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实验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06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实验炉,包括:炉体,内部具有炉膛;导流箱,设置在所述炉膛中,所述导流箱内部具有容置腔,所述炉膛的内壁和所述导流箱之间形成导流通道;循环风机,安装在所述炉体上,其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导流通道相连通;以及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导流通道内;其中,所述导流箱包括与所述循环风机相邻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容置腔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二出风口和位于所述第二端的喷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连通,所述喷口与所述导流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产品的均匀加热,以提高实验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实验炉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炉,特别涉及一种高精度实验炉。

技术介绍

[0002]金属产品如铝制产品在研发过程中,厂家需要对其进行加热实验,以了解其性能,以便于进行后续改进,因此对加热炉的加热均匀性指标要求十分高,炉气要求在
±
2℃内的偏差内。然而,受加热结构影响,现有的实验炉存在温度死区,导致温度控制精度差,炉气均匀性难以达到要求指标,产品加热不均使得实验准确度降低,不利于产品的研发。
[000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实验炉,以提高炉气的均匀性指标。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精度实验炉,包括:炉体,内部具有炉膛;导流箱,设置在所述炉膛中,所述导流箱内部具有容置腔,所述炉膛的内壁和所述导流箱之间形成导流通道;循环风机,安装在所述炉体上,其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导流通道相连通;以及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导流通道内;其中,所述导流箱包括与所述循环风机相邻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容置腔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二出风口和位于所述第二端的喷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连通,所述喷口与所述导流通道相连通。
[0006]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箱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的取放口,所述喷口数量有多个,且分别沿着所述取放口的周侧均匀分布。
[0007]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箱包括朝向所述循环风机的第一连接板、以及围合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周侧的多块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接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喷口分别设置在多块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炉体上的加热棒,所述加热棒数量有多根,且围设在所述导流箱的外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棒的两端分别延伸向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喷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箱的外壁与所述炉膛的内壁不相接触。
[0011]进一步地,所述炉膛内设有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导流箱的底部部分支撑于所述支撑件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炉体自外向内设有纳米隔热层和轻质保温层。
[0013]进一步地,所述炉体上连接有封闭所述取放口的炉门。
[0014]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内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块可拆卸的载料板。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炉膛中设置具有容置腔的导流箱,待加热的产品可置于容置腔中,导流箱和炉膛之间形成导流通道,导
流通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循环风机的第一出风口与导流通道相连通,自循环风机吹出的气流可经加热装置加热后先对导流箱的外侧进行加热,而后自喷口喷入导流箱,并对其内部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容置腔加热的均匀性;此外,容置腔的第二出风口设置在与循环风机相邻的第一端,从而减小了循环风机与第二出风口之间的连接结构,使得二者安装更为紧凑,节约安装空间;喷口设置在导流箱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当自喷口吹出的气流经第二出风口流入第一进风口实现循环时,容置腔内无温度死区,进一步提高加热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高精度实验炉的主视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高精度实验炉侧视方向上的剖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高精度实验炉俯视方向上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0]本申请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1]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22]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对应于本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的高精度实验炉,包括:炉体100,内部具有炉膛11;导流箱200,设置在炉膛11中,导流箱200内部具有容置腔21,炉膛11的内壁和导流箱200之间形成导流通道300;循环风机400,安装在炉体100上,其包括第一进风口41和第一出风口42,第一出风口42与导流通道300相连通;以及加热装置500,位于导流通道300内;其中,导流箱200包括与循环风机400相邻的第一端201和与第一端201相对的第二端202,容置腔21包括位于第一端201的第二出风口211和位于第二端202的喷口212,第二出风口211与第一进风口41相连通,喷口212与导流通道300相连通。
[0023]本技术通过在炉膛11中设置具有容置腔21的导流箱200,待加热的产品可置于容置腔21中,导流箱200和炉膛11之间形成导流通道300,导流通道300内设置有加热装置500,循环风机400的第一出风口42与导流通道300相连通,自循环风机400吹出的气流可经加热装置500加热后先对导流箱200的外侧进行加热,而后自喷口212喷入导流箱200,并对其内部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容置腔21加热的均匀性;此外,容置腔21的第二出风口211设置在与循环风机400相邻的第一端201,从而减小了循环风机与第二出风口211之间的连接结
构,使得二者安装更为紧凑,节约安装空间;喷口212设置在导流箱200与第一端201相对的第二端202,当自喷口212吹出的气流经第二出风口211流入第一进风口41实现循环时,容置腔21内无温度死区,进一步提高加热的均匀性。
[0024]优选地,容置腔21内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块可拆卸的载料板22,从而将容置腔21分隔成多个容置区域,以提高产品的容置数量。在一实施例中,容置腔21内壁设有托块组,每个托块组包括相对的两个托块23,载料板22两侧分别搭接在两个托块23上。托块组数量有多个,且沿着竖直方向设置,以便根据需要灵活地调整容置区域的大小,满足不同大小产品的加热需求。
[0025]进一步地,导流箱200包括设置在第二端202的取放口213,取放口213与炉膛11的膛口相对应,产品可依次经膛口和取放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实验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00),内部具有炉膛(11);导流箱(200),设置在所述炉膛(11)中,所述导流箱(200)内部具有容置腔(21),所述炉膛(11)的内壁和所述导流箱(200)之间形成导流通道(300);循环风机(400),安装在所述炉体(100)上,其包括第一进风口(41)和第一出风口(42),所述第一出风口(42)与所述导流通道(300)相连通;以及加热装置(500),位于所述导流通道(300)内;其中,所述导流箱(200)包括与所述循环风机(400)相邻的第一端(201)和与所述第一端(201)相对的第二端(202),所述容置腔(21)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201)的第二出风口(211)和位于所述第二端(202)的喷口(212),所述第二出风口(211)与所述第一进风口(41)相连通,所述喷口(212)与所述导流通道(300)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箱(20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端(202)的取放口(213),所述喷口(212)数量有多个,且分别沿着所述取放口(213)的周侧均匀分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精度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箱(200)包括朝向所述循环风机(400)的第一连接板(24)、以及围合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4)周侧的多块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志强陈景阁刘和平王通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长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