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料称重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334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入料称重斗,其包括入料斗组件,入料斗组件包括呈斗状的入料斗,用于支撑入料斗的入料斗架,所述入料斗通过入料斗架设在基座上,在所述入料斗架的下端设有称重感应器,所述入料斗下端具有物料暂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入料斗内设有搅拌器组件,所述搅拌器组件包括:一个搅拌杆、一个驱动所述搅拌杆的搅拌电机;所述入料斗的上端设有一个搅拌器安装座,所述搅拌电机设在所述搅拌器安装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对来料进行自动称重,同时又自带搅拌器,可极大提高来料的流转畅通性,提升制样效率。提升制样效率。提升制样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入料称重斗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入料斗,特别是涉及一种入料称重斗。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炭制样领域,通常的制样方案为:对采样所得原煤样进行来料称重,根据来料重量及初始大概含水率,从而选择相应的制样控制程序,设定相关的破碎粒度、定质量缩分比等参数,从而制备相应质量的全水份样、备查样和一般分析样。因此,对原煤样进行来料称重是常规制样方案中必须具备的功能,入料斗需要有入料的功能,同时还需要进行称重,因此,一般的入料斗都是上大下小的斗状,来料时,特别是特殊原煤样(如炼焦煤),容易产生搭桥或者堵料的情况发生。另外,称重入料斗的下端为了称重一般在出口端设有过渡料斗,过渡料斗底部设有圆形盖板,称重后,打开盖板,卸下煤样,其不便于煤样的输送,因此,一种可以保证煤样流转的畅通性、避免堵料的入料称重斗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称重入料斗容易产生堵料、搭桥、进而导致煤样流转的畅通性不好的问题。
[0004]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入料称重斗,其包括入料斗组件,入料斗组件包括呈斗状的入料斗,用于支撑入料斗的入料斗架,所述入料斗通过入料斗架设在基座物料暂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入料斗内设有搅拌器组件,所述搅拌器组件包括:一个搅拌杆、一个驱动所述搅拌杆的搅拌电机;所述入料斗的上端设有一个搅拌器安装座,所述搅拌电机设在所述搅拌器安装座上。
[0005]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物料暂存装置为一转运输送机,所述转运输送机的输送皮带的上面呈水平设置;与所述转运输送机的输出端一侧对应的所述入料斗的前壁板下部设有闸门,一个用于驱动闸门开启的闸门电动推杆设在所述闸门的上方的所述入料斗的外壁上;所述转运输送机的输送皮带的上面与所述入料斗和闸门的下端形成封闭腔体;所述闸门的上端铰接在所述入料斗的前壁板上、所述闸门的下端在所述闸门电动推杆驱动下可以向外向上翻转开启。
[0006]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闸门的下端具有闸门刮皮。
[0007]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入料斗架包括上端用于支撑入料斗的框架,用于支撑所述框架的四根立柱,在所述四根立柱下端设有称重感应器座板,所述称重感应器位于所述称重感应器座板的下面;所述称重感应器座板位于所述转运输送机出料端的前方,具有一个开口。
[0008]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入料斗的外壁上设有振打器。
[0009]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运输送机包括:输送机箱体、设在输送机箱体内的主动辊、从动辊以及设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上的皮带,输送机箱体的底部通过安装支脚设在所
述称重感应器座板上。
[0010]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设有数个中间承重辊。
[0011]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主动辊的外侧面设有第一清扫刮板,所述从动辊的下面设有第二清扫刮板;在所述第一清扫刮板的下方设有废料抽屉,用于接收第一清扫刮板清扫的废料。
[0012]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在所述入料斗中增设了搅拌器组件,因此,在入料时可以开启搅拌器组件,通过搅拌电机驱动搅拌杆动作,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堵料、搭桥现象。其既可以实现称重、又能够保证煤样流转具有极佳的畅通性。
[0013]本技术进一步将入料斗下端的为了称重而设置的物料暂存装置设计为一转运输送机,在输送机的前端反向的入料斗的下部开设了闸门,并通过闸门电动推杆驱动闸门动作,开启和关闭闸门,通过输送机可以将临时暂存的物料输送至下面的物料输送机中,即可以实现自动化作业。
[0014]本技术在入料斗的外壁上设有振打器,入料时,还可以通过振打器震动使其避免堵料。
[0015]因此,本技术所述的入料称重斗,其既可对来料进行自动称重,同时又自带搅拌器,可极大提高来料的流转畅通性,提升制样效率,其物料暂存装置更加适合自动化作业。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搅拌器的入料称重斗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搅拌器的入料称重斗的侧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搅拌器的入料称重斗的俯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搅拌器的入料称重斗的转运输送机的俯视图;
[0020]图5是图4的B

B剖视图;
[0021]图6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搅拌器的入料称重斗的闸门和闸门电动推杆的侧视图;
[0022]图7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搅拌器的入料称重斗的闸门和闸门电动推杆的前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基座1;称重感应器2;入料斗组件3,入料斗架31,框架311,立柱312,称重感应器座板313,开口3131,入料斗32,振打器33,闸门电动推杆34,闸门35,闸门刮皮351,铰接轴352,铰销一36,铰销二37;
[0024]搅拌器组件4,搅拌器安装座41,搅拌电机42,搅拌杆43;转运输送机5,输送机箱体51,主动辊52,从动辊53,皮带54,安装支脚55,中间承重辊56,第一清扫刮板57,第二清扫刮板58,废料抽屉59。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举例说明,但并不能使用该优选实施例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实施例一,参见图1

7,图中展示了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入料称重斗,其包括入
料斗组件3,入料斗组件3包括呈斗状的入料斗32,用于支撑入料斗32的入料斗架31,所述入料斗32通过入料斗架31设在基座1上,在所述入料斗架31的下端设有称重感应器2,所述入料斗32下端具有物料暂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入料斗32内设有搅拌器组件4,所述搅拌器组件4包括:一个搅拌杆43、一个驱动所述搅拌杆43的搅拌电机42;所述入料斗32的上端设有一个搅拌器安装座41,所述搅拌电机42设在所述搅拌器安装座41上。通过设置搅拌器组件4,可以一边进料一边搅拌,避免了堵料和搭桥的现象发生。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物料暂存装置为一转运输送机5,所述转运输送机5的输送皮带的上面呈水平设置;与所述转运输送机5的输出端一侧对应的所述入料斗32的前壁板下部设有闸门35,一个用于驱动闸门35开启的闸门电动推杆34设在所述闸门35的上方的所述入料斗32的外壁上,即闸门电动推杆34的上端通过铰销一36铰接于入料斗32的前侧壁板外面,下端通过铰销二37铰接于闸门35的外面;所述转运输送机5的输送皮带的上面与所述入料斗32和闸门35的下端形成封闭腔体;所述闸门35的上端通过铰接轴352铰接在所述入料斗32的前壁板上、所述闸门35的下端在所述闸门电动推杆34驱动下可以向外向上翻转开启。当入料称重时,闸门35关闭,闸门35和入料斗32底端与转运输送机5的输送皮带的上面封闭,此时可以对来料进行称重,称重后,闸门电动推杆34驱动开启闸门35,同时启动转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料称重斗,其包括入料斗组件(3),入料斗组件(3)包括呈斗状的入料斗(32),用于支撑入料斗(32)的入料斗架(31),所述入料斗(32)通过入料斗架(31)设在基座(1)上,在所述入料斗架(31)的下端设有称重感应器(2),所述入料斗(32)下端具有物料暂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入料斗(32)内设有搅拌器组件(4),所述搅拌器组件(4)包括:一个搅拌杆(43)、一个驱动所述搅拌杆(43)的搅拌电机(42);所述入料斗(32)的上端设有一个搅拌器安装座(41),所述搅拌电机(42)设在所述搅拌器安装座(4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料称重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暂存装置为一转运输送机(5),所述转运输送机(5)的输送皮带的上面呈水平设置;与所述转运输送机(5)的输出端一侧对应的所述入料斗(32)的前壁板下部设有闸门(35),一个用于驱动闸门(35)开启的闸门电动推杆(34)设在所述闸门(35)的上方的所述入料斗(32)的外壁上;所述转运输送机(5)的输送皮带的上面与所述入料斗(32)和闸门(35)的下端形成封闭腔体;所述闸门(35)的上端铰接在所述入料斗(32)的前壁板上、所述闸门(35)的下端在所述闸门电动推杆(34)驱动下可以向外向上翻转开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入料称重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闸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徐永宁葛军朱剑魏忠奎何乃荣何文莉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平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