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儿童推车
[0001]本技术涉及婴幼儿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0002]新型儿童推车一般包括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座椅,孩童坐在座椅上,父母推着新型儿童推车移动。为使得看顾小孩更方便,座椅被设置为可相对车架水平旋转,从而使得座椅可相对车架在前向位置与后向位置之间转换。
[0003]为实现上述目的,座椅与车架之间设置有可将座椅锁定于前向位置或后向位置的换位机构。在座椅处于其中一朝向位置的情况下,当要旋转调整座椅至另一朝向位置时,需先解锁所述换位机构,再旋转座椅。但是传统设计中,如果在解锁换位机构后就放手解锁操作,换位机构会复位,会恢复至将座椅锁定于其中一朝向位置的锁定状态,故还是没法旋转座椅换向。所以传统设计中,在解锁换位机构后,不能放手对换位机构的解锁操作,得一手继续保持于对换位机构的解锁动作使得换位机构仍然处于解锁状态,另一只手推着座椅旋转,且至少推着座椅旋转一定角度后方可松开对限位机构的解锁操作。而这样的设置,不仅使得座椅旋转换向操作麻烦,而且有可能给操作者带去伤害,因为设置不当的话,在座椅旋转过程中,可能对操作者继续保持解锁动作的手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新型儿童推车,其在进行座椅换向操作时,换位机构被解锁后即可释手,无需保持解锁换位机构的动作,直接旋转座椅即可。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新型儿童推车,其包括车架与座椅,车架上设置有连接座,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儿童推车,其包括车架与座椅,车架上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座椅可相对水平旋转地连接于连接座上,从而所述座椅可相对车架在不同朝向位置之间转换,所述座椅与连接座之间设置有可将座椅锁定于不同朝向位置的换位机构,当所述换位机构处于解锁状态下时,所述座椅可相对连接座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机构与座椅或连接座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被设置为,在换位机构被解锁后,在座椅相对车架旋转至下一朝向位置之前,所述限位机构可使得所述换位机构保持于解锁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与连接座两者中,所述换位机构包括一可相对移动地连接于其中一者的按钮、设置于另一者上的至少两个水平对称设置的配合部、设置于所述按钮与其中一者之间的第一弹性复位件;当所述按钮与任意一配合部相配合时,所述换位机构处于锁定状态,将座椅锁定于对应朝向位置;所述按钮往一侧移动而与配合部脱离配合后,所述换位机构解锁,座椅可相对连接座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按钮与所述另一者之间,在所述按钮与其中一配合部脱离相配合之后,在座椅旋转至按钮与下一配合部相配合之前,所述限位机构可使得所述按钮不与任一配合部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按钮上的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另一者上的第二限位件,且所述第一限位件被设置为可弹性变形的第一限位件,或/和,所述第二限位件被设置为可弹性变形的第二限位件;在所述换位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时,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第一限位件背离配合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于按钮移动方向上的相反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按钮为与配合部脱离配合所需要移动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与连接座其中一者上设置有在座椅旋转时供所述第一限位件旋转移动的环形避让空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位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的相对侧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斜面。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位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的相对侧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斜面。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按钮上的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另一者上的第二限位件,且所述第一限位件被设置为可弹性变形的第一限位件,或/和,所述第二限位件被设置为可弹性变形的第二限位件;在所述换位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时,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第一限位件背离配合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于按钮移动方向上的相反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按钮为与配合部脱离配合所需要移动的距离。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与连接座其中一者上设置有在座椅旋转时供所述第一限位件旋转移动的环形避让空间。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位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的相对侧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斜面。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位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的相对侧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斜面。12.根据权利要求4或6或8或10所述的新型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设置有
开口往上的容纳腔,所述座椅下端设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可相对水平旋转地置于连接座内。13.根据权利要求5或7或9或11所述的新型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设置有开口往上的容纳腔,所述座椅下端设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可相对水平旋转地置于连接座内。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型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一侧可水平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旋转座,另一侧位于伸出于所述旋转座与连接座外侧,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设置于按钮与旋转座之间;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水平对称设置的锁定槽,所述锁定槽被设置为所述配合部,当按钮朝向连接座的一侧与任一锁定槽对准时,在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所述按钮朝向连接座的一侧卡入该锁定槽内。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型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一侧可水平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旋转座,另一侧位于伸出于所述旋转座与连接座外侧,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设置于按钮与旋转座之间;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水平对称设置的锁定槽,所述锁定槽被设置为所述配合部,当按钮朝向连接座的一侧与任一锁定槽对准时,在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所述按钮朝向连接座的一侧卡入该锁定槽内。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新型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包括本体、自本体上端外侧往外延伸的延长部,所述延长部外端伸出于所述旋转座与连接座外侧;当所述按钮本体远离旋转座的一侧与其中一锁定槽对准时,在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所述按钮本体外侧卡入该其中一锁定槽内。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新型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部上设置有弹性手指,且弹性手指外端的倒勾朝下延伸设置,所述弹性手指设置被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连接座上端面往下凹陷形成有开口往上的环形避让槽,所述环形避让槽被设置为所述环形避让空间,且所述环形避让槽自底壁往上延伸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被设置为第二限位件;在所述换位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时,所述弹性手指的倒勾位于环形避让槽内并位于限位凸台的外侧。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新型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位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时,所述弹性手指外端与限位凸台于水平方向上的相反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锁定槽水平方向上的深度。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新型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手指外端与限位凸台于水平方向上的相反端之间的距离与锁定槽水平方向上的深度的差值≥所述弹性手指倒勾与限位凸台水平方向上的总厚度。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上端外侧或/和弹性手指倒勾内侧设置为斜面。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新型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于延长部的下端凸设有限位凸台,该限位凸台被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连接座的顶壁凹设有朝上开口的环形避让槽,所述环形避让槽被设置为所述环形避让空间,且所述环形避让槽自底壁往下凹陷形成有容纳孔,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下侧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容纳孔内的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容纳孔内的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的上下两端别与限位块、容纳孔底壁连接;在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所述限位块往上移动且上侧露处于
容纳孔外并位于所述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水毅,刘春花,胡海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森王婴儿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