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分料挡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3752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自动分料挡料装置,其包括机架、下滑辊道及分料挡料机构,所述分料挡料机构包括升降气缸、分料杆、挡料杆、连接杆及支架,所述升降气缸和所述分料杆连接,所述挡料杆和所述分料杆左右间隔开,所述连接杆一端和所述分料杆转动连接,另一端和所述挡料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和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当所述升降气缸驱动所述分料杆上下移动时,所述分料杆和所述挡料杆同步反向移动,所述分料杆和所述挡料杆的其中一个挡住工件自由下滑,另一个释放工件自由下滑,同步实现来料分料和落点释放作用,实现单一工件逐一输送方式,不会影响来料送到阻力造成堆积。不会影响来料送到阻力造成堆积。不会影响来料送到阻力造成堆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分料挡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分拣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分料挡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生产中,对于直径小于100mm的长条形圆形工件的大批量输送,经常采用辊道作为导引,对工件实现滚动输送。一般情况下,对于工件为同一直接或直径差异不大的情况下,该类工件滚动是非常顺畅有序的,方便下道工序的自动分拣。但在圆形工件上具有多个直径差异较大的长条形圆形工件,由于不等径受力点不均衡,导致输送不能实现自动滚动有序下滑,影响工件自动输送到指定位置进行分拣作业,不能满足送料需求。
[0003]现有采用通用机械手在料盘上取料方式,由于有来回取放料时间,送料作业节拍相对较长,不符合大批量规模化生产需求,或需投入更多设备满足产能需求;机械手对取放料的位置要求较为严格,并需要人员及时管控;采用机械手取放料机构的投入成本高。
[0004]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分料挡料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分料挡料装置,可以在不等径长条圆形工件自动滚动输送过程中,采用逐一挡料并同时分料的方式,实现工件有序准确下滑滚动到指定位置。
[0006]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分料挡料装置,其包括机架、下滑辊道及分料挡料机构,所述下滑辊道和所述分料挡料机构固定于所述机架,所述下滑辊道倾斜设置,能够允许工件自由下滑,所述分料挡料机构包括升降气缸、分料杆、挡料杆、连接杆及支架,所述升降气缸和所述分料杆连接,所述挡料杆和所述分料杆左右间隔开,并且位于所述下滑辊道的上方,所述连接杆一端和所述分料杆转动连接,另一端和所述挡料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和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当所述升降气缸驱动所述分料杆上下移动时,所述分料杆和所述挡料杆同步反向移动,所述分料杆和所述挡料杆的其中一个挡住工件自由下滑,另一个释放工件自由下滑。
[0007]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升降气缸设有上下伸缩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和所述分料杆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分料杆设有第一连接部位、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下方的第二连接部位及向下凸伸出所述第二连接部位的分料凸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和所述升降气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位和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挡料杆包括第三连接部位及向下凸伸出所述第三连接部位的挡料凸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位和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杆设置为上下平行的一对。
[0011]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架呈U形,其包括固定壁及从所述固定壁左右两端向后弯折延伸的两侧壁,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固定壁转动连接,所述侧壁固定于所述机架。
[0012]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上料推送机构及夹持定位机构,其包括推料气缸及推料托盘,所述推料气缸与所述推料托盘活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推料托盘移动至所述夹持定位机构,所述推料托盘靠近所述下滑辊道下端,便于工件从所述下滑辊道滑落至所述推料托盘中。
[0013]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夹持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及夹持气缸,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前后相对,所述夹持气缸和所述第一夹持部活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部前后移动。
[0014]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夹持部设有用于定位工件的定位凹槽。
[0015]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收料装置,所述收料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下方,当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松开工件后自由掉落于所述收料装置中。
[0016]本技术全自动分料挡料装置的分料杆和挡料杆同步反向移动,所述分料杆和所述挡料杆的其中一个挡住工件自由下滑,另一个释放工件自由下滑,同步实现来料分料和落点释放作用,实现单一工件逐一输送方式,不会影响来料送到阻力造成堆积,实现快速单件输送到指定位置,实现快速分拣作业,适用于小直径长圆形不等径工件批量加工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全自动分料挡料装置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全自动分料挡料装置的主视图,未显示夹持定位机构和收料装置。
[0019]图3为本技术全自动分料挡料装置的分料挡料机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全自动分料挡料装置100,适于输送不等径圆形工件200,其包括机架10,以及设置在该机架10上的下滑辊道20、分料挡料机构30、上料推送机构40、夹持定位机构50及收料装置60。
[0021]机架10包括底座11及从底座11一侧向上延伸的立柱12。
[0022]下滑辊道20倾斜设置,能够允许工件200自由下滑。下滑辊道20固定于机架10底座11上,并且具有导引工件200自由下滑的倾斜滑槽22。
[0023]分料挡料机构30固定于机架10立柱12上,并且包括升降气缸31、分料杆32、挡料杆33、一对上下平行的连接杆34及支架35。升降气缸31设有上下伸缩的驱动轴311,驱动轴311下部和分料杆32转动连接。分料杆32能够上下运动,分料杆32设有第一连接部位321、位于第一连接部位321下方的第二连接部位322及向下凸伸出第二连接部位322的分料凸部323。第一连接部位321和驱动轴311转动连接,第二连接部位322设置为上下间隔开的两个,与连接杆34的一端一一转动连接。挡料杆33和分料杆32左右间隔开,也能够上下运动,挡料杆33包括上下间隔开的两个第三连接部位332及向下凸伸出第三连接部位332的挡料凸部333。第三连接部位332和连接杆34的另一相对端一一转动连接。分料凸部323和挡料凸部333位于下滑辊道20上方,并且上下隔开,全自动分料挡料装置100工作时,分料凸部323和挡料凸
部333反向移动,两相邻的其中一个工件200被挡住后停止移动,另一个工件200被释放后自由下滑。每一连接杆34的中部设有第四连接部位341,第四连接部位341和支架35转动连接。
[0024]支架35由一金属片折弯形成,呈U形,其包括固定壁351及从固定壁351左右两端向后弯折延伸的两侧壁352,固定壁351和连接杆34转动连接,侧壁352末端设有折弯边353,折弯边353固定于机架10立柱12上。
[0025]上料推送机构40包括推料气缸41及推料托盘42,推料气缸41固定于机架10底座11上,并且位于下滑辊道20下方。推料气缸41与推料托盘42活动连接,用于驱动推料托盘42左右移动。推料托盘42位于下滑辊道20下端的下方,工件200从下滑辊道20滑落后掉落推料托盘42中。
[0026]夹持定位机构50和下滑辊道20左右相邻,夹持定位机构50包括第一夹持部51、第二夹持部52及夹持气缸53,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前后相对,夹持气缸53和第一夹持部51活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夹持部51相对于第二夹持部52前后移动,第二夹持部52设有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分料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下滑辊道及分料挡料机构,所述下滑辊道和所述分料挡料机构固定于所述机架,所述下滑辊道倾斜设置,能够允许工件自由下滑,所述分料挡料机构包括升降气缸、分料杆、挡料杆、连接杆及支架,所述升降气缸和所述分料杆连接,所述挡料杆和所述分料杆左右间隔开,并且位于所述下滑辊道的上方,所述连接杆一端和所述分料杆转动连接,另一端和所述挡料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和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当所述升降气缸驱动所述分料杆上下移动时,所述分料杆和所述挡料杆同步反向移动,所述分料杆和所述挡料杆的其中一个挡住工件自由下滑,另一个释放工件自由下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分料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设有上下伸缩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和所述分料杆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分料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杆设有第一连接部位、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下方的第二连接部位及向下凸伸出所述第二连接部位的分料凸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和所述升降气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位和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分料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杆包括第三连接部位及向下凸伸出所述第三连接部位的挡料凸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位和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辉董文宁
申请(专利权)人:睿信泰智能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