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穿基坑的高压电缆原位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3098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横穿基坑的高压电缆原位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待保护高压电缆底部的多根支撑梁和对称设置在待保护高压电缆两侧的第一贝雷梁、第二贝雷梁,所述第一贝雷梁和第二贝雷梁的底面低于待保护高压电缆的底面,顶面高出待保护高压电缆的顶面,多根支撑梁等距架设在第一贝雷梁和第二贝雷梁之间,且相邻两根支撑梁的间距为1.5~2.5m;所述第一贝雷梁、第二贝雷梁的两端分别嵌设在基坑两侧支护结构的冠梁内,待保护高压电缆两端穿过冠梁,在待保护高压电缆外套设有多根钢丝绳抱箍,每根钢丝绳抱箍固定在第一贝雷梁、第二贝雷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稳定性高,且整个管线的高度小于冠梁,不会影响基坑的正常施工。工。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横穿基坑的高压电缆原位保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管线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横穿基坑的高压电缆原位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规划的完善,一些市政管线大多铺设在地下,特别是城市高压电缆较多采用的是铺设保护于地下的形式,保证了安全性和居民用电的稳定性,这些市政管线一般埋深2m左右。所以在城市市区进行轨道交通及房屋建筑的基坑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浅埋市政管线。
[0003]这些管线会影响基坑围护结构、土方开挖及主体结构的施工,目前主要采取迁改的方法解决,即暂时将管线从施工影响区域改迁到施工区域外,待基坑施工全部完成后,再将管线迁改回原位置。但是在基坑周围场地狭小或者是高压电缆等管线非常重要且对变形沉降非常敏感等不具备迁改条件的情况,就需要对管线进行原位保护。现有的原位保护大多采用悬吊的方式,即在基坑上方架设悬吊梁,然后采用钢丝绳将管线进行悬吊,该保护方式对基坑内悬空的管线的支撑点较少,无法保证管线的稳定性,且管线悬吊在基坑内,会影响基坑的正常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横穿基坑的高压电缆原位保护结构,该保护结构能够对管线多方位进行保护,且结构稳定,不会影响基坑的后期施工。
[0005]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横穿基坑的高压电缆原位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待保护高压电缆底部的多根支撑梁和对称设置在待保护高压电缆两侧的第一贝雷梁、第二贝雷梁,所述第一贝雷梁和第二贝雷梁的底面低于待保护高压电缆的底面,顶面高出待保护高压电缆的顶面,多根支撑梁等距架设在第一贝雷梁和第二贝雷梁之间,且相邻两根支撑梁的间距为1.5~2.5m;所述第一贝雷梁、第二贝雷梁的两端分别嵌设在基坑两侧支护结构的冠梁内,待保护高压电缆两端穿过冠梁,在待保护高压电缆外套设有多根钢丝绳抱箍,每根钢丝绳抱箍固定在第一贝雷梁、第二贝雷梁上。
[0006]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在待保护高压电缆的两侧设有保护钢板,所述保护钢板位于贝雷梁与待保护高压电缆之间。
[0007]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贝雷梁和第二贝雷梁位于冠梁的区域底部设有钢垫板,所述钢垫板预埋在冠梁内。
[0008]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贝雷梁、第二贝雷梁底面低于待保护高压电缆底面20~25cm,所述支撑梁采用工字钢,每根工字钢支撑梁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贝雷梁和第二贝雷梁架设在对应贝雷梁的底梁上。
[0009]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钢丝绳抱箍上部两侧分别通过U形卡固定在贝
雷梁上。
[0010]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贝雷梁和第二贝雷梁采用六四式军便梁或由多个双排贝雷架组拼而成。
[0011]本技术的保护结构包括位于管线两侧的贝雷梁和底部支撑梁,底部支撑梁架设在贝雷梁上,且贝雷梁上部高于管线,能够对管线多方位进行保护;管线外设有钢丝绳抱箍,管线两侧设有钢板,进一步对管线进行保护;贝雷梁的两端嵌设在冠梁内,其稳定性高,且整个管线的高度小于冠梁,不会影响基坑的正常施工。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横向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冠梁区域的纵向剖面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中间区域的纵向剖面图。
[0015]图中:1—待保护高压电缆,2—第一贝雷梁,3—第二贝雷梁,4—支撑梁,5—冠梁,6—钢丝绳抱箍,7—保护钢板,8—钢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至图3均为实施例的附图,采用简化的方式绘制,仅用于清晰、简洁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以下对在附图中的展现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8]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横穿基坑的高压电缆原位保护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保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待保护高压电缆1底部的多根支撑梁4和对称设置在待保护高压电缆1两侧的第一贝雷梁2、第二贝雷梁3,所述第一贝雷梁2和第二贝雷梁3采用六四式军便梁或由多个双排贝雷架组拼而成,保证其强度。所述第一贝雷梁2和第二贝雷梁3的底面低于待保护高压电缆1的底面20~25cm,顶面高出待保护高压电缆1的顶面,多根支撑梁4等距架设在第一贝雷梁2和第二贝雷梁3之间,且相邻两根支撑梁4的间距为1.5~2.5m;所述支撑梁4采用工字钢,每根工字钢支撑梁4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贝雷梁2和第二贝雷梁3架设在对应贝雷梁的底梁上。所述第一贝雷梁2、第二贝雷梁3的两端分别嵌设在基坑两侧支护结构的冠梁5内,待保护高压电缆1两端穿过冠梁5,在待保护高压电缆1外套设有多根钢丝绳抱箍6,每根钢丝绳抱箍6上部两侧分别通过U形卡固定在第一贝雷梁2、第二贝雷梁3上。在待保护高压电缆1的两侧设有保护钢板7,所述保护钢板7位于贝雷梁与待保护高压电缆1之间。所述第一贝雷梁2和第二贝雷梁3位于冠梁5的区域底部设有钢垫板8,所述钢垫板8预埋在冠
梁5内。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施工过程进一步说明,某地铁施工项目,在进行基坑施工时,存在110KV高压电缆线横跨区间风井基坑,经现场探查确认,110KV高压电缆距地面0.4

0.5m,顶标高为384.1。电缆排管宽1.51m,内有6根MPP管,每根MPP管管径都为0.20m,其中6根MPP管内含有110kv电缆线,5根MPP管内含有10kv电缆线,4根MPP管内含有弱电光纤,3根为空管;由于该高压电缆线无法进行改迁,所以采用本技术中的结构进行原位保护,具体施工过程如下:
[0020]1、在进行地下连续墙导墙施工时,在待保护高压电缆线50cm范围内人工小心开挖,把电缆线开挖出来,并用2cm厚钢板位于高压电缆线两侧对其进行保护;
[0021]2、基坑开挖时过程中,在高压电缆两侧各设一片贝雷梁,贝雷梁底比电缆管道底低20cm,在贝雷梁底上放I20工字钢用于托起电缆管道,间隔2m,电缆管采用钢丝绳抱箍2一道,钢丝绳与电缆管接触部位采用橡胶垫片缓冲保护,在电缆管边用薄钢板保护,悬吊保护完成后电缆管及防晒不进行包裹防止暴晒。悬吊保护时,贝雷梁提前拼装完整整体进行吊装安装在高压电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穿基坑的高压电缆原位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待保护高压电缆(1)底部的多根支撑梁(4)和对称设置在待保护高压电缆(1)两侧的第一贝雷梁(2)、第二贝雷梁(3),所述第一贝雷梁(2)和第二贝雷梁(3)的底面低于待保护高压电缆(1)的底面,顶面高出待保护高压电缆(1)的顶面,多根支撑梁(4)等距架设在第一贝雷梁(2)和第二贝雷梁(3)之间,且相邻两根支撑梁(4)的间距为1.5~2.5m;所述第一贝雷梁(2)、第二贝雷梁(3)的两端分别嵌设在基坑两侧支护结构的冠梁(5)内,待保护高压电缆(1)两端穿过冠梁(5),在待保护高压电缆(1)外套设有多根钢丝绳抱箍(6),每根钢丝绳抱箍(6)固定在第一贝雷梁(2)、第二贝雷梁(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穿基坑的高压电缆原位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待保护高压电缆(1)的两侧设有保护钢板(7),所述保护钢板(7)位于贝雷梁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锋张文刚包健姚方洲涂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