选装置,包括上料部、运输部、检测部、分类部,所述运输部为回转运动的传动带结构,马铃薯可以依次排列在其上运输移动;运输部一端设有上料部,上料部将马铃薯推送至传动带结构上,运输部中间穿过检测部,检测部对马铃薯质量进行分级;所述分类部设置在传动带两侧并且位于检测部后方;
[0007]所述上料部包括上料盘、转杆,上料盘呈哨子形状设置,上料盘的圆形盘中心转动连接设有转杆,转杆转动时将马铃薯推动到出口部位;
[0008]所述传动带结构包括桁架、链轮链条组件、承托辊、伺服电机;链轮链条组件对称设有两组、并且链轮转动连接在桁架的两端,伺服电机设置在桁架一端驱动链轮链条组件运转,两组链轮链条组件之间均匀间隔设有若干承托辊;
[0009]所述检测部内设有输送控制探头、检测相机,输送控制探头用于发送控制传动带结构的启停的信号,检测相机用于分辨马铃薯质量;
[0010]所述分类部包括导向槽、推动气缸,所述导向槽于传动带结构两侧对称设置多组,每组传动导向槽均对应设置有推动气缸,推动气缸固定在桁架上,推动气缸伸出或收缩可以将承托辊上的马铃薯推动到两侧的导向槽中进行分类。
[0011]进一步的,所述检测部设有机架,机架于传动带结构上方设有安装梁,所述输送控制探头与检测相机均可调节位置式设置于安装梁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控制探头为成组设置的镭射激光探头和接收器;所述机架上还设有补光灯,所述补光灯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置于输送控制探头两侧。
[0013]进一步的,所述检测部还包括光源箱,所述光源箱截面呈凵形状扣在传动带结构上,所述光源箱内壁设有多个补光光源,光源箱侧壁设有长条孔,检测相机的镜头可以穿过长条孔对内侧的马铃薯进行检测。
[001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装置通过上料部可以将马铃薯自动推送到传动带结构上,方便于上料,通过传动带结构上的承托辊可以将马铃薯承托在两个承托辊上,可以防止马铃薯在运输时滚落;设置的检测相机可以智能化对马铃薯的外表进行识别并分类,然后当其移动到分类部时到达对应的导向槽时,推动气缸将其推出,从而有利于对马铃薯的分级和分选。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马铃薯分级分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传动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检测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检测相机、光源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9]如图所示:1、上料部;2、传动带结构;3、分类部;4、上料盘;5、转杆;6、承托辊;7、伺服电机;8、输送控制探头;9、检测相机;10、导向槽;11、推动气缸;12、机架;13、安装梁;14、补光灯;15、光源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22]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马铃薯分级分选装置,包括上料部1、运输部、检测部、分类部3,所述运输部为回转运动的传动带结构2,马铃薯可以依次排列在其上运输移动;运输部一端设有上料部1,上料部1将马铃薯推送至传动带结构2上,运输部中间穿过检测部,检
测部对马铃薯质量进行分级;所述分类部3设置在传动带两侧并且位于检测部后方;
[0023]所述上料部1包括上料盘4、转杆5,上料盘4呈哨子形状设置,上料盘4的圆形盘中心转动连接设有转杆5,上料时,转杆5有上料部1内的电机驱动转动,转杆5转动时将马铃薯推动到出口部位,堆在出口的马铃薯可以逐渐推送到承托辊6上,从而形成两个承托辊6夹持承托一个马铃薯的形态,由此可以依次对马铃薯进行上料,可以理解的是,转杆5的转动是根据上料情况控制转动的,当出料口堆积时,可以暂停转动或者控制转动速度;
[0024]所述传动带结构2包括桁架、链轮链条组件、承托辊6、伺服电机7;链轮链条组件对称设有两组、并且链轮转动连接在桁架的两端,伺服电机7设置在桁架一端驱动链轮链条组件运转,两组链轮链条组件之间均匀间隔设有若干承托辊6;间隔设置的承托辊6可以在其间隔空间内承托一个马铃薯,有利于马铃薯的逐个检验,链条链轮组件运动时使上部的马铃薯依次穿过检测部进行检测;
[0025]所述检测部内设有输送控制探头8、检测相机9,输送控制探头8用于发送控制传动带结构2的启停的信号,检测相机9用于分辨马铃薯质量;所述检测部设有机架12,机架12于传动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马铃薯分级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部(1)、运输部、检测部、分类部(3),所述运输部为回转运动的传动带结构(2),马铃薯可以依次排列在其上运输移动;运输部一端设有上料部(1),上料部(1)将马铃薯推送至传动带结构(2)上,运输部中间穿过检测部,检测部对马铃薯质量进行分级;所述分类部(3)设置在传动带两侧并且位于检测部后方;所述上料部(1)包括上料盘(4)、转杆(5),上料盘(4)呈哨子形状设置,上料盘(4)的圆形盘中心转动连接设有转杆(5),转杆(5)转动时将马铃薯推动到出口部位;所述传动带结构(2)包括桁架、链轮链条组件、承托辊(6)、伺服电机(7);链轮链条组件对称设有两组、并且链轮转动连接在桁架的两端,伺服电机(7)设置在桁架一端驱动链轮链条组件运转,两组链轮链条组件之间均匀间隔设有若干承托辊(6);所述检测部内设有输送控制探头(8)、检测相机(9),输送控制探头(8)用于发送控制传动带结构(2)的启停的信号,检测相机(9)用于分辨马铃薯质量;所述分类部(3)包括导向槽(10)、推动气缸(11),所述导向槽(10)于传动带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丰农蔡小芳黄丽园胡俊庆蔡启翔陈钊庆邵建良邓明初邓联张雨竹王荣
申请(专利权)人:蒲丰海宁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