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空气过滤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3070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辆的空气过滤器及车辆,车辆的空气过滤器包括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进气管、出气管以及滤芯,下壳体用于与发动机连接;上壳体安装于下壳体上并形成密封的容腔,容腔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容腔分隔为进气腔、过滤腔以及出气腔;滤芯设置于过滤腔内,滤芯的四周与过滤腔的内壁面密封连接;进气管穿过进气腔且进气管的出气端与过滤腔连通,进气管的吸气端与外部连通;出气管与出气腔连通,隔板上开设有连通出气腔和过滤腔的出气口,进气管与过滤腔的连通处以及出气口分设于滤芯的相对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气过滤器,不仅平台化率高,降低了开发成本,并且安装方便。并且安装方便。并且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空气过滤器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空气过滤器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车辆中,进气系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气系统能够为发动机导入并输送清洁、干燥和足量的新鲜空气,以满足发动机进气量的需求,避免空气中杂质以及大颗粒粉尘进入发动机燃烧室造成发动机异常磨损。
[0003]进气系统主要包括空气过滤器,现有技术中,空气过滤器主要布置于车架轮罩上方,存在以下问题,空气过滤器布置于车架轮罩上方,受车架影响较大,不同型号的车架必须设置不同信号的车架轮罩,平台化率较低。以及混合动力车型前舱布置空间比较紧凑,无空滤布置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车辆的空气过滤器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的空气过滤器安装平台化率较低以及不便安装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车辆的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进气管、出气管以及滤芯,所述下壳体用于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上壳体安装于所述下壳体上,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密封的容腔,所述容腔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容腔分隔为进气腔、过滤腔以及出气腔;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过滤腔内,且所述滤芯与所述下壳体的底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滤芯的四周与所述过滤腔的内壁面密封连接;所述进气管穿过所述进气腔且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过滤腔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吸气端与外部连通;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出气腔连通,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出气腔和所述过滤腔的出气口,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过滤腔的连通处以及所述出气口分设于所述滤芯的相对两侧。
[0006]可选地,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均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底壁上,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相互垂直布置;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为所述进气腔,所述第一隔板的另一侧为所述过滤腔和所述出气腔,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分别为所述过滤腔和所述出气腔;所述滤芯的四周与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以及所述下壳体的侧壁均密封连接;所述出气端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上,所述出气口开设于所述第二隔板上。
[0007]可选地,所述空气过滤器还包括密封框,所述密封框罩设于所述下壳体、所述第一隔板以及所述第二隔板的边缘上,所述滤芯的四周与所述密封框贴合。
[0008]可选地,所述上壳体的顶壁呈向背离所述下壳体方向凸出的弧形结构。
[0009]可选地,所述上壳体还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均设置于所述上壳体的顶壁朝向所述下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布置方向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布置方向相互垂直。
[0010]可选地,所述进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吸气部、连接部以及出气部,所述出气部位于所述进气腔内,所述出气部背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为所述出气端;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吸气部均位于所述容腔外部,所述吸气部呈扁平状,所述连接部为波纹管。
[0011]可选地,所述出气部上开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谐振孔。
[0012]可选地,所述出气管的内壁开设有密封螺纹,所述出气管背离所述出气腔的一端套设有密封圈。
[0013]可选地,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多个球头螺栓,所述空气过滤器还包括多个弹性安装头,所述弹性安装头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所述弹性安装头的尺寸自靠近发动机的一端至远离发动机的一端呈渐缩设置,所述弹性安装头用于与球头螺栓配合以安装所述下壳体。
[001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发动机、蓄电池、膨胀壶、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以及安装于所述发动机上的如上所述的空气过滤器。
[001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空气过滤器通过下壳体安装在发动机上,既不会占用车辆前舱过多的空间,也便于安装。除此之外,空气过滤器的型号与发动机的型号相对应,即使是不同的车型,只要共用的是相同的动力系统,都可以使用同一款空气过滤器,提高了平台化率,降低了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车辆前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车辆的空气过滤器的装配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车辆的空气过滤器中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车辆的空气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车辆的空气过滤器中密封框与下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车辆的空气过滤器中下壳体与弹性安装头的装配示意图。
[0023]附图标号说明:
[0024][0025][0026]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9]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0]本技术提出一种车辆的空气过滤器100。
[0031]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车辆的空气过滤器100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进气管3、出气管4以及滤芯5,下壳体2用于与发动机400连接;上壳体1安装于下壳体2上,且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形成密封的容腔,容腔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容腔分隔为进气腔61、过滤腔62以及出气腔63;滤芯5设置于过滤腔62内,且滤芯5与下壳体2的底壁之间存在间隙,滤芯 5的四周与过滤腔62的内壁面密封连接;进气管3穿过进气腔61且进气管3 的出气端35与过滤腔62连通,进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空气过滤器,车辆包括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进气管、出气管以及滤芯,所述下壳体用于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上壳体安装于所述下壳体上,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密封的容腔,所述容腔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容腔分隔为进气腔、过滤腔以及出气腔;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过滤腔内,且所述滤芯与所述下壳体的底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滤芯的四周与所述过滤腔的内壁面密封连接;所述进气管穿过所述进气腔且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过滤腔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吸气端与外部连通;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出气腔连通,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出气腔和所述过滤腔的出气口,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过滤腔的连通处以及所述出气口分设于所述滤芯的相对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均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底壁上,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相互垂直布置;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为所述进气腔,所述第一隔板的另一侧为所述过滤腔和所述出气腔,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分别为所述过滤腔和所述出气腔;所述滤芯的四周与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以及所述下壳体的侧壁均密封连接;所述出气端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上,所述出气口开设于所述第二隔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器还包括密封框,所述密封框罩设于所述下壳体、所述第一隔板以及所述第二隔板的边缘上,所述滤芯的四周与所述密封框贴合。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进李锐罗宏锦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