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婴幼儿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刹车方便的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1、儿童推车可用于承载婴幼儿,婴幼儿坐在儿童推车的座椅上,父母推着儿童推车前行,从而减轻父母抱孩子的辛苦,因此,儿童推车被广泛使用于有孩子的家庭。
2、为了使得照看孩子更方便,有些儿童推车的车手被设置成可在前向位置与后向位置之间前后旋转换向,当车手旋转自前向位置时,儿童推车内的孩童与父母面对面;当车手旋转至后向位置时,儿童推车内孩童与父母一样都是面向前方。如此设置,可使得父母照看孩童更方便。
3、为了使用需要,一般的儿童推车都在前脚或者后脚上设置对应的刹车装置,但是一般的儿童推车,其只在前脚与后脚其一上设置刹车装置,要刹车时,只能去设置有啥侧装置的一侧进行刹车,而且要先使得设置有刹车装置的前脚或后脚下侧的轮座旋转至可刹车的位置,从而刹车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刹车方便的儿童推车,前后均设置有刹车机构与刹车解锁装置,而且不管车手处于前向位置还是后向位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刹车方便的儿童推车,其包括后脚、车手、后侧枢接于后脚的前脚,所述车手下侧与后脚或/和前脚枢接,且所述车手被设置为可在一后向位置与一前向位置之间旋转换向;所述前脚、后脚下侧分别连接有可水平旋转的前轮组、后轮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手旋转至后向位置时,联动所述后轮组转换至定向状态,后轮组相对后脚处于第一角度位置;当所述车手旋转至前向位置时,联动所述前轮组转换至定向状态,前轮组相对前脚处于第二角度位置;所述前轮组以及后轮组上均设置有刹车机构,所述前脚以及后脚上均设置有刹车驱动装置;所述刹车驱动装置与刹车机构被设置为,当所述前轮组处于定向状态时,在所述前轮组相对前脚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刹车方便的儿童推车,其包括后脚、车手、后侧枢接于后脚的前脚,所述车手下侧与后脚或/和前脚枢接,且所述车手被设置为可在一后向位置与一前向位置之间旋转换向;所述前脚、后脚下侧分别连接有可水平旋转的前轮组、后轮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手旋转至后向位置时,联动所述后轮组转换至定向状态,后轮组相对后脚处于第一角度位置;当所述车手旋转至前向位置时,联动所述前轮组转换至定向状态,前轮组相对前脚处于第二角度位置;所述前轮组以及后轮组上均设置有刹车机构,所述前脚以及后脚上均设置有刹车驱动装置;所述刹车驱动装置与刹车机构被设置为,当所述前轮组处于定向状态时,在所述前轮组相对前脚处于第二角度位置时,前轮组上的刹车机构处于可与前轮上的刹车驱动装置相配合的状态,驱动前脚上的刹车驱动装置可使得刹车机构处于刹车状态;当所述后轮组处于定向状态时,在所述后轮组相对后脚处于第一角度位置时,后轮组上的刹车机构处于可与后脚上的刹车驱动装置相配合的状态,驱动后脚上的刹车驱动装置可使得后轮组上的刹车机构处于刹车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方便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组包括可相对水平旋转地与前脚连接的前轮座以及与前轮座连接的前轮,所述后轮组包括可相对水平旋转地与后脚连接的后轮座、连接于后轮座的后轮;所述前轮组或后轮组上的刹车机构包括设置于前轮或后轮上的刹车孔、设置于前轮座或后轮座上的开口往上的第一功能腔、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功能腔内的刹车件、设置于所述刹车件与前轮座或后轮座之间的刹车弹性件,所述刹车件下侧于朝向前轮或后轮的一侧设置有刹车销;所述第一功能腔朝向前轮或后轮一侧的侧壁设置有过孔,在所述刹车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刹车件相对前轮座或后轮座活动,刹车销脱离刹车孔;驱动刹车件上侧使得其相对前轮座或后轮座活动,可联动刹车件下侧的刹车销穿过所述过孔伸入刹车孔内而刹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方便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手处于后向位置时,所述后轮座上的第一功能腔与后脚上刹车驱动装置的下侧上下相对,从而刹车驱动装置可被驱动往下伸入第一容纳腔内驱动刹车件上侧相对后轮座活动而刹车;在所述车手处于前向位置时,所述前轮座上的第一功能腔与前脚上刹车驱动装置的下侧上下相对,从而刹车驱动装置可被驱动往下伸入第一容纳腔内驱动刹车件上侧相对前轮座活动,从而实现刹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刹车方便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或后脚上的刹车装置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前脚或后脚上的刹车驱动件、可相对左右移动地连接于前脚或后脚的第一刹车传动件、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前脚或后脚的第二刹车传动件,所述刹车驱动件与第一刹车传动件的相对侧配合设置,所述第二刹车传动件上侧与第一刹车传动件背离刹车驱动件的一侧配合设置;仅在所述后轮组相对后脚处于第一角度位置时,所述后脚上的刹车装置的第二刹车传动件下侧对着后轮座的第一功能腔,仅在所述前轮组相对前脚处于第二角度位置时,所述前脚上的刹车装置的第二刹车传动件下侧对着前轮座的第一功能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刹车方便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驱动件可相对上下移动地或可相对上下旋转地连接于前脚或后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刹车方便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刹车驱动件被设置为可相对上下旋转地连接于前脚或后脚时,所述刹车驱动件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的上端面设置为驱动斜面,第一刹车传动件背离第二刹车传动件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且所述驱动部呈弧形设计,从而在刹车驱动件往下旋转时,在刹车机构未刹车之前,所述第二斜面一直保持于靠于驱动斜面上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刹车方便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朝向第二刹车传动件的一端设置有卡位槽,且所述卡位槽的顶壁也设置为斜面;所述卡位槽被设置为,当所述刹车机构处于刹车状态时,所述第一刹车传动件背离第二刹车传动件的一端插入所述卡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刹车方便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后脚与连接于其上的第一刹车传动件之间设置有可驱动第一刹车传动件往朝向刹车驱动件方向移动的第一传动弹性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刹车方便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后脚与连接于其上的第二刹车传动件之间设置有可驱动第二刹车传动件往上移动的第二传动弹性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刹车方便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以及后脚下侧均设置有开口往下的承接腔,所述承接腔内连接有承接座,所述承接座内设置有开口往下的第二功能腔,所述第二刹车传动件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功能腔内;仅当所述前轮组相对前脚处于第二角度位置时,所述前脚上的第二功能腔与前轮座的第一功能腔上下相通;当所述后轮组相对后脚处于第二角度位置时,所述后脚上的第二功能腔与后轮组轮座的第一功能腔上下相通;所述第二功能腔腔壁与承接腔腔壁分别于朝向第一刹车传送件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缺口、第二缺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9任一项所述的刹车方便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与前轮组之间以及后脚与后轮组之间分别设置有可限制对应两者相对水平旋转的前轮定向机构、后轮定向机构;当所述车手旋转至后向位置时,可联动所述后轮定向机构转换至锁定状态,联动前轮定向机构转换至解锁状态;当所述车手旋转至前向位置时,联动所述前轮定向机构转换至锁定状态,联动后轮定向机构转换至解锁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刹车方便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定向机构包括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前脚下侧的前轮定向件、设置于前轮座上的可与所述前轮定向件相配合的第一配合部,所述前轮定向件与前脚之间有可驱动前轮定向件往下移动的第六弹性件;当所述前轮定向件往下移动而与第一配合部配合时,所述前轮定向机构处于锁定状态;当前轮定向件与第一配合部脱离配合时,所述前轮定向机构解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水毅,刘春花,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森王婴儿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