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460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照结构及车辆,光照结构包括:透镜,所述透镜包括入光端及出光端,在所述入光端及所述出光端中,至少所述出光端上设置有多组沿着所述透镜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矫光纹路;反射件,所述反射件的反射面朝向所述入光端,用于将接收到的光线汇聚至所述入光端,所述反射面上设置有多组沿着所述反射件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二矫光纹路;光源,所述光源朝向所述反射面发射光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照结构及车辆,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后位置灯存在的光照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位置灯存在的光照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位置灯存在的光照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照结构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配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照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后位置灯是车辆后方观察,表明车辆宽度和亮度的灯具。作为后端信号灯之一,后位置灯因其应用场景最为广泛(夜间常亮,白天常亮或车辆正常行驶时点亮),其均匀性往往作为评价后尾灯设计是否成功的要素,也是车辆使用者重点关注的性能,对于车辆整体评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0003]透明厚壁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车辆灯具设计中,其通透性和造型的多样性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但是,目前其存在均匀性差,亮斑严重,暗区明显等缺陷。
[0004]因此,需要一种后位置灯及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照结构及车辆,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后位置灯存在的光照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0006]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照结构,包括:
[0007]透镜,所述透镜包括入光端及出光端,在所述入光端及所述出光端中,至少所述出光端上设置有多组沿着所述透镜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矫光纹路;
[0008]反射件,所述反射件的反射面朝向所述入光端,用于将接收到的光线汇聚至所述入光端,所述反射面上设置有多组沿着所述反射件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二矫光纹路;
[0009]光源,所述光源朝向所述反射面发射光线。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矫光纹路包括至少两层叠加设置的纹路结构。
[0011]可选地,所述纹路结构包括至少一层第一花纹及至少一层第一皮纹,至少一层所述第一花纹设置在所述透镜的表面上,至少一层所述第一皮纹设置在所述第一花纹的表面上。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花纹的规格为0.8mm
×
0.8mm。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矫光纹路包括至少一层第二花纹或至少一层第二皮纹。
[0014]可选地,所述入光端处设置有聚光结构,经所述反射件反射的光线,再经所述聚光结构进行光路的矫正后,进入所述入光端。
[0015]可选地,所述反射件为曲面结构,所述曲面结构的凹面朝向所述透镜。
[0016]另外,可选地,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反射件的相对上方,所述反射件设置在所述光源的相对下方,且所述反射件的一部分延伸至所述透镜的相对下方。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及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如上述的光照结构。
[0018]另外,可选地,所述光照结构为车辆的后位置灯。
[0019]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照结构及车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
优点:将反射件和透镜相结合,同时针对反射件和透镜进行相应的表面处理,即相应地设置第一矫光纹路及第二矫光纹路,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反射件及透镜配合出光,且光线经过矫光纹路的矫正,可有效减少出光的光斑,使得发光效果均匀且高效,同时,光照结构的结构简单,可适用于多种造型设计,且不受空间限制,可显著提升灯具的光照品质。
附图说明
[0020]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光照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的光照结构的点亮模拟效果示意图。
[0023]图3为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光照结构进行实验对比的一种光照结构的示意图。
[0024]图4至图6为图3所示的光照结构在不同实现方式下的点亮模拟效果示意图。
[0025]图7为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光照结构进行实验对比的另一种光照结构的示意图。
[0026]图8为图7所示的光照结构的点亮模拟效果示意图。
[0027]图9为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光照结构进行实验对比的再一种光照结构的示意图。
[0028]图10至图11为图9所示的光照结构在不同实现方式下的点亮模拟效果示意图。
[0029]其中附图标记:
[0030]10:透镜;11:入光端;12:出光端;13:聚光结构;101:第一矫光纹路;20:反射件;21:反射面;201:第二矫光纹路;30:光源;40:车体;41:灯罩;50:对照光源;60:对照透镜;70:对照反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光照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光照结构的点亮模拟效果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照结构,光照结构包括:透镜10、反射件20及光源30。
[0033]透镜10包括入光端11及出光端12,在入光端11及出光端12中,至少出光端12上设置有多组沿着透镜10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矫光纹路101;
[0034]反射件20的反射面21朝向入光端11,用于将接收到的光线汇聚至入光端11,反射面21上设置有多组沿着反射件20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二矫光纹路201;
[0035]光源30朝向反射面21发射光线。
[0036]如图1所示,反射件20设置在透镜10的右方位置,沿着出光方向,反射件20设置在透镜10的后方位置,光源30布置于反射件20的上方位置。同时,基于不同的需求,可仅在出
光端12上设置第一矫光纹路101,也可在出光端12及入光端11均设置第一矫光纹路101。现以在透镜10的入光端11的表面及出光端12的表面分别设置多组第一矫光纹路101为例进行介绍。光源30发出的光线(图1中虚线箭头所示为光线)经过反射件20反射之后,被汇聚至透镜10的入光端11。反射件20的作用就是将相对发散的光线尽可能的进行捕捉并汇聚至同一方向或位置,以确保最后出光的光照效果。光线在经过反射件20时,会经过反射面21上的第二矫光纹路201进行矫正,减少光线从其他方向分散,确保更多的光线被汇聚至入光端11。光线经过入光端11进入透镜10内部进行全反射,再经透镜10的出光端12出射。在光线在进出透镜10时,会被入光端11的第一矫光纹路101及出光端12的第一矫光纹路101进行双重矫正。如图2所示,光照结构的光照效果均匀,出光的光斑微小,光效利用率高。
[0037]采用上述光照结构,将反射件20和透镜10相结合,同时针对反射件20和透镜10进行相应的表面处理,即相应地设置第一矫光纹路101及第二矫光纹路201,且保证透镜10的自身的通透静态的动静态造型效果,光源30发出的光线经反射件20及透镜10配合出光,且光线经过矫光纹路的矫正,可有效减少出光的光斑,使得发光效果均匀且高效,同时,光照结构的结构简单,可适用于多种造型设计,且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所述透镜包括入光端及出光端,在所述入光端及所述出光端中,至少所述出光端上设置有多组沿着所述透镜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矫光纹路;反射件,所述反射件的反射面朝向所述入光端,用于将接收到的光线汇聚至所述入光端,所述反射面上设置有多组沿着所述反射件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二矫光纹路;光源,所述光源朝向所述反射面发射光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矫光纹路包括至少两层叠加设置的纹路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纹路结构包括至少一层第一花纹及至少一层第一皮纹,至少一层所述第一花纹设置在所述透镜的表面上,至少一层所述第一皮纹设置在所述第一花纹的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花纹的规格为0.8mm
×
0.8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士东王任祺吴文芳
申请(专利权)人: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