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温灸靠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4285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椅温灸靠背,包括:背板,所述背板的两侧对称设置多个支架,各所述支架分别通过卡扣组件将所述背板可拆卸的连接在轮椅本体的靠架上;所述背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艾灸装置,所述艾灸装置的艾灸端朝向所述轮椅本体的坐板一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以实现在对轮椅上的病人后背进行艾灸的目的,同时能够将艾灸盒进行位置定位的目的,进一步便于在使用过程中艾灸盒不会出现移位导致艾灸点出现偏移错位的情况。偏移错位的情况。偏移错位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椅温灸靠背


[0001]本技术涉及轮椅用艾灸
,特别涉及一种轮椅温灸靠背。

技术介绍

[0002]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作用机制与针灸有相近之处,并与针灸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等诸多优点;
[0003]偏瘫病人一般是脑卒中导致,现有的偏瘫病人在脑卒中发病期需对其进行手术或药物治疗,同时应对其进行良姿矫正;以实现病人在治疗后能够最大程度的恢复身体机能,降低因脑卒中后遗症导致偏瘫的情况;
[0004]因此,在经治疗过程中或保健康复过程中,往往会结合针灸和艾灸一同作用,从而实现治疗或保健康复的目的;由于人体背部存在多穴位和经络,通过灸法能够实现对脑卒中或脑卒中后遗症的病人进行穴位、经络刺激,从而减少后遗症或者缓解后遗症的情况;
[0005]现有的脑卒中病人(即偏瘫病人)在康复治疗过程中,需坐着或躺着对其进行灸法治疗;当医院康复科床位有限时,则坐着进行灸法治疗;由于偏瘫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不便移动,因此多是在轮椅上坐着进行灸法治疗;而现有针对偏瘫病人背部进行灸法治疗的,往往是直接将艾灸盒放在患者背部和轮椅靠背之间进行艾灸;这样会导致艾灸盒无法定位,从而出现移位的情况,因此缺少一种能够便于在轮椅上对病人后背进行艾灸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轮椅温灸靠背,用以实现在对轮椅上的病人后背进行艾灸的目的,同时能够将艾灸盒进行位置定位的目的,进一步便于在使用过程中艾灸盒不会出现移位导致艾灸点出现偏移错位的情况。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轮椅温灸靠背,包括:背板,所述背板的两侧对称设置多个支架,各所述支架分别通过卡扣组件将所述背板可拆卸的连接在轮椅本体的靠架上;
[0008]所述背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艾灸装置,所述艾灸装置的艾灸端朝向所述轮椅本体的坐板一面。
[0009]优选地,所述背板上还间隔设置有多个靠背组件,所述靠背组件包括缓冲靠背,所述缓冲靠背的其中一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的外表面设有柔性缓冲层;
[0010]所述缓冲靠背的另一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背板。
[0011]优选地,所述艾灸装置包括:艾灸盒,所述艾灸盒设为筒状结构,所述艾灸盒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设置有上盖和底盖,所述上盖和所述底盖分别螺纹连接所述艾灸盒的两端;
[0012]所述艾灸盒内用于放置艾绒,所述底盖上设置有网板,所述网板用于将艾绒燃烧的热气从所述艾灸盒内向外导出至所述背板的艾灸端。
[0013]优选地,所述艾灸盒的筒状结构内套设有筒状结构的燃烧盒,所述燃烧盒和所述艾灸盒之间通过多组连接组件连接,且所述燃烧盒与所述艾灸盒同心设置;
[0014]所述连接组件为多个连接板,各所述连接板一所述燃烧盒轴心均布设置在所述燃烧盒与所述艾灸盒之间。
[0015]优选地,所述上盖的内顶面设置有凸起的压块,所述压块的表面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用于穿入所述燃烧盒内;
[0016]所述燃烧盒内部设置有燃烧仓,所述燃烧仓靠近底盖的一端内壁均布有多个挡杆,所述挡杆和所述弹簧之间用于放置艾绒。
[0017]优选地,所述上盖的盖顶均布有多个第二通风孔,所述燃烧盒的周向外壁均布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均用于所述艾灸盒外部的空气与所述燃烧仓内部的空气进行对流。
[0018]优选地,所述艾灸盒的周向外壁设置有防烫层,所述防烫层为塑料或橡胶材质。
[0019]优选地,所述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箍,所述第一卡箍的其中一端铰接第二卡箍,所述第二卡箍和所述第一卡箍均设为半弧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卡箍和所述第二卡箍远离铰接轴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螺栓将两个固定板进行固定或打开;
[0020]所述第一卡箍远离弧形卡设面的一侧连接支架,所述第一卡箍和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0021]以及,所述第一卡箍、第二卡箍分别与其一一对应的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0022]优选地,所述连接杆靠近缓冲靠背的一面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槽底部设置有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弹簧的另一端连接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位于所述调节槽内往复运动,且所述调节杆远离调节弹簧的一端伸出所述调节槽并连接缓冲靠背。
[0023]优选地,所述缓冲靠背至少设置有两组,并对称设置在所述背板上,两个所述缓冲靠背设为蝶形结构,且所述缓冲靠背之间设置多个艾灸装置。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如下:
[0025]本技术提供一种轮椅温灸靠背,包括:背板,所述背板的两侧对称设置多个支架,各所述支架分别通过卡扣组件将所述背板可拆卸的连接在轮椅本体的靠架上;所述背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艾灸装置,所述艾灸装置的艾灸端朝向所述轮椅本体的坐板一面;本技术用以实现在对轮椅上的病人后背进行艾灸的目的,同时能够将艾灸盒进行位置定位的目的,进一步便于在使用过程中艾灸盒不会出现移位导致艾灸点出现偏移错位的情况。
[0026]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27]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的背板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的背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技术的卡扣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技术的艾灸盒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技术的艾灸盒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5]图7为本技术的燃烧盒左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8为本技术的燃烧盒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9为本技术的第二通风孔结构示意图;
[0038]图10为本技术的缓冲靠背结构示意图;
[0039]图11为本技术的缓冲靠背主视结构示意图;
[0040]其中,1

背板,2

艾灸装置,3

上横梁,4

侧梁,5

下横梁,6

把手,7

坐板,8

支架,9

卡扣组件,10

第一卡箍,11

第二卡箍,1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温灸靠背,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所述背板的两侧对称设置多个支架,各所述支架分别通过卡扣组件将所述背板可拆卸的连接在轮椅本体的靠架上;所述背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艾灸装置,所述艾灸装置的艾灸端朝向所述轮椅本体的坐板一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温灸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上还间隔设置有多个靠背组件,所述靠背组件包括缓冲靠背,所述缓冲靠背的其中一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的外表面设有柔性缓冲层;所述缓冲靠背的另一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背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温灸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装置包括:艾灸盒,所述艾灸盒设为筒状结构,所述艾灸盒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设置有上盖和底盖,所述上盖和所述底盖分别螺纹连接所述艾灸盒的两端;所述艾灸盒内用于放置艾绒,所述底盖上设置有网板,所述网板用于将艾绒燃烧的热气从所述艾灸盒内向外导出至所述背板的艾灸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椅温灸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盒的筒状结构内套设有筒状结构的燃烧盒,所述燃烧盒和所述艾灸盒之间通过多组连接组件连接,且所述燃烧盒与所述艾灸盒同心设置;所述连接组件为多个连接板,各所述连接板一所述燃烧盒轴心均布设置在所述燃烧盒与所述艾灸盒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轮椅温灸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内顶面设置有凸起的压块,所述压块的表面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用于穿入所述燃烧盒内;所述燃烧盒内部设置有燃烧仓,所述燃烧仓靠近底盖的一端内壁均布有多个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洁张军刘泽键孟笑男范丹丹宋金凤李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汤山医院北京小汤山疗养院北京市小汤山康复医院北京国际药膳博物馆北京市健康管理促进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