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中高浓度的新型碳减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减排
,尤其涉及一种适应中高浓度的新型碳减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碳减排,顾名思义,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必须减少,从而缓解人类的气候危机,而大多工厂在生产时,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需要使用到碳减排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
[0003]经检索,授权公开号为CN113339110A公开的一种可拆卸的碳减排装置与控制方法;碳减排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进气管和出气管;装置主体包括气固分离单元、吸附单元和废气储存室;上述装置在使用时,虽然能够达到碳减排的目的,但在使用时吸附质饱和后,需要停机更换吸附质,严重影响生产的效率,为此提出一种适应中高浓度的新型碳减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置在使用时吸附质饱和后,需要停机更换吸附质,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应中高浓度的新型碳减排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中高浓度的新型碳减排装置,包括两个处理罐(1),两个所述处理罐(1)结构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1)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二氧化碳传感器(101)和多个吸附网箱(12),吸附网箱(12)内设有吸附物,所述处理罐(1)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加热圈(14),所述处理罐(1)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气管(2),进气管(2)的一端设有第一电磁阀(15),所述处理罐(1)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出气管(5),出气管(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电磁阀(18),所述处理罐(1)圆周的一侧固定连通有排放管(6),排放管(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磁阀(17),所述进气管(2)圆周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吹气管(8),吹气管(8)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阀(16);两个所述第一电磁阀(15)之间固定连接有三通管(3),三通管(3)设有总控阀(10),所述三通管(3)的一端设有用于对进入处理罐(1)气体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4),所述处理罐(1)内均设有用于对气体进行扰乱的扰流机构(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中高浓度的新型碳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机构(19)包括固定架(20)和安装轴(24),固定架(20)固定连接在处理罐(1)的圆周内壁,所述固定架(20)内转动连接有转轴(21),转轴(21)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叶片(22),所述转轴(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凸盘(23),所述安装轴(24)转动连接有在处理罐(1)的圆周内壁,所述安装轴(24)圆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扇板(25),所述扇板(2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架(26),且压架(26)与凸盘(23)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中高浓度的新型碳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4)包括滤箱(27),所述滤箱(27)与三通管(3)固定连通,所述滤箱(27)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进气总管(29),所述滤箱(27)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隔板(30),两个隔板(30)之间固定连接有网孔板(32),所述滤箱(27)的底部内壁与其中一个隔板(30)的上表面之间设有滤棉卷(31),所述滤棉卷(31)与滤箱(27)之间设有用于两个对滤棉卷(31)中间部位进行夹持固定的夹持组件(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应中高浓度的新型碳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33)包括两个固定套(34),两个所述固定套(34)均固定连接在滤箱(27)的一侧外壁,所述固定套(34)内均转动连接有内螺纹套(35),内螺纹套(35)内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6),螺纹杆(36)的另一端均转动贯穿固定套(34)和滤箱(27),两个所述螺纹杆(36)的之间固定连接有夹板(37)。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应中高浓度的新型碳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箱(27)的一侧铰接有两个箱门(28)。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章,曾荣佳,樊燕芳,韩云,王瀚翔,陈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石大油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