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家庄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传感器用的智能诊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480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用的智能诊断装置,涉及传感器诊断技术领域,包括:主架,所述主架的主体为L形结构,主架的前侧向上转折,转折处顶部两侧固定设置有两组侧滑架,两侧侧滑架的相邻面为滑槽结构;电机座,所述电机座固定设置在两侧侧滑架的顶部;设置移送带和输线带,提供了集中的机械输送结构,能够持续输送检测,进给座向前移动时,三分齿条向前移动时,带动内棘轮齿轮B和从动转轴旋转,进而从动转轴配合锥齿轮带动移送转辊和输线转辊旋转,使移送带和输线带旋转,带动传感器以及线路向下移动,最下侧传感器落在输送带的上方,完成持续的运动,解决了现有制造缺乏通过集中的机械输送结构的问题。集中的机械输送结构的问题。集中的机械输送结构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传感器用的智能诊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诊断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传感器用的智能诊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需要通过接电的方式诊断是否故障。
[0003]然而,现在的诊断装置主要通过接电通电测量电流电阻的方法进行金准度检测,逐一检测效率较低,通过机械手操作较为复杂,缺乏通过集中的机械输送结构持续输送检测的快速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传感器用的智能诊断装置,其具有通液仓,可以进行液体的辅助输送,输送效果稳定,后续能够对测量正常的传感器进行涂料标记。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用的智能诊断装置,具体包括:主架,所述主架的主体为L形结构,主架的前侧向上转折,转折处顶部两侧固定设置有两组侧滑架,两侧侧滑架的相邻面为滑槽结构;电机座,所述电机座固定设置在两侧侧滑架的顶部;主架的两侧后方一体式设置有侧支撑架;进给座,所述进给座主体为T形结构,进给座滑动设置在两侧侧滑架的滑槽结构中;从动转轴,所述从动转轴旋转设置在侧支撑架中;移送架,所述移送架数量设置为四组,四组移送架固定设置在侧支撑架的后侧上方;输线架,所述输线架数量设置为两组,两组输线架固定设置在侧支撑架的后侧上方,输线架位于移送架后侧;染料座,所述染料座固定设置在主架的前侧,染料座顶部设置有染料瓶;通液仓,所述通液仓固定设置在主架的前侧中间。
[0006]可选地,所述主架还包括有:输送辊,两组侧支撑架的中间下侧旋转设置有输送辊;内棘轮齿轮A,输送辊的两端固定设置有内棘轮齿轮A;输送带,输送辊外旋转设置有输送带;中间托杆,侧支撑架的后侧中间固定设置有中间托杆,中间托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中间架。
[0007]可选地,所述电机座包括有:传动电机,电机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传动电机,传动电机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传动轮,传动轮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偏心杆。
[0008]可选地,所述进给座包括有:往复滑槽,进给座的顶部开设有往复滑槽,偏心杆滑动设置在往复滑槽内;触发管,进给座的中间滑动设置有触发管,触发管的外部套设有弹簧,触发管的后端为凸缘结构;支撑杆,进给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两组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三分齿条;支撑杆的下方两侧与内棘轮齿轮A啮合。
[0009]可选地,所述从动转轴包括有:内棘轮齿轮B,从动转轴的中间外部固定设置有内棘轮齿轮B,三分齿条的上方部分与内棘轮齿轮B啮合;两侧侧支撑架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摩擦块,摩擦块接触输送辊和从动转轴。
[0010]可选地,所述移送架包括有:移送转辊,移送架的前侧均旋转设置有两组移送转辊,上下移送转辊的外部旋转设置有移送带,移送带的外部均开设有固定弧口。
[0011]可选地,所述输线架包括有:输线转辊,输线架的中间旋转设置有两组输线转辊,上下输线转辊的外部均旋转设置有输线带;铜线头夹,输线带的外部固定设置有铜线头夹;锁定块,锁定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拉杆,拉杆套设弹簧并从铜线头夹的内侧穿过铜线头夹;相邻两组输线架的中心距与相邻两组固定弧口的中心距一致;两侧移送带相邻面的固定弧口,和两侧输线带相邻面的铜线头夹的中心对齐;下侧移送转辊和输线转辊同轴连接,该转轴的前端与从动转轴设置锥齿轮传动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中间架包括有:通电片,中间架的两侧下方铰接设置有通电片,通电片底部与中间架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通电片常态下向下倾斜四十五度。
[0013]可选地,所述通液仓包括有:单向阀,通液仓的前侧连接设置有两组单向阀,上方单向阀与触发管设置软管连通,下方单向阀与染料瓶的下侧连通;微型活塞,通液仓的底部连接设置有微型活塞,微型活塞的活塞底部连接设置有微型电缸,微型电缸的底部固定设置在主架的前侧;当微型电缸处于伸展状态时,微型活塞处于收缩状态。
[0014]有益效果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的移送带和输线带,提供了集中的机械输送结构,能够持续输送检测,进给座向前移动时,三分齿条向前移动时,带动内棘轮齿轮B和从动转轴旋转,进而从动转轴配合锥齿轮带动移送转辊和输线转辊旋转,使移送带和输线带旋转,带动传感器以及线路向下移动,最下侧传感器落在输送带的上方,完成持续的运动,持续从装置上方放置新增的传感器即可进行循环诊断。
[0016]此外,通液仓的设置,提供了喷射标记效果,能够进行标记,电流电阻正常时,启动微型电缸,微型电缸伸缩将微型活塞收缩,微型活塞收缩时通液仓的内部增压,将涂料穿过上侧单向阀进入触发管从触发管的后端喷射到传感器的前端进行标记,方便后续分选。
[0017]此外,三分齿条的设置,提供了双重传动效果,能够在前后不同的运行动作时提供不同的传动效果,完成输送和进给的分化动作,通过机械传动将输送、进给和检测分化,构成了完整的诊断链。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9]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在附图中:
[0021]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3]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侧仰结构示意图;
[0024]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主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给座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0026]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移送架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0027]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输线架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0028]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列表
[0031]1、主架;101、侧滑架;102、侧支撑架;103、输送辊;104、内棘轮齿轮A;105、输送带;106、中间托杆;2、电机座;201、传动电机;202、传动轮;203、偏心杆;3、进给座;301、往复滑槽;302、触发管;303、支撑杆;304、三分齿条;4、从动转轴;401、内棘轮齿轮B;5、移送架;501、移送转辊;502、移送带;503、固定弧口;6、输线架;601、输线转辊;602、输线带;603、铜线头夹;604、锁定块;605、拉杆;7、染料座;701、染料瓶;8、中间架;801、通电片;9、通液仓;901、单向阀;902、微型活塞;903、微型电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所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传感器用的智能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1),所述主架(1)的主体为L形结构,主架(1)的前侧向上转折,转折处顶部两侧固定设置有两组侧滑架(101),两侧侧滑架(101)的相邻面为滑槽结构;电机座(2),所述电机座(2)固定设置在两侧侧滑架(101)的顶部;主架(1)的两侧后方一体式设置有侧支撑架(102);进给座(3),所述进给座(3)主体为T形结构,进给座(3)滑动设置在两侧侧滑架(101)的滑槽结构中;从动转轴(4),所述从动转轴(4)旋转设置在侧支撑架(102)中;移送架(5),所述移送架(5)数量设置为四组,四组移送架(5)固定设置在侧支撑架(102)的后侧上方;输线架(6),所述输线架(6)数量设置为两组,两组输线架(6)固定设置在侧支撑架(102)的后侧上方,输线架(6)位于移送架(5)后侧;染料座(7),所述染料座(7)固定设置在主架(1)的前侧,染料座(7)顶部设置有染料瓶(701);通液仓(9),所述通液仓(9)固定设置在主架(1)的前侧中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传感器用的智能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1)还包括有:输送辊(103),两组侧支撑架(102)的中间下侧旋转设置有输送辊(103);内棘轮齿轮A(104),输送辊(103)的两端固定设置有内棘轮齿轮A(104);输送带(105),输送辊(103)外旋转设置有输送带(105);中间托杆(106),侧支撑架(102)的后侧中间固定设置有中间托杆(106),中间托杆(106)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中间架(8)。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传感器用的智能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2)包括有:传动电机(201),电机座(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传动电机(201),传动电机(20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传动轮(202),传动轮(20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偏心杆(203)。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传感器用的智能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座(3)包括有:往复滑槽(301),进给座(3)的顶部开设有往复滑槽(301),偏心杆(203)滑动设置在往复滑槽(301)内;触发管(302),进给座(3)的中间滑动设置有触发管(302),触发管(302)的外部套设有弹簧,触发管(302)的后端为凸缘结构;支撑杆(303),进给座(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两组支撑杆(303),支撑杆(30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三分齿条(304);支撑杆(303)的下方两侧与内棘轮齿轮A(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丽卢智嘉史源平王现彬张惠涛赵朋程阚云飞李千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