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织物面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面斜纹面料。
技术介绍
1、目前,机织物是由两条或两组以上的相互垂直纱线,以90度角经纬交织而织成织物,纵向的纱线叫经纱,横向的纱线叫纬纱。经纱和纬纱之间的每一个相交点称为组织点,是机织物的最小基本单元。
2、现有的机织面料有的存在花型单一,颜色单调,图案简单等问题。
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机织面料款式花色功能等方面需求也不断提升,开发不同款式花色的机织面料成为了机织面料开发的一个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舒适,拥有双面斜纹的面料。
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双面斜纹面料的织造方法,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由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采用40d/34f全消光锦纶全拉伸丝fdy,所述面料主体的织物组织为复杂变化的斜纹组织结构,每个基本组织单元由282根经纱和204根纬纱组成;
4、所述面料主体的经向密度为767根/10cm,纬向的密度为511根/10cm;
5、穿棕时,以12页综框为一个循环,编号依次为综框1.2.3.4.5.6.7.8.9.10.11.12,
6、将一个循环的282根经纱(第1-第282根,从左到右依次排序)依次对应穿于综框1-综框12上,每筘羽穿入经纱3根;
7、首先将第1-第66经纱,分成十一组的第一纱线组,所述第一纱线组包括六根纱线,六根纱线
8、接着将第67-第73经纱,分成一个的第二纱线组,所述第二纱线组包括七根纱线,七根纱线分别依次为纱线1、纱线2、纱线3、纱线7、纱线8、纱线9和纱线10;纱线1穿设于综框1、纱线2穿设于综框2、纱线3穿设于综框3、纱线7穿设于综框7、纱线8穿设于综框8、纱线9穿设于综框9、纱线10穿设于综框10;
9、接着将第74-第139经纱,分成11组的第三纱线组,所述第三纱线组包括六根纱线,六根纱线分别依次为纱线2、纱线3、纱线4、纱线5、纱线6和纱线1,纱线2穿设于综框2,纱线3穿设于综框3、纱线4穿设于综框4、纱线5穿设于综框5、纱线6穿设于综框6、纱线1穿设于综框1;
10、接着将第140-第141经纱,分成一组的第四纱线组,所述第四纱线组包括两根纱线,两根纱线分别依次为纱线2和纱线3,纱线2穿设于综框2,纱线3穿设于综框3;
11、接着将第142-第183经纱,分成七组的第五纱线组,所述第五纱线组包括六根纱线,六根纱线分别依次为纱线7、纱线8、纱线9、纱线10、纱线11和纱线12,纱线7穿设于综框7、纱线8穿设于综框8、纱线9穿设于综框9、纱线10穿设于综框10、纱线11穿设于综框11、纱线12穿设于综框12;
12、接着将第184-第190经纱,分成一组的第六纱线组,所述第六纱线组包括七根纱线,七根纱线分别依次为纱线7、纱线8、纱线9、纱线1、纱线2、纱线3和纱线4,纱线7穿设于综框7、纱线8穿设于综框8、纱线9穿设于综框9、纱线1穿设于综框1,纱线2穿设于综框2,纱线3穿设于综框3、纱线4穿设于综框4;
13、接着将第191-第232经纱,分成七组的第七纱线组,所述第七纱线组包括六根纱线,六根纱线分别依次为纱线8、纱线9、纱线10、纱线11、纱线12和纱线7,纱线8穿设于综框8、纱线9穿设于综框9、纱线10穿设于综框10、纱线11穿设于综框11、纱线12穿设于综框12、纱线7穿设于综框7;
14、接着将第233-第237经纱,分成一组的第八纱线组,所述第八纱线组包括五根纱线,五根纱线分别依次为纱线8、纱线6、纱线1、纱线2和纱线3,所述纱线8穿设于综框8、纱线6穿设于综框6、纱线1穿设于综框1、纱线2穿设于综框2、纱线3穿设于综框3;
15、接着将第238-第279经纱,分成七组的第九纱线组,所述第九纱线组包括六根纱线,六根纱线分别依次为纱线7、纱线8、纱线9、纱线10、纱线11和纱线12,纱线7穿设于综框7、纱线8穿设于综框8、纱线9穿设于综框9、纱线10穿设于综框10、纱线11穿设于综框11、纱线12穿设于综框12;
16、接着将第280-第282经纱,分成一组的第十纱线组,所述第十纱线组包括三根纱线,三根纱线分别依次为纱线7、纱线8、纱线9,纱线7穿设于综框7、纱线8穿设于综框8、纱线9穿设于综框9;
17、织造时,以204根纬纱为一个循环,按下面的提综方式,参照下表,
18、
19、
20、
21、编织第1根纬纱时,综框2 3 5 8 9 11 12提起;
22、编织第2根纬纱时,综框1 2 4 7 8 10 11提起;
23、编织第3根纬纱时,综框1 3 6 7 9 10 12提起;
24、……
25、编织第202根纬纱时,综框2 5 8 9 11提起;
26、编织第203根纬纱时,综框1 4 7 8 10提起;
27、编织第204根纬纱时,综框3 6 7 9 12提起;
28、编织后得到面料主体,其织物组织为复杂变化的斜纹组织结构。
29、进一步地,所述面料主体的有效幅宽为150cm,成品克重为74g/㎡。
3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一种双面斜纹面料的织造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双面斜纹面料最突出的优点是耐磨性高于其他所有纤维,比棉花耐磨性高10倍,比羊毛高20倍,当拉伸至3-6%时,弹性回复率可达100%;能经受上万次折挠而不断裂。
31、2、双面斜纹面料强度比棉花高1-2倍、比羊毛高4-5倍,是粘胶纤维的3倍,吸湿性比涤纶好,穿着舒适。
32、3、面料图案清晰、大气;外观高雅、光泽柔和,手感丰厚、滑糯,适合做休闲装与童装,衬衫等高端面料,是人们追求的时尚面料。
33、4、面料属轻型织物,常被用作冬季衣物的原料,还适合制作登山服、冬季服装等。此外,它的弹性及弹性恢复性极好。
34、5、面料染色性能好,可用酸性染料,分散性染料及其他染料染色。工艺“绿色环保”。
35、本技术一种双面斜纹面料,耐磨性好、弹性及弹性恢复性极好。耐磨性能居各类化纤织物之首,比同类产品其它纤维织物高许多倍,其耐用性极佳,还具有非常柔软的手感、柔和的光泽和优良的吸湿性。本技术的面料主体的花型独特,采用复杂变化的图案花型。可体现双面斜纹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斜纹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由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采用40D/34F全消光锦纶全拉伸丝FDY,所述面料主体的织物组织为复杂变化的斜纹组织结构,每个基本组织单元由282根经纱和204根纬纱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斜纹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主体的有效幅宽为150cm,成品克重为74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斜纹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由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采用40d/34f全消光锦纶全拉伸丝fdy,所述面料主体的织物组织为复杂变化的斜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冬琴,陈仪招,钟国荣,阮悠义,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远大服装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