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涤纶纬弹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由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若干个基本组织单元,所述基本组织单元由8根经纱和32根纬纱编织形成,所述经纱为75D/72F半消光涤纶加工丝,所述纬纱为150D/72F半消光涤纶双组分T400弹性纤维,所述面料主体以每4根纬纱为一组,并且后两纬提花组织与前两纬的组织相同,形成重复层叠的花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涤纶纬弹面料的织造方法,织物采用小提花组织,每4根纬纱为一组,并且后两纬提花组织同前两纬的组织,即组织出现重复层叠现象,布面呈现横贡缎效果。布面呈现横贡缎效果。布面呈现横贡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涤纶纬弹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机织物面料,特别是涉及一种涤纶纬弹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机织物是由两条或两组以上的相互垂直纱线,以90度角经纬交织而织成织物,纵向的纱线叫经纱,横向的纱线叫纬纱。经纱和纬纱之间的每一个相交点称为组织点,是机织物的最小基本单元。
[0003]现有的机织面料存在款式单一,花型单调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料花型新颖的涤纶纬弹面料。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涤纶纬弹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由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若干个基本组织单元,所述基本组织单元由8根经纱和32 根纬纱编织形成,所述经纱为75D/72F半消光涤纶加工丝,所述纬纱为150D/72F半消光涤纶双组分T400弹性纤维,所述面料主体以每4 根纬纱为一组,并且后两纬提花组织与前两纬的组织相同,形成重复层叠的花型。
[0007]进一步地,所述面料主体的经向采用超高密度:经密1390根 /10cm,纬密500根/10cm。
[0008]进一步地,所述经纱采用分批整经,头份1664根*11并,总经根数18304根。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一种涤纶纬弹面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经纱11采用75D/72F半消光涤纶加工丝,纬纱12采用T400弹性纤维,织物采用小提花组织,每4根纬纱为一组,并且后两纬提花组织同前两纬的组织,即组织出现重复层叠现象,布面呈现横贡缎效果。即本技术的面料花型新颖,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购买选择。采用这个重复层叠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面料的纬向密度,从而增加面料的厚实度,增加面料的保温性能等等,面料的每平方克重达到270g/
㎡
,幅宽130cm,面料弹性及恢复性能优良。
[0010]一种涤纶纬弹面料的织造方法,穿棕时,以8片棕丝为一个循环,编号依次为1.2.3.4.5.6.7和8,将编号12345678棕丝顺穿,每4根经纱/筘。
[0011]进一步地,编织时,以32根纬纱为一个循环,按下面的提棕方式,依次进行编织,将每一纬织入坯布,
[0012]编织第1根纬纱时,棕丝1346提起,棕丝2578不提;
[0013]编织第2根纬纱时,棕丝1368提起,棕丝2457不提;
[0014]编织第3根纬纱时,棕丝1346提起,棕丝2578不提;
[0015]编织第4根纬纱时,棕丝1368提起,棕丝2457不提;
[0016]编织第5根纬纱时,棕丝2 4 5 7提起,棕丝1368不提;
[0017]编织第6根纬纱时,棕丝1 2 4 7提起,棕丝3568不提;
[0018]编织第7根纬纱时,棕丝2 4 5 7提起,棕丝1368不提;
[0019]编织第8根纬纱时,棕丝1 2 4 7提起,棕丝3568不提;
[0020]编织第9根纬纱时,棕丝3 5 6 8提起,棕丝1247不提;
[0021]编织第10根纬纱时,棕丝2 3 5 8提起,棕丝1467不提;
[0022]编织第11根纬纱时,棕丝3 5 6 8提起,棕丝1257不提;
[0023]编织第12根纬纱时,棕丝2 3 5 8提起,棕丝1467不提;
[0024]编织第13根纬纱时,棕丝1 4 6 7提起,棕丝2358不提;
[0025]编织第14根纬纱时,棕丝1 3 4 6提起,棕丝2578不提;
[0026]编织第15根纬纱时,棕丝1 4 6 7提起,棕丝2358不提;
[0027]编织第16根纬纱时,棕丝1 3 4 6提起,棕丝2578不提;
[0028]编织第17根纬纱时,棕丝2 5 7 8提起,棕丝1346不提;
[0029]编织第18根纬纱时,棕丝2 4 5 7提起,棕丝1368不提;
[0030]编织第19根纬纱时,棕丝2 5 7 8提起,棕丝1346不提;
[0031]编织第20根纬纱时,棕丝2 4 5 7提起,棕丝1368不提;
[0032]编织第21根纬纱时,棕丝1 3 6 8提起,棕丝2457不提;
[0033]编织第22根纬纱时,棕丝3 5 6 8提起,棕丝1247不提;
[0034]编织第23根纬纱时,棕丝1 3 6 8提起,棕丝2457不提;
[0035]编织第24根纬纱时,棕丝3 5 6 8提起,棕丝1247不提;
[0036]编织第25根纬纱时,棕丝1 2 4 7提起,棕丝3568不提;
[0037]编织第26根纬纱时,棕丝1 4 6 7提起,棕丝2358不提;
[0038]编织第27根纬纱时,棕丝1 2 4 7提起,棕丝3568不提;
[0039]编织第28根纬纱时,棕丝1 4 6 7提起,棕丝2358不提;
[0040]编织第29根纬纱时,棕丝2 3 5 8提起,棕丝1467不提;
[0041]编织第30根纬纱时,棕丝2 5 7 8提起,棕丝1346不提;
[0042]编织第31根纬纱时,棕丝2 3 5 8提起,棕丝1467不提;
[0043]编织第32根纬纱时,棕丝2 5 7 8提起,棕丝1346不提。
[0044]进一步地,所述150D/72F半消光涤纶双组分T400弹性纤维具有收缩率不同的双组分纤维。
[004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一种涤纶纬弹面料的织造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6]1.织造时不用加捻直接织造而具有优良的弹性及弹性恢复性,织物手感柔软、抗紫外线、耐氯漂,耐高温等,色彩鲜艳,服用性能很高。具有弹性佳、永久性、耐疲劳、时间长不消失、稳定性好、吸湿排汗功能优良等特性。
[0047]2.T400弹性纤维是一种新型弹力复合纤维,不含氨纶而具有良好的弹性,其解决了传统氨纶的不易染色、弹力过剩、织造复杂、面料尺寸不稳定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氨纶老化等诸多问题。
[0048]3.与传统的氨纶包覆纱相比,T400弹性纤维与氨纶包覆纱在织造上最大的差别在于它是在热处理收缩后才体现出弹性,收缩一致,布面会更加平滑。这与氨纶包覆纱相反,氨纶包覆纱因弹性的已经存在,使织造张力控制变得很难,就在布面形成后,很不容易保证布面的质量。加上氨纶包覆纱本身弹性也会有差异,这种控制就更加艰难。
[0049]4、鉴于独特的组织设计以及纱线选用,本技术织造得到的面料呈横贡缎效果。
附图说明
[0050]图1为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面料主体的组织结构图;
[0051]图2为本技术的面料主体的穿棕图;
[0052]图3为本技术的面料主体的纹版图。
[0053]图1中:
[0054]黑色点为经浮点;
[0055]白色点为纬浮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56]为了进一步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纬弹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由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若干个基本组织单元,所述基本组织单元由8根经纱和32根纬纱编织形成,所述经纱为75D/72F半消光涤纶加工丝,所述纬纱为150D/72F半消光涤纶双组分T400弹性纤维,所述面料主体以每4根纬纱为一组,并且后两纬提花组织与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仪招,钟国荣,林冬琴,阮悠义,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远大服装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