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321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载制冷设备,包括DC线、离心泵、水箱硅胶圈、拧盖硅胶垫、第一帮片、散热片和水冷进水管,所述DC线与PCB主控板之间电性连接,且DC线和开关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水箱硅胶圈安装连接在外壳的顶端,且外壳通过螺丝与水箱体固定连接,所述拧盖硅胶垫安装在外壳的顶端,且外壳的顶部口通过螺纹与水箱拧盖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左侧下方安装连接有PCB主控板,所述离心泵安装在外壳的右下方槽中,且离心泵上套设有水箱出水管的一端,并且水箱出水管的另一端套到水箱体上的第四安装组件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半导体和制冷模块降温,以及通过水泵不断地把制冷的液体循环输送到各水路。的液体循环输送到各水路。的液体循环输送到各水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制冷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载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夏季高温环境中,汽车车厢内部高热,不仅会对车内配件造成损伤,而且严重影响驾驶体感。因而需要设置配套的散热制冷设备。常见的车载制冷设备主要为风冷式、水冷式两种,通过在所需换热的部位(例如进气口、坐垫等)接通冷却介质管路,然后对管路进行冷却,以此实现快速降温。
[0003]但是该专利技术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为市面上各种凝胶垫、竹垫、带风扇的垫子、内衬各种垫子等,驾驶时间久都会发热导致驾驶疲劳等,影响驾驶安全。针对上述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车载制冷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制冷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各种垫子驾驶时间久都会发热导致驾驶疲劳等影响驾驶安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车载制冷设备,包括DC线、离心泵、水箱硅胶圈、拧盖硅胶垫、第一帮片、散热片和水冷进水管,所述DC线与PCB主控板之间电性连接,且DC线和开关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水箱硅胶圈安装连接在外壳的顶端,且外壳通过螺丝与水箱体固定连接,所述拧盖硅胶垫安装在外壳的顶端,且外壳的顶部口通过螺纹与水箱拧盖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左侧下方安装连接有PCB主控板,所述离心泵安装在外壳的右下方槽中,且离心泵上套设有水箱出水管的一端,并且水箱出水管的另一端套到水箱体上的第四安装组件处,所述离心泵的侧面的接口上安装连接有水冷出水管的一端,且水冷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水冷头的接口处DC线上,所述水冷进水管的一端接到水冷头处的水泵压件上,所述水冷头的一端面贴合有半导体,且半导体的另一端贴合在散热模块的平面上,并且散热模块的另一端贴合有散热片的凹槽处,所述第一帮片和第二帮片与散热模块、散热片、半导体和水冷头均连接在水箱体的底面,所述水泵压件的上下端的两接口均连接有底垫水管,所述外壳的左侧通过锁水管头连接有主机底盖。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顶端开设有呈环形结构的第二安装组件,且第二安装组件与水箱硅胶圈上的凸台之间卡合连接,并且第二安装组件的左侧通过第一安装组件安装在硅胶垫安装槽上,方便安装,便于保持密闭状态。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硅胶圈的另一端面的凹槽与水箱体的端面构成腔体结构,且水箱体的上端面安装连接有组件本体,并且第三安装组件安装在凹槽上,方便密闭处理,方便使用,避免出现泄漏。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垫水管、第四冷却组件、第二冷却组件、水泵本体、第五冷却组件、冷水头、制冷出水管、制冷进水管和第一冷却组件构成循环结构,
且底垫水管通过第三冷却组件与第四冷却组件连通设置,方便进行循环散热水冷处理,方便使用。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水箱是通过外壳和水箱体及密封圈组成的腔体,组装拆卸方便,大散热模块,制冷快效果好,制冷水管与导热片及散热模块紧贴在一块,液体经过冷水管时水能第一时间降温;
[0012]2、水泵不断地把水循环输送经过冷水管使液体不断的循环降温,同时到将制冷的液体送到各水路中循环。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图1为一种车载制冷设备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硅胶垫安装槽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中冷水头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7]图中:1、DC线;2、外壳;3、PCB主控板;4、离心泵;5、水箱出水管;6、水箱硅胶圈;7、水箱体;8、拧盖硅胶垫;9、水箱拧盖;10、散热模块;11、第一帮片;12、散热片;13、半导体;14、水冷头;15、第二帮片;16、水冷出水管;17、水冷进水管;18、水泵压件;19、开关;20、主机底盖;21、底垫水管;22、锁水管头;31、第一安装组件;32、硅胶垫安装槽;33、第二安装组件;34、凸台;35、凹槽;36、第三安装组件;37、组件本体;38、第四安装组件;51、制冷出水管;52、冷水头;53、制冷进水管;54、第一冷却组件;55、第五冷却组件;56、水泵本体;57、第二冷却组件;58、第三冷却组件;59、第四冷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如下:
[0019]一种车载制冷设备,在图1和图2中:包括DC线1、离心泵4、水箱硅胶圈6、拧盖硅胶垫8、第一帮片11、散热片12和水冷进水管17,DC线1与PCB主控板3之间电性连接,且DC线1和开关19之间电性连接,水箱硅胶圈6安装连接在外壳2的顶端,且外壳2通过螺丝与水箱体7固定连接,拧盖硅胶垫8安装在外壳2的顶端,且外壳2的顶部口通过螺纹与水箱拧盖9固定连接,外壳2的左侧下方安装连接有PCB主控板3,离心泵4安装在外壳2的右下方槽中,且离心泵4上套设有水箱出水管5的一端,并且水箱出水管5的另一端套到水箱体7上的第四安装组件38处,离心泵4的侧面的接口上安装连接有水冷出水管16的一端,且水冷出水管16的另一端连接在水冷头14的接口处DC线1上,水冷进水管17的一端接到水冷头14处的水泵压件18上,水冷头14的一端面贴合有半导体13,且半导体13的另一端贴合在散热模块10的平面上,并且散热模块10的另一端贴合有散热片12处,第一帮片11和第二帮片15与散热模块10、散热片12、半导体13和水冷头14均连接在水箱体7的底面,水泵压件18的上下端的两接口均连接有底垫水管21,外壳2的左侧通过锁水管头22连接有主机底盖20。
[0020]在图1和图2中:外壳2的顶端开设有呈环形结构的第二安装组件33,且第二安装组件33与水箱硅胶圈6上的凸台34之间卡合连接,并且硅胶垫安装槽32的左侧通过第一安装
组件31安装在硅胶垫安装槽32上,水箱硅胶圈6的另一端面的凹槽35与水箱体7的端面构成腔体结构,且水箱体7的上端面安装连接有组件本体37,并且第三安装组件36安装在凹槽35上,方便安装固定,便于使用。
[0021]在图3中:底垫水管21、第四冷却组件59、第二冷却组件57、水泵本体56、第五冷却组件55、冷水头52、制冷出水管51、制冷进水管53和第一冷却组件54构成循环结构,且底垫水管21通过第三冷却组件58与第四冷却组件59连通设置,方便对坐垫进行循环散热,方便使用。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结合图1和图2所示,将水箱硅胶圈6装到外壳2顶端,水箱体7通过螺丝固定到外壳2顶端,且把水箱硅胶圈6紧密压在中间,使得水箱体7在外壳2的顶端形成一个密封的储水空间用储水,拧盖硅胶垫8装到外壳2的顶端然后依靠水箱拧盖9的螺纹与外壳2顶部口处的螺纹扭紧且达到密封的效果,PCB主控板3装到外壳2的左侧下方,离心泵4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制冷设备,包括DC线(1)、离心泵(4)、水箱硅胶圈(6)、拧盖硅胶垫(8)、第一帮片(11)、散热片(12)和水冷进水管(17),其特征在于,所述DC线(1)与PCB主控板(3)之间电性连接,且DC线(1)和开关(19)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水箱硅胶圈(6)安装连接在外壳(2)的顶端,且外壳(2)通过螺丝与水箱体(7)固定连接,所述拧盖硅胶垫(8)安装在外壳(2)的顶端,且外壳(2)的顶部口通过螺纹与水箱拧盖(9)固定连接,所述外壳(2)的左侧下方安装连接有PCB主控板(3),所述离心泵(4)安装在外壳(2)的右下方槽中,且离心泵(4)上套设有水箱出水管(5)的一端,并且水箱出水管(5)的另一端套到水箱体(7)上的第四安装组件(38)处,所述离心泵(4)的侧面的接口上安装连接有水冷出水管(16)的一端,且水冷出水管(16)的另一端连接在水冷头(14)的接口处DC线(1)上,所述水冷进水管(17)的一端接到水冷头(14)处的水泵压件(18)上,所述水冷头(14)的一端面贴合有半导体(13),且半导体(13)的另一端贴合在散热模块(10)的平面上,并且散热模块(10)的另一端贴合有散热片(12)处,所述第一帮片(11)和第二帮片(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雄军刘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弗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