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的制造方法及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技术

技术编号:3483129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较以往品而言疲劳特性或机械强度优异的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及能够容易地制造所述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的制造方法。一种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的制造方法,进行如下工序:淬火工序,使以质量%计含有C:0.3%~1.2%、Cr:10.0%~18.0%且厚度为1mm以下的钢带在淬火炉中通行,并加热到淬火温度,继而冷却到Ms点以下的温度;保温搬送工序,一边以不使在所述淬火工序中冷却到Ms点以下的温度的钢带的温度下降到未满80℃的温度的方式进行保温,一边向回火炉搬送;以及回火工序,使在所述保温搬送工序中一边以不下降到未满80℃的温度的方式进行保温一边搬送的钢带在非氧化性气体环境的回火炉中通行,并加热到回火温度。另外,一种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其中,残留奥氏体量为10体积%~25体积%。奥氏体量为10体积%~25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的制造方法及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


[0001]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的制造方法及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

技术介绍

[0002]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的耐腐蚀性或硬度、疲劳特性优异,用于例如刀具、或反复应力发挥作用的弹簧材、阀材、盖材等广泛的用途。特别是在弹簧材或阀材用途中,为了抑制由反复应力引起的疲劳破坏,而要求具备充分高的疲劳强度的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
[0003]为了提高如上所述的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的疲劳强度,自以往以来提出了各种方案。例如,在引用文献1中,为了获得较以往而言提高了疲劳极限的弹簧用钢带,而记载有一种耐久性良好的弹簧用钢带,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计,实质包含C:0.35%~0.45%、Si:0.10%~0.50%、Mn:0.10%~0.50%、Cr:10%~15%、Mo:1.0%~1.5%、P:0.05%以下、S:0.005%以下、O:0.002%以下、N:0.02%以下、Al:0.005%以下、Ti:0.01%以下、剩余部分Fe。
[0004]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提高挡板阀体的耐腐蚀性与疲劳特性,而记载有一种包含马氏体系不锈钢的挡板阀体,其在板表面具有压缩残留应力且在板表层部具有固溶氮富集层。此处,在专利文献2中也记载有:若在包含20%以上的氮及10%以下(包含0%的情况)的氧的环境(百分比为体积%)下,加热到相变为奥氏体单相的温度以上后进行骤冷,则可将马氏体系不锈钢的表面的残留应力调整为压缩应力。
[0005]进而,本申请申请人在专利文献3中以不降低生产性地抑制形状不良为目的而提出了一种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的制造方法,其中,连续地进行如下工序:抽出工序,抽出厚度为1mm以下的马氏体系不锈钢的钢带;淬火工序,使钢带在非氧化性气体环境的淬火炉中通行并进行加热,继而进行冷却;回火工序,使淬火后的钢带在非氧化性气体环境的回火炉中通行而进行回火;以及卷绕工序,对回火后的钢带进行卷绕,且所述淬火工序时的淬火炉至少具有升温部与保持部。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4

48050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10

274161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8

1118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2]近年来,空调机用的压缩机不断推进高压缩化,对于压缩机中所使用的阀而言,为了应对高压化,也要求提高疲劳特性及机械特性。专利文献1的专利技术是可提高钢带的疲劳极限的专利技术,但根据使用环境而存在疲劳极限不充分的情况,留有进一步改良的余地。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专利技术是规定由形成于板表面的氮富集层引起的压缩残留应力的专利技术,
但氮富集层难以均匀地形成于阀形状的边缘部及外周部,且有可能无法获得所期望的残留应力。进而,根据材料的厚度不同而氮富集层的形成范围也不同,因此每当板厚发生变动时,都必须变更气体量或气体的组成,而担心生产性降低。另外,专利文献3是可不降低生产性地获得平坦度优异的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的优异的专利技术,但关于疲劳特性及机械特性的提高,并未记载,留有研究的余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以往品而言疲劳特性或机械强度优异的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及能够容易地制造所述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的制造方法。
[0013]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4]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
[0015]即,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是一种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的制造方法,其中,进行如下工序:淬火工序,使以质量%计含有C:0.3%~1.2%、Cr:10.0%~18.0%且厚度为1mm以下的钢带在非氧化性气体环境的淬火炉中通行,并加热到淬火温度,继而冷却到Ms点以下的温度;保温搬送工序,一边以不使在所述淬火工序中冷却到Ms点以下的温度的钢带的温度下降到未满80℃的方式进行保温,一边向回火炉搬送;以及回火工序,使在所述保温搬送工序中一边以不下降到未满80℃的温度的方式进行保温一边搬送的钢带在非氧化性气体环境的回火炉中通行,并加热到回火温度。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是一种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其为以质量%计含有C:0.3%~1.2%、Cr:10.0%~18.0%且具有马氏体组织的厚度为1mm以下的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且所述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的残留奥氏体量为10体积%~25体积%,拉伸强度为1600MPa以上、2300MPa以下,0.2%屈服强度相对于拉伸强度的比率即屈服强度比为75%以下。
[0017]优选为所述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的宽度方向上的压缩残留应力相对于轧制方向上的压缩残留应力的比率为75%以上。
[0018]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可获得一种较以往品而言疲劳特性与机械特性优异的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此处所列举的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适宜组合或改良。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具有马氏体系不锈钢的组成的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并不限定组成范围,例如,本专利技术的钢带的成分组成优选为以质量%计而包含C:0.3%~1.2%、Cr:10.0%~18.0%。进而,优选为本专利技术的钢带的成分组成为C:0.3%~1.2%(更优选为0.3%~1.0%,进而优选为0.3%~0.8%)、Si:1%以下、Mn:2%以下、Mo:3.0%以下(更优选为2.5%以下,进而优选为2.0%以下)、Ni:1.0%以下(包含0%)、Cr:10.0%~18.0%(更优选为11.0%~16.0%,进而优选为12.0%~15.0%)、剩余部分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马氏体系不锈钢。
[0021]首先,对本专利技术的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为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的制造方法,其中,进行如下工序:淬火工序,使厚度为1mm以下的钢带在非氧化性气体环境的淬火炉中通行,并进行加热,继而进行冷却;保温搬送工序,针对所述淬火工序后的钢带,一边以不使其温度下降到未满80℃的方式进行保温(换言之,一边以80℃以上
且Ms点以下或者未满回火温度的温度范围进行保持),一边向回火炉搬送;以及回火工序,使在保温搬送工序中搬运来的钢带在非氧化性气体环境的回火炉中通行,并进行回火。所述淬火工序、保温搬送工序、回火工序可连续地进行,只要是不损害本专利技术的效果的程度,则也可追加例如预热工序等其他工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0022](淬火工序)
[0023]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如下淬火工序:使所准备的钢带在非氧化性气体环境的淬火炉中通行,并进行加热,继而对钢带进行冷却。在向所述淬火炉搬送之前,也可进行如下抽出工序:将呈线圈状卷绕的轧制完毕的钢带装配于抽出机,并将钢带向淬火炉搬送。所述淬火炉中的设定加热温度优选为850℃~1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马氏体系不锈钢钢带的制造方法,进行如下工序:淬火工序,使以质量%计含有C:0.3%~1.2%、Cr:10.0%~18.0%且厚度为1mm以下的钢带在非氧化性气体环境的淬火炉中通行,并加热到淬火温度,继而冷却到Ms点以下的温度;保温搬送工序,一边以不使在所述淬火工序中冷却到Ms点以下的温度的钢带的温度下降到未满80℃的方式进行保温,一边向回火炉搬送;以及回火工序,使在所述保温搬送工序中一边以不下降到未满80℃的温度的方式进行保温一边搬送的钢带在非氧化性气体环境的回火炉中通行,并加热到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原弘好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