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油器座内孔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397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油器座内孔检测装置,涉及到喷油器座内孔检测领域,包括检测杆,检测杆左右两侧表面的下侧均开设放置槽,两个放置槽内壁的上侧均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测量杆,两个测量杆相反一侧表面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测量头,检测杆的下侧表面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壁的下侧转动连接丝杆,丝杆杆壁的下侧螺纹连接有内螺纹框,内螺纹框的左右两侧表面均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对喷油器底座内孔进行测量的时候,由于检测杆本身的直径较小,在相对较小的内孔进行测量的时候均可以进行,同时内部设置的测量杆方便调整开合的角度的大小,使得对不同得到内径可以进行测量。径可以进行测量。径可以进行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油器座内孔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喷油器座内孔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油器座内孔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喷油器是一种加工精度非常高的精密器件,要求其动态流量范围大,抗堵塞和抗污染能力强以及雾化性能好,喷油器接收ECU送来的喷油脉冲信号,精确地控制燃油喷射量。
[0003]在对喷油器座中的内孔进行测量的时候,由于内孔的直径较小,在进行测量的时候不方便准确的测量出内孔数据,同时现有的大多是使用游标卡齿进行测量,但是对于孔径较小的内孔进行测量的时候,卡齿不方便进入到内孔的深处,导致测量不便。
[0004]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油器座内孔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对喷油器座中的内孔进行测量的时候,由于内孔的直径较小,在进行测量的时候不方便准确的测量出内孔数据,同时现有的大多是使用游标卡齿进行测量,但是对于孔径较小的内孔进行测量的时候,卡齿不方便进入到内孔的深处,导致测量不便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喷油器座内孔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杆,所述检测杆左右两侧表面的下侧均开设放置槽,两个所述放置槽内壁的上侧均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测量杆,两个所述测量杆相反一侧表面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测量头,所述检测杆的下侧表面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的下侧转动连接丝杆,所述丝杆杆壁的下侧螺纹连接有内螺纹框,所述内螺纹框的左右两侧表面均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推杆,两个所述推杆的上端分别贯穿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至放置槽的内部,两个所述推杆的上端均通过第三转轴分别与相对应的测量杆的相对一侧表面转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空腔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均通过第一滑块分别与内螺纹框的前后两侧表面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检测杆右侧表面的上侧开设有凹槽,所述丝杆的上端贯穿空腔内壁的上侧至凹槽的内部,所述丝杆杆壁的上侧螺纹连接有移动块。
[0009]优选的,所述凹槽内壁的左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通过第二滑块与移动块的左侧表面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前后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指针,所述检测杆的右侧表面位于凹槽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刻度线。
[0011]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上端贯穿凹槽内壁的上侧至检测杆的上侧表面,所述丝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钮,所述转钮内壁四侧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齿条,所述检测杆杆壁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齿条,多个所述第一齿条的一侧表面与第二齿条的一侧表面啮合连接。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通过设置检测杆、放置槽、测量杆、测量头、丝杆、内螺纹框、推杆,本技术,
在对喷油器底座内孔进行测量的时候,由于检测杆本身的直径较小,在相对较小的内孔进行测量的时候均可以进行,同时内部设置的测量杆方便调整开合的角度的大小,使得对不同得到内径可以进行测量。
[0014]2、通过设置内螺纹框,在内螺纹框进行移动的时候,保持内螺纹框的稳定,避免将推杆折断,通过设置检测杆、丝杆、移动块,在内螺纹框进行移动的时候,移动块同时移动,使得内螺纹框和移动块的移动速度相同,通过设置移动块,在移动块进行移动的时候,对移动块进行限位,保持移动块移动的稳定。
[0015]3、通过设置检测杆、移动块、指针、刻度线,方便记录移动块移动的距离,使得内孔的直径方便进行计算,通过设置检测杆、丝杆、转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在转钮进行转动的时候,给予转钮一定的阻力,避免在需要停止转钮转动的时候,在内部测量头与内孔内壁相互挤压,使得测量杆的角度发生变化,导致数据不准确。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前侧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检测杆左侧刨面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检测杆;2、放置槽;3、测量杆;4、测量头;5、丝杆;6、内螺纹框;7、推杆;8、移动块;9、指针;10、刻度线;11、转钮;12、第一齿条;13、第二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具体实施例一: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喷油器座内孔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杆1,检测杆1左右两侧表面的下侧均开设放置槽2,两个放置槽2内壁的上侧均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测量杆3,两个测量杆3相反一侧表面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测量头4,检测杆1的下侧表面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壁的下侧转动连接丝杆5,丝杆5杆壁的下侧螺纹连接有内螺纹框6,内螺纹框6的左右两侧表面均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推杆7,两个推杆7的上端分别贯穿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至放置槽2的内部,两个推杆7的上端均通过第三转轴分别与相对应的测量杆3的相对一侧表面转动连接,本技术,在对喷油器底座内孔进行测量的时候,由于检测杆1本身的直径较小,在相对较小的内孔进行测量的时候均可以进行,同时内部设置的测量杆3方便调整开合的角度的大小,使得对不同得到内径可以进行测量。
[0024]具体实施例二:
[0025]如图1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喷油器座内孔检测装置,空腔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的内壁均通过第一滑块分别与内螺纹框6的前后两侧表面滑动连接,在内螺纹框6进行移动的时候,保持内螺纹框6的稳定,避免将推杆7折
断,检测杆1右侧表面的上侧开设有凹槽,丝杆5的上端贯穿空腔内壁的上侧至凹槽的内部,丝杆5杆壁的上侧螺纹连接有移动块8,在内螺纹框6进行移动的时候,移动块8同时移动,使得内螺纹框6和移动块8的移动速度相同。
[0026]具体实施例三:
[0027]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喷油器座内孔检测装置,凹槽内壁的左侧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内壁通过第二滑块与移动块8的左侧表面滑动连接,在移动块8进行移动的时候,对移动块8进行限位,保持移动块8移动的稳定。
[0028]具体实施例四:
[0029]如图1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喷油器座内孔检测装置,移动块8的前后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指针9,检测杆1的右侧表面位于凹槽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刻度线10,方便记录移动块8移动的距离,使得内孔的直径方便进行计算,丝杆5的上端贯穿凹槽内壁的上侧至检测杆1的上侧表面,丝杆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钮11,转钮11内壁四侧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齿条12,检测杆1杆壁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油器座内孔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杆左右两侧表面的下侧均开设放置槽,两个所述放置槽内壁的上侧均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测量杆,两个所述测量杆相反一侧表面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测量头,所述检测杆的下侧表面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的下侧转动连接丝杆,所述丝杆杆壁的下侧螺纹连接有内螺纹框,所述内螺纹框的左右两侧表面均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推杆,两个所述推杆的上端分别贯穿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至放置槽的内部,两个所述推杆的上端均通过第三转轴分别与相对应的测量杆的相对一侧表面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油器座内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均通过第一滑块分别与内螺纹框的前后两侧表面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油器座内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成根王明明朱国军程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必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