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2930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属于自动人行道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自动人行道化冰效果差以及围裙板极易发生错位移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包括架体、踏板组件、加热器、安装架、围裙板以及支撑板。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当人们将围裙板安装在架体上时,支撑板便会支撑围裙板,使得围裙板在使用过程中,围裙板始终相对架体静止,即,避免围裙板在架体上发生错位移动的情况,也即避免围裙板触碰到上滚轮,从而保证该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能够正常工作。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能够正常工作。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自动人行道
,涉及一种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自动人行道指带有循环运行(板式或带式)走道,用于水平或倾斜角度不大于12
°
运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结构与自动扶梯相似,其主要由两层的活动踏板和扶手两部分组成,因此,自动人行道适用于车站、码头、商场、机场、展览馆和体育馆等人流集中的地方,而人们在乘坐该自动人行道时,经常会踢到该自动人行道上的围裙板,导致围裙板由于重力作用影响到活动踏板的运转;另外,冬季的气温寒冷,室外或者室内的自动人行道上的活动踏板往往会被冰冻住,因此,人们会在自动人行道的底面加装加热器,以使得长时间不使用的自动人行道,能够快速化冰,虽然通过该方案虽然能够实现对活动踏板的加热并达到化冰的功效,但此类方案在实施时,因位于自动人行道下方的活动踏板距离加热器的距离会比位于自动人行道上方的活动踏板距离加热器的距离小,使得两层的活动踏板上的温度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位于自动人行道上方的活动踏板上热量较少,影响自动人行道化冰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提高化冰效率以及能使围裙板稳定安装的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包括:
[0005]一对架体,两个所述架体之间活动设有踏板组件;
[0006]多个加热器,均可拆卸连接于两个架体之间,每个所述架体上均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可拆卸连接有围裙板,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用于支撑围裙板的支撑板,所述加热器位于踏板组件内。
[0007]在上述的一种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中,所述围裙板上设有至少两个与安装架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框,所述支撑板托住相邻的一个安装框。
[0008]在上述的一种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中,所述踏板组件包括上踏板以及下踏板,所述上踏板的两端均设有与对应架体滚动连接的上滚轮,所述下踏板的两端均设有与对应架体滚动连接的下滚轮。
[0009]在上述的一种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中,所述架体上设有用于支撑上滚轮的上支撑框,所述上滚轮位于围裙板的下方。
[0010]在上述的一种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中,所述架体上设有折弯板,所述折弯板上设有用于支撑下滚轮的下支撑框。
[0011]在上述的一种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中,所述架体上设有防脱框,各个所述下滚轮活动位于下支撑框与防脱框之间。
[0012]在上述的一种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中,所述折弯板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防止下滚
轮错位移动的防脱板。
[0013]在上述的一种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中,所述架体上设有用于连接加热器的支架,所述支架位于上踏板与下踏板之间。
[0014]在上述的一种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中,所述上支撑框的顶部远离踏板的边沿上设有上凸耳。
[0015]在上述的一种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中,所述防脱框的底部靠近踏板的边沿上设有下凸耳。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在本技术中,当人们将围裙板安装在架体上时,支撑板便会支撑围裙板,使得围裙板在使用过程中,围裙板始终相对架体静止,即,避免围裙板在架体上发生错位移动的情况,也即避免围裙板触碰到上滚轮,从而保证该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0018]2、架体上设有用于连接加热器的支架,该支架位于上踏板与下踏板之间,安装时,人们需要将加热器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架体上的支架连接,并将加热器的另一端与另一端架体上的支架连接,以实现加热器能够安装于上踏板与下踏板之间,使得该加热器上的热量能够同时传递至上踏板与下踏板上,使得上踏板与下踏板上的温度值始终处于预设范围内,从而提高冰雪融化的效率。
[0019]3、通过下凸耳与防脱板的配合作用,避免下滚轮从下支撑框与防脱框之间脱离出来,从而保证该踏板组件能够相对架体稳定运动。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5]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包括架体100、踏板组件200、加热器110、安装架120、围裙板300以及支撑板121。
[0026]架体1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架体100之间活动设有踏板组件200;多个加热器110均可拆卸连接于两个架体100之间,所述加热器110位于踏板组件200内,当自动人行道上的踏板组件200出现结冰情况时,人们首先需要操控各个加热器110,以使加热器110能够对踏板组件200进行加热,因加热器110位于踏板组件200的内部,使得加热器110能够对踏板组件200上的冰块进行快速熔化,以保证踏板组件200能够顺利相对架体100运动;另外,每个所述架体100上均设有安装架120,所述安装架120上可拆卸连接有围裙板300,所述安装架120上设有用于支撑围裙板300的支撑板121,当人们将围裙板300安装在架体100上时,支撑板121便会支撑围裙板300,使得围裙板300在使用过程中,围裙板300始终相对架体100静止,即,避免围裙板300在架体100上发生错位移动的情况,从而保证该自动人行道导轨系
统能够正常工作。
[0027]围裙板300上设有至少两个与安装架120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框310,所述支撑板121托住相邻的一个安装框310,安装时,人们需要将围裙板300上的两个安装框310与安装架120的预设位置螺纹连接,并使得支撑板121支撑相邻的一个安装框310,从而使得围裙板300不会从架体100上掉落下来,其次,通过该支撑板121的支撑作用,也方便将各个安装框310与安装架120对应的位置螺纹连接在一起。
[0028]踏板组件200包括上踏板210以及下踏板220,所述上踏板210的两端均设有与对应架体100滚动连接的上滚轮211,架体100上设有用于支撑上滚轮211的上支撑框130,所述上滚轮211位于围裙板300的下方,上支撑框130的顶部远离踏板的边沿上设有上凸耳131,通过两个上凸耳131的设置,避免上踏板210两端的上滚轮211在上支撑框130上左右晃动,保证该上踏板210能够稳定运动。
[0029]下踏板220的两端均设有与对应架体100滚动连接的下滚轮221,架体100上设有折弯板140,所述折弯板140上设有用于支撑下滚轮221的下支撑框141,架体100上设有防脱框150,各个所述下滚轮221活动位于下支撑框141与防脱框150之间,防脱框150的底部靠近踏板的边沿上设有下凸耳151,折弯板1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架体,两个所述架体之间活动设有踏板组件;多个加热器,均可拆卸连接于两个架体之间,每个所述架体上均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可拆卸连接有围裙板,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用于支撑围裙板的支撑板,所述加热器位于踏板组件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裙板上设有至少两个与安装架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框,所述支撑板托住相邻的一个安装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组件包括上踏板以及下踏板,所述上踏板的两端均设有与对应架体滚动连接的上滚轮,所述下踏板的两端均设有与对应架体滚动连接的下滚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人行道导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上设有用于支撑上滚轮的上支撑框,所述上滚轮位于围裙板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继明石继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宏大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