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注塑模的成品自动脱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303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2
一种用于注塑模的成品自动脱卸装置,包括上模体,上模体与驱动机构相连接,上模体包括第一上模部和能与下模相贴合的第二上模部,第一上模部与驱动机构相连接,第一上模部通过弹簧与第二上模部能相互分离地连接在一起,在第一上模部上设置有能在第一上模部与第二上模部相分离时将贴附在第二上模部上的成品顶开而使成品与第二上模部相分离的脱卸结构,在第二上模部的中部设置有能容纳脱卸结构的模体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一上模部和第二上模部的相对位移,使脱卸结构作用在注塑成型的成品零件上,实现成品零件的自动脱模,脱模效率高,效果好。效果好。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注塑模的成品自动脱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制作
,尤其指一种用于注塑模的成品自动脱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2021898771.4名称为《一种稳定脱料的注塑模具》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稳定脱料的注塑模具,包括上垫板、上模板、下模板、下模座和下垫板,上模板中设有注塑主流道,上模板的底部设有凸模块,上模板的底部还固定有两个第一磁性件;下模板上设有注塑分流道和凹模腔,注塑分流道的底部连接有水口槽,水口槽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脱料孔,凹模腔围绕有镜座槽,镜座槽的底部连接有延迟通道,下模板中设有两个升降孔;下模座中设有脱料腔,脱料腔中滑动连接有脱料板,脱料板上固定有第一顶针,脱料板上设有延迟顶出机构,脱料板上还固定有两个第二磁性件。该技术在开模的同时能够带动各个顶针上升,脱料成本低,脱料动作稳定可靠。然而,该注塑模具难以应用在流道位于下模、注塑成品贴附在上模的注塑模中,因此该注塑模具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将成型并贴附在上模体上的成品自动脱离,使用效率高的用于注塑模的成品自动脱卸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用于注塑模的成品自动脱卸装置,包括能与下模体相贴合而形成注塑腔而用于制作成品的上模体,所述上模体与能驱动上模体相对下模体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包括第一上模部和能与下模相贴合的第二上模部,所述第一上模部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上模部通过弹簧与第二上模部能相互分离地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一上模部上设置有能在第一上模部与第二上模部相分离时将贴附在第二上模部上的成品顶开而使成品与第二上模部相分离的脱卸结构,在所述第二上模部的中部设置有能容纳脱卸结构的模体通孔。
[0005]作为改进,所述脱卸结构可优选包括驱动块、限位块和从动块,所述限位块连接在模体通孔中,所述从动块能相对限位块斜向地能上下移动地与限位块相连接,从动块的上端与驱动块相连接,所述驱动块与第一上模部相连接,从动块的下端能由驱动块驱动与成品相插合。
[0006]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块上可优选设置有块体通孔,所述从动块穿置于块体通孔中。
[0007]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块可优选包括竖向设置的拔块和水平设置的导向块,所述拔块的顶部与第一上模部相连接,所述拔块的底部与导向块的一端滑动相连接,所述导向块的另一端与从动块滑动相连接,在模体通孔的顶部开口上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与导向块的顶面顶触在一起。
[0008]进一步改进,在导向块两侧的模体通孔内壁上可优选设置有凸台部,所述压板的两端通过螺钉分别连接在对应的凸台部顶面上,所述压板的顶面与第二上模部的顶面相平齐或略低于第二上模部的顶面。
[0009]进一步改进,在导向块的两端可优选分别设置有滑槽,拔块的底部倾斜地设置有能与导向块的左滑槽相配合的拔块扣合部,从动块的上部设置有能与导向块的右滑槽相配合的从动块扣合部。
[0010]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从动块的外周面上可优选分布有凹槽,在每个凹槽中嵌合有对应的调节块体。
[0011]作为改进,在第二上模部的底面上可优选脱卸地连接有用于成型零件的成型块。
[0012]作为改进,在第一上模部的底面上可优选分布有导向柱,所述弹簧套置在对应的导向柱上。
[0013]作为改进,在第一上模部的两侧可优选分别设置有拉杆,在第二上模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能与对应拉杆相卡扣而使第二上模部随第一上模部升起的侧壁凸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一上模部和第二上模部的相对位移,使脱卸结构作用在注塑成型的成品零件上,实现成品零件的自动脱模,脱模效率高,效果好;脱卸结构设置在第二上模部的模体通孔中,占用空间小,纯机械结构,依次传动实现,不易发生故障,维修更换十分方便;通过块体之间的力传导实现成品的脱出,在开模过程中完成了脱模操作,不增加取料时间,使用效率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6]图2为图1中处于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0017]图3是图1的结构分解图;
[0018]图4是图2中处于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0019]图5是图3中去除第二上模部后的正面投影图;
[0020]图6是图5中去除第一上模部后的结构分解图;
[0021]图7是图6中进一步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注塑模的成品自动脱卸装置,包括能与下模体相贴合而形成注塑腔而用于制作成品4的上模体,上模体与能驱动上模体相对下模体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相连接,上模体包括第一上模部1和能与下模相贴合的第二上模部2,第一上模部1与驱动机构相连接,第一上模部1通过弹簧11与第二上模部2能相互分离地连接在一起,在第一上模部1上设置有能在第一上模部1与第二上模部2相分离时将贴附在第二上模部2上的成品4顶开而使成品4与第二上模部2相分离的脱卸结构,在第二上模部2的中部设置有能容纳脱卸结构的模体通孔21。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以及驱动机构驱动上模体上下移动的具体工作原理均属于公知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下模体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
[0024]脱卸结构包括驱动块、限位块3和从动块31,限位块3连接在模体通孔21中,从动块31能相对限位块3斜向地上下移动地与限位块3相连接,从动块31的上端与驱动块相连接,驱动块与第一上模部1相连接,从动块31的下端能由驱动块驱动与成品4相插合。限位块3上设置有块体通孔30,从动块31穿置于块体通孔30中。
[0025]驱动块包括竖向设置的拔块5和水平设置的导向块6,拔块5的顶部与第一上模部1 相连接,拔块5的底部与导向块6的一端滑动相连接,导向块6的另一端与从动块31滑动相连接,在模体通孔21的顶部开口上设置有压板22,压板22与导向块6的顶面顶触在一起。在导向块6两侧的模体通孔内壁上设置有凸台部23,压板22的两端通过螺钉分别连接在对应的凸台部23顶面上,压板22的顶面与第二上模部2的顶面相平齐或略低于第二上模部2的顶面。在导向块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槽,拔块5的底部倾斜地设置有能与导向块6的左滑槽61相配合的拔块扣合部,从动块31的上部设置有能与导向块6的右滑槽62相配合的从动块扣合部。在从动块31的外周面上分布有凹槽,在每个凹槽中嵌合有对应的调节块体32。在第二上模部2的底面上脱卸地连接有用于成型零件的成型块24。
[0026]在第一上模部1的底面上分布有导向柱12,弹簧11套置在对应的导向柱12上。在第一上模部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扣杆13,在第二上模部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能与对应扣杆 13相卡扣而使第二上模部2随第一上模部1升起的侧壁凸部。
[0027]工作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注塑模的成品自动脱卸装置,包括能与下模体相贴合而形成注塑腔而用于制作成品(4)的上模体,所述上模体与能驱动上模体相对下模体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包括第一上模部(1)和能与下模相贴合的第二上模部(2),所述第一上模部(1)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上模部(1)通过弹簧(11)与第二上模部(2)能相互分离地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一上模部(1)上设置有能在第一上模部(1)与第二上模部(2)相分离时将贴附在第二上模部(2)上的成品(4)顶开而使成品(4)与第二上模部(2)相分离的脱卸结构,在所述第二上模部(2)的中部设置有能容纳脱卸结构的模体通孔(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自动脱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卸结构包括驱动块、限位块(3)和从动块(31),所述限位块(3)连接在模体通孔(21)中,所述从动块(31)能相对限位块(3)斜向地上下移动地与限位块(3)相连接,从动块(31)的上端与驱动块相连接,所述驱动块与第一上模部(1)相连接,从动块(31)的下端能由驱动块驱动与成品(4)相插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品自动脱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3)上设置有块体通孔(30),所述从动块(31)穿置于块体通孔(30)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品自动脱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包括竖向设置的拔块(5)和水平设置的导向块(6),所述拔块(5)的顶部与第一上模部(1)相连接,所述拔块(5)的底部与导向块(6)的一端滑动相连接,所述导向块(6)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满满简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爱卓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