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体外预应力筋绞式加固用的绞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226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桥梁体外预应力筋绞式加固用的绞盘结构,应用于桥梁预应力加固技术领域,绞盘结构包括盘体,盘体的中部设有贯穿两侧的通孔,通孔用于穿过预应力筋,盘体的外缘设有至少两个插孔,多个插孔从盘体的中部向外缘呈辐射状分布,插孔用于插入杆件施加扭转法向力;而盘体设置为可拆卸结构,盘体包括第一盘体、第二盘体和锁紧件,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通过锁紧件组装为盘体状,第一盘体的对接边、和/或第二盘体的对接边向内凹设有卡住预应力筋的凹口,通孔为凹口对接后形成;该绞盘结构取消了千斤顶的使用,能够在梁体侧面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实现对梁体预应力的施加,降低了施工难度。施工难度。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体外预应力筋绞式加固用的绞盘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预应力加固
,特别是桥梁体外预应力筋绞式加固用的绞盘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当桥梁结构产生裂缝后,若不及时修复和加固,裂缝会在荷载、温差、材料、工艺等因素影响下不断扩大,形成肉眼可见的裂缝,最终危害到整个桥梁结构,对工程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威胁生命安全,所以,对产生裂缝的桥梁结构加固至关重要,此时常采用预应力筋对桥梁施加预应力,使桥梁在外荷载作用时的受拉区混凝土内力产生压应力,用以抵消或减小外荷载产生的拉应力,使结构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产生裂缝、开裂比较晚或裂缝宽度在可控范围。
[0003]现有施加预应力装置,一般是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的方式,在原桥梁结构的外部通过加固装置施加预应力,将加固装置锚固在原桥梁结构上,通过对预应力筋两端张拉的方式施加预应力,加固范围十分受限,锚固装置的设置和锚固施工需要在梁体两端进行,过程较为繁琐耗时,不方便对预应力筋进行固定,并且目前的锚固装置,在保持预应力筋的张拉状态情况下,只能使用一次,若再次施加需重新设置锚固装置,不能重复用于对预应力筋进行固定。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在与本申请同日提交的一份专利申请中提出桥梁体外绞式预应力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采用绞式加固方式,即将两根预应力筋通过相互扭转发生缠绕进而使其产生张拉形变,从而对梁体施加预应力进行加固,该方式对预应力筋进行扭转时需要在预应力筋上安装绞盘结构,通过绞盘结构对预应力筋进行扭转,使预应力筋处于绞式缠绕状态,实现对梁体两端预应力的施加。目前并没有扭转预应力筋对梁体施加预应力的方式,也不具有配套的对预应力筋进行扭转的绞盘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梁体体外预应力施加不便的问题,提供桥梁体外预应力筋绞式加固用的绞盘结构,取消了千斤顶的使用,能够在梁体侧面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实现对梁体预应力的施加,降低了施工难度,方便进行施工。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桥梁体外预应力筋绞式加固用的绞盘结构,其包括盘体,盘体的中部设有两个相间隔且贯穿两侧的通孔,通孔用于穿过预应力筋,盘体设有至少两个插孔,多个插孔的开口朝向盘体的外缘,插孔用于插入施加力的工具。
[0008]通过通孔将预应力筋进行固定,同时也是对预应力筋的定位,这样方便盘体带动预应力筋进行扭转和缠绕,通过插孔施加扭转法向力,进而产生驱动盘体转动的扭矩,从而实现将两个预应力筋进行转动,转动产生的扭矩使得两个预应力筋在盘体的带动下进行缠绕,完成对梁体预应力的施加;该绞盘结构取消了千斤顶的使用,能够在梁体侧面对预应力
筋进行张拉,降低了施工难度。
[0009]在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盘体的外缘呈圆形,盘体在梁体的侧面能够相对于梁体转动;通过盘体的外缘,盘体能够顺利地在梁体的梁面进行转动,原理简单,施工方便。
[0010]在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盘体包括第一盘体、第二盘体和锁紧件,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通过锁紧件组装为盘体;通过将盘体拆分为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构成可拆卸结构,方便将盘体安装至预应力筋上,并从预应力筋上拆卸下来。
[0011]在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盘体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盘体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对接连通,锁紧件的两端分别置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形成连接的通道,能够将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进行快速连接进行组合。
[0012]在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分别与插孔相互独立,或将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作为插孔;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插孔,分别具有连接和插入工具扭转的功能,且插孔能够利用拆卸用的连接孔,连接方式巧妙,节省了连接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的锁紧件所占用的空间。
[0013]在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插孔的位置设在第一盘体、第二盘体上,或插孔设在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的对接边上;能够充分利用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的结构对插孔进行布置,插孔布置与可拆卸连接方式互不影响。
[0014]在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盘体的对接边、和/或第二盘体的对接边设有预应力筋的凹口,通孔为第一盘体的凹口和第二盘体的凹口对接形成;利用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的组合来形成凹口,充分利用了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对接边的位置,也便于通孔的加工。
[0015]在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绞盘结构还包括绞盘座,绞盘座的一侧连接在梁体侧面,绞盘能够卡接于绞盘座,且绞盘能够相对于绞盘座转动;通过绞盘座,对绞盘起到缓冲和减震作用,能够方便梁体上对绞盘进行位置定位和扭转施工的减震。
[0016]在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绞盘座包括座体、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分别与座体连接,盘体卡在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之间,第一卡环的内缘和第二卡环的内缘分别将盘体外缘的两边卡住;通过绞盘座的设置,能够为盘体提供转动的空间,同时也将盘体进行了固定,能够在扭转施工中为盘体提供支撑,扭转过程更稳定,减少了绞盘扭转对预应力筋产生的晃动。
[00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绞盘结构通过通孔将预应力筋进行固定,同时也是对预应力筋的定位,通过插孔施加扭转法向力,进而产生驱动盘体转动的扭矩,从而实现将两个预应力筋进行转动,完成对梁体预应力的施加,其取消了千斤顶的使用,能够在梁体侧面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降低了施工难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桥梁体外预应力筋绞式加固用的绞盘结构的使用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桥梁体外预应力筋绞式加固用的绞盘结构的结构正面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桥梁体外预应力筋绞式加固用的绞盘结构的结构正面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桥梁体外预应力筋绞式加固用的绞盘结构的结构侧面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绞盘座和绞盘设置的示意图;
[0024]图中标记:1

绞盘,11

第一盘体,12

第二盘体,13

插孔,14

通孔,15

锁紧件,16

座体,17

第一卡环,18

第二卡环,2

预应力筋,3

梁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桥梁体外预应力筋绞式加固用的绞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所述盘体的中部设有两个相间隔且贯穿两侧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穿过预应力筋,所述盘体设有至少两个插孔,多个所述插孔的开口朝向所述盘体的外缘,所述插孔用于插入施加力的工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体外预应力筋绞式加固用的绞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的外缘呈圆形,所述盘体在梁体的侧面能够相对于梁体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体外预应力筋绞式加固用的绞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包括第一盘体、第二盘体和锁紧件,所述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通过所述锁紧件组装为所述盘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体外预应力筋绞式加固用的绞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体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盘体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对接连通,所述锁紧件的两端分别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梁体外预应力筋绞式加固用的绞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分别与所述插孔相互独立,或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旭王佐翟晓亮尹恒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