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及研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4817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及研磨系统,该系统设有输送总管、输送分管以及分料阀;输送总管实现研磨介质的输送,而分料阀和输送分管则控制研磨介质的分配路径;研磨介质输送管道均为倾斜式设计,使得研磨介质利用自身重力实现自流式输送和分配,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可同时实现对多个研磨设备的自动添料作业,大大降低了设备投入以及场地的占用和能耗,同时也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性,具有实用性强、投入成本低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及研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研磨系统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及研磨系统,属于研磨


技术介绍

[0002]在冶金行业或建材行业,例如选矿厂、水泥厂、建材领域、电厂等,为了达到将矿石或石料磨细的目的,一般都需要设置磨矿工序。对于大多数的选矿厂或加工厂来说,研磨是必不可少的工序。磨矿工序是选矿厂的一个主要工序,其能源消耗和材料消耗通常占据整个选矿厂的大部分,因此实现磨矿作业的精细化,降低能源与材料的消耗,意义非常重大。
[0003]在磨矿过程中,通常需要添加钢球或钢锻作为磨矿介质,以达到高效磨矿的效果。而添加钢球目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为一次性倾倒式。钢球到厂时,先卸球到地面,在地面上堆存。需要添加时,将吨袋钢球通过车间内起重机吊运至研磨设备进料端上部平台,一次性倒进卸球斗,卸球斗内的钢球自流进研磨设备。第二种为一对一布置勾球式加球机加球。在第一种方式的基础上,在研磨设备进料端上部平台设置自动加球机替代卸球斗,提升了自动控制水平。但每台研磨设备要配置一台加球机,且需要定期给加球机补加钢球。这两种方式均还存在诸多的弊端:(1)地面堆存大量的钢球吨包袋,占用了原本用作检修的检修场地。且钢球需要二次转运,劳动负荷大,转运过程还存在钢球跌落的安全风险;(2)一次性倾倒式的加球方式原始粗放,属于淘汰落后的方式。对人力的依赖性大,需要操作工人时刻盯梢。该方式易受制于人,容易出现少加、多加、随意加、想加就加等随机因素,存在人员轮换、病假、退休等技术方面的交接工作。(3)一次性倾倒式加球理念不合理,研磨设备的给矿和加水是连续性的,但是加球是不连续的,故研磨设备内的磨矿状态是不稳定的和波动的;(4) 一对一布置勾球式加球机加球解决了一次性倾倒式的不合理问题,提高了加球机到研磨设备之间的自动化水平,但是依然需要二次转运,且受限于该类型加球机的原理该类型加球机无法做大,需要频繁的将钢球从地面转运至加球机储球仓,劳动负荷大,需要人员盯梢;(5) 一对一布置勾球式加球机一般从球仓的底侧部出球,故球仓无法做大,存球量小。且因为采用底侧部出球、勾爪式抓球的原理,容易出现卡球、链条断裂等故障,影响生产。(6)一对一布置勾球式加球机需要一对一布置,设备数量多、管理难度大,根本上无法适应未来的智能化、无人化趋势。
[0004]为了应对智能化、无人化矿山建设的需要,急迫需要研发一款总体调度、无人值守、智能化的研磨装置介质添加系统,以解决现阶段加球人员依赖度高、劳动负荷大、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作为研磨装置介质添加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没有适合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的装备,因此急需开发一种专门适用于研磨系统的介质输送分配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及研磨系统,该系统设有输送总管、输送分管以及分料阀;输送总管实现研磨介质的输送,而分料阀和输
送分管则控制研磨介质的分配路径;本技术的研磨介质输送管道均为倾斜式设计,使得研磨介质利用自身重力实现自流式输送和分配,采用本技术的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可同时实现对多个研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湿式球磨机、干式球磨机、半自磨机、立磨机、塔磨机等) 的添料作业,大大降低了设备投入以及场地的占用和能耗,同时也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性,具有实用性强、投入成本低的优点。其中,所述研磨介质为具有在倾斜面上可基于自身重力的作用进行自由滚动或滑动的外形结构,包括但不限于由任意材质以任意工艺所制备而成的球型研磨介质、椭圆型研磨介质、圆柱形研磨介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所述:
[0007]根据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该系统包括输送总管、输送分管以及分料阀。所述输送总管为进料端高于出料端的倾斜式设计。分料阀为三通结构,分料阀设置在输送总管上,三通结构的分料阀的上端两个端口均与输送总管连通,三通结构的分料阀的下端端口与输送分管连通。
[0008]根据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研磨系统,该系统包括研磨设备、输送总管、输送分管以及分料阀。所述输送总管为进料端高于出料端的倾斜式设计。分料阀为三通结构,分料阀设置在输送总管上,三通结构的分料阀的上端两个端口均与输送总管连通,三通结构的分料阀的下端端口与输送分管连通,输送分管连通至研磨设备。
[0009]作为优选,分料阀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分料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通过法兰连接在输送总管上,分料阀的第三端口通过法兰与输送分管连通。
[0010]作为优选,输送总管的倾斜角度为1~60
°
,优选为2~45
°
,更优选为3~30
°

[0011]作为优选,输送总管和输送分管独立地为方管或圆管。
[0012]作为优选,输送总管设有刮料装置;所述刮料装置为刮料板、带有刮料板的转子或螺旋转轴。
[0013]作为优选,输送分管设有刮料装置;所述刮料装置为刮料板、带有刮料板的转子或螺旋转轴。
[0014]作为优选,所述分料阀内设有阀板和阀门座。阀板可转动式的安装在阀门座上。
[0015]作为优选,阀板通过轴承或者插销安装在阀门座上。阀板绕着轴承或者插销在分料阀内转动,当阀板关闭时,阀板的底部与输送总管内壁平齐。当阀板开启时,阀板垂直于输送总管的内壁。
[0016]作为优选,所述分料阀还包括加强板。加强板设置在阀板的底部,阀板通过加强板、轴承或者插销与阀门座连接。
[0017]作为优选,所述分料阀还包括驱动装置。加强板上设有连接孔,轴承或者插销设置在连接孔内,驱动装置的一端与轴承或者插销连接,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固定在分料阀本体上。
[0018]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为油缸、气缸、丝杆或电动机。
[0019]作为优选,当阀板开启时,阀板和加强板绕着轴承或者插销转动,并且阀板和加强板的一端凸出至分料阀的内腔,阀板和加强板的另一端伸入分料阀的第三端口。
[0020]作为优选,凸出至分料阀的内腔的阀板和加强板的一端为扇形结构或弧形结构。阀板和加强板凸出至分料阀的内腔的高度大于输送总管内径的1/2,凸出至分料阀的内腔的阀板和加强板的宽度大于输送总管内径的2/3。
[0021]作为优选,输送分管上设有凹槽。凹槽与输送分管采用固定式连接或活动式连接。
[0022]作为优选,凹槽与输送分管通过螺栓连接或者焊接。
[0023]作为优选,凹槽内设有橡胶垫。
[0024]作为优选,该系统包括n台研磨设备,输送总管上设有m个分料阀,m个分料阀的第三端口分别独立的通过法兰与输送分管连通至独立的研磨设备A,输送总管的末端连通至一台研磨设备。其中:m=n

1。
[0025]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独立地与所有阀板的驱动装置连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各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输送总管(1)、输送分管(2)以及分料阀(3);所述输送总管(1)为进料端高于出料端的倾斜式设计;分料阀(3)为三通结构,分料阀(3)设置在输送总管(1)上,三通结构的分料阀(3)的上端两个端口均与输送总管(1)连通,三通结构的分料阀(3)的下端端口与输送分管(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分料阀(3)包括第一端口(301)、第二端口(302)、第三端口(303);分料阀(3)的第一端口(301)和第二端口(302)分别通过法兰连接在输送总管(1)上,分料阀(3)的第三端口(303)通过法兰与输送分管(2)连通;和/或输送总管(1)的倾斜角度为1~60
°
;输送总管(1)和输送分管(2)独立地为方管或圆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输送总管(1)的倾斜角度为2~45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输送总管(1)的倾斜角度为3~3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输送总管(1)和/或输送分管(2)设有刮料装置(5);所述刮料装置(5)为刮料板、带有刮料板的转子或螺旋转轴。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阀(3)内设有阀板(304)和阀门座(305);阀板(304)可转动式的安装在阀门座(305)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阀板(304)通过轴承或者插销安装在阀门座(305)上;阀板(304)绕着轴承或者插销在分料阀(3)内转动,当阀板(304)关闭时,阀板(304)的底部与输送总管(1)内壁平齐;当阀板(304)开启时,阀板(304)垂直于输送总管(1)的内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阀(3)还包括加强板(306);加强板(306)设置在阀板(304)的底部,阀板(304)通过加强板(306)、轴承或者插销与阀门座(305)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阀(3)还包括驱动装置(307);加强板(306)上设有连接孔,轴承或者插销设置在连接孔内,驱动装置(307)的一端与轴承或者插销连接,驱动装置(307)的另一端固定在分料阀(3)本体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07)为油缸、气缸、丝杆或电动机。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当阀板(304)开启时,阀板(304)和加强板(306)绕着轴承或者插销转动,并且阀板(304)和加强板(306)的一端凸出至分料阀(3)的内腔,阀板(304)和加强板(306)的另一端伸入分料阀(3)的第三端口(303)。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凸出至分料阀(3)的内腔的阀板(304)和加强板(306)的一端为扇形结构或弧形结构;阀板(304)和加强板(306)凸出至分料阀(3)的内腔的高度大于输送总管(1)内径的1/2,凸出至分料阀(3)的内腔的阀板(304)和加强板(306)的宽度大于输送总管(1)内径的2/3。13.根据权利要求1

12中任一项所述的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输送分管(2)上设有凹槽(201);凹槽(201)与输送分管(2)采用固定式连接或活动式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凹槽(201)与输送分管(2)通过螺栓连接或者焊接。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研磨介质输送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凹槽(201)内设有橡胶垫。16.一种研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研磨设备(A)、输送总管(1)、输送分管(2)以及分料阀(3);所述输送总管(1)为进料端高于出料端的倾斜式设计;分料阀(3)为三通结构,分料阀(3)设置在输送总管(1)上,三通结构的分料阀(3)的上端两个端口均与输送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魁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领头雁矿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