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记本盖板真空吸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3160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笔记本盖板真空吸盘,主要用于工业机器人对压铸产品打磨抛光和抛光的重复定位与夹持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吸盘盖和吸盘底,所述吸盘盖与吸盘底连接,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吸盘盖的一侧设置有吸盘腔,所述吸盘腔的内壁设置有储气槽和输气槽,所述储气槽与输气槽连通,所述吸盘盖的侧壁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与储气槽连通,所述吸盘底上设置有输气孔,所述吸盘底的一侧设置有吸附槽,所述吸附槽与输气孔连通,所述输气孔与吸盘腔连通,所述吸盘盖的一侧还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吸盘盖的一侧与吸盘底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吸盘盖的另一侧和吸盘底另一侧均呈平面结构设置,所述通气口上安装有气嘴。口上安装有气嘴。口上安装有气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笔记本盖板真空吸盘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笔记本盖板真空吸盘,主要用于工业机器人对压铸产品打磨抛光和抛光的重复定位与夹持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笔记本盖板加工后需要对其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去毛刺,由于笔记本盖板件本身就很薄人工在打磨抛光时很难去抛光去毛刺,笔记本盖板容易变形难以控制,人工在去毛刺工作环境中有铝粉对人体有危害,传统手工去毛刺抛光质量差效率低,现有的常规夹具或吸盘也很难固定住笔记本盖板或是夹持后存在打磨死角,无法高效完整的打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笔记本盖板真空吸盘。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笔记本盖板真空吸盘,包括吸盘盖和吸盘底,所述吸盘盖与吸盘底连接,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吸盘盖的一侧设置有吸盘腔,所述吸盘腔的内壁设置有储气槽和输气槽,所述储气槽与输气槽连通,所述吸盘盖的侧壁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与储气槽连通,所述吸盘底上设置有输气孔,所述吸盘底的一侧设置有吸附槽,所述吸附槽与输气孔连通,所述输气孔与吸盘腔连通。
[0005]进一步地,所述吸盘盖的一侧还设置有密封槽。
[0006]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0007]进一步地,所述吸盘盖的一侧与吸盘底的另一侧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吸盘盖的另一侧和吸盘底另一侧均呈平面结构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口上安装有气嘴。
[0010]进一步地,所述吸盘盖的另一侧安装有连接法兰。
[0011]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槽呈井字型结构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输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输气孔均匀分布。
[0013]进一步地,所述吸盘盖与吸盘底通过螺栓连接。
[0014]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该笔记本盖板真空吸盘的储气槽拥有储气功能,可以防止通气时气压突然改变导致笔记本盖板发生变形,减小对笔记本盖板带来的影响,多个输气孔均匀分布可以让吸盘底底部的吸附槽内的气压分布更加均匀,吸附槽的井字形结构设计更加贴合了笔记本盖板的结构,增大了与笔记本盖板的接触面,使气压分布更加均匀,吸附槽各处均有吸附力,使笔记本盖板受力更加均匀,真空吸盘可以更稳定牢固的吸附笔记本盖板;吸住工件的表面同样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生产速度快,成本低。
[0015]该笔记本盖板真空吸盘解决了人工对打磨的质量难以保证,多工序人工成本高、效率低、合格率少、减少员工工伤率、企业用工难等问题,以及对比同为机器人打磨,普通夹
具吸盘无法固定笔记本盖板或是夹持后存在打磨死角,无法高效完整的打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笔记本盖板真空吸盘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笔记本盖板真空吸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吸盘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吸盘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吸盘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吸盘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吸盘盖1、吸盘底2、连接法兰3、笔记本盖板4、气嘴5、
[0023]吸盘腔6、通气口7、储气槽8、输气槽9、密封槽10、
[0024]输气孔11、吸附槽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6]实施例。
[0027]参见图1至图6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有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8]本实施例中的笔记本盖板真空吸盘,包括吸盘盖1和吸盘底2,吸盘盖1与吸盘底2通过螺栓连接,吸盘盖1的一侧与吸盘底2的另一侧连接,吸盘盖1的另一侧和吸盘底2另一侧均呈平面结构设置,吸盘盖1的另一侧安装有连接法兰3。
[0029]本实施例中的吸盘盖1的一侧设置有吸盘腔6和密封槽10,密封槽10内设置有密封圈,吸盘腔6的内壁设置有储气槽8和输气槽9,储气槽8与输气槽9连通,吸盘盖1的侧壁设置有通气口7,通气口7与储气槽8连通,通气口7上安装有气嘴5。
[0030]本实施例中的吸盘底2上设置有输气孔11,吸盘底2的一侧设置有吸附槽12,吸附槽12与输气孔11连通,输气孔11与吸盘腔6连通,吸附槽12呈井字型结构设置,输气孔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输气孔11均匀分布。
[0031]具体的说,该笔记本盖板真空吸盘安装于25KG机器人末端,连接法兰3固定在机器人末端法兰盘,使用4颗M8的螺丝,将吸盘盖1固定到连接法兰3上,使用10颗M6的螺丝,将吸盘底2底固定到吸盘盖1上,组合吸盘底2和吸盘盖1时保证密封圈对齐,连接完成后调整机器人位置使真空吸盘与笔记本盖板4贴合,连接完成后,通气后依靠吸附槽将笔记本盖板4吸取并固定,固定住笔记本盖板4后即可开始对笔记本盖板4进行打磨。
[0032]笔记本盖板真空吸盘分为吸盘盖1和吸盘底2两部份,吸盘盖1与吸盘底2的连接处为保证封闭性增加了一圈密封圈,在使用笔记本盖板真空吸盘时,首先从气嘴5吸气,通气口7连接储气槽8,再通过输气槽9连接到吸盘底2的多个输气孔11,从吸盘底2的多个输气孔11连接到吸盘底2的吸附槽12,通气后依靠吸附槽12将笔记本盖板吸取并固定。
[0033]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记本盖板真空吸盘,包括吸盘盖(1)和吸盘底(2),所述吸盘盖(1)与吸盘底(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盖(1)的一侧设置有吸盘腔(6),所述吸盘腔(6)的内壁设置有储气槽(8)和输气槽(9),所述储气槽(8)与输气槽(9)连通,所述吸盘盖(1)的侧壁设置有通气口(7),所述通气口(7)与储气槽(8)连通,所述吸盘底(2)上设置有输气孔(11),所述吸盘底(2)的一侧设置有吸附槽(12),所述吸附槽(12)与输气孔(11)连通,所述输气孔(11)与吸盘腔(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盖板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盖(1)的一侧还设置有密封槽(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记本盖板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10)内设置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孝泽韩金卫张宾邵宇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龙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