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防爆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23846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机防爆膜,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有PET基材层和胶黏层,胶黏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软单体5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防爆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防爆膜
,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防爆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如今很多的高端手机都已经开始使用玻璃材质的后盖,为了提高视觉效果和手机的手感,玻璃材质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手机玻璃后盖上。
[0003]玻璃材质的手机后盖上设置防爆膜可以有效缓冲撞击防止玻璃爆裂,或在手机不慎撞击时可防止玻璃的破碎飞散,减少玻璃的隐性伤害,保障用户安全;除此之外,防爆膜还可以维持玻璃特有的光泽、质感及提高玻璃的表面硬度。
[0004]现有的手机防爆膜所采用的胶黏剂层的初粘强度和终粘强度都非常高,在贴膜过程中一旦出现偏差(如贴歪),撕除返工的难度较大,容易造成手机防爆膜的浪费;同时,现有的手机防爆膜对市面上的UV转印胶及油墨的附着性差,容易造成手机防爆膜的外观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机防爆膜,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有PET基材层和胶黏层,所述胶黏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软单体55

75份、硬单体5

10份、第一功能单体1

5份、第二功能单体1

3份、第三功能单体0.5

1份、硬化剂0.8

1份、引发剂0.5

1份、溶剂50

70份。
[0006]进一步地,所述胶黏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丙烯酸丁酯40
‑<br/>50份、丙烯酸异辛酯15

2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5

10份、丙烯酸羟丙酯1

5份、马来酸二丁酯1

3份、丙烯酸月桂酯0.5

1份、甲苯二异氰酸酯0.8

1份、偶氮二异丁腈0.5

1份、乙酸乙酯50

70份。
[0007]手机防爆膜属于保护膜,目前保护膜用的压敏胶主要有橡胶型压敏胶和丙烯酸酯型压敏胶两大类,由于丙烯酸酯型压敏胶具有良好的耐老化、耐光、耐溶剂性能,并且无色透明,故称为了保护膜用压敏胶的首选胶种。丙烯酸酯压敏胶是由具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其他烯类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得。丙烯酸酯压敏胶共聚合成时所采用的烯类单体主要有三大种类:软单体、硬单体、功能单体(也称交联单体)。
[0008]软单体又称粘性单体,是制备丙烯酸酯压敏胶的主要单体,软单体的共聚物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为压敏胶提供初粘性能。业内常选择碳原子数为4

8的丙烯酸烷基酯作为软单体,常用的软单体有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等,本专利技术中选用常用的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组合作为软单体,丙烯酸异辛酯的分子链较长,其与其他单体共聚后能显著提高聚合物的柔软性,从而有利于提高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润湿性(表现为对基材的粘附性)。另一方面,丙烯酸异辛酯也会影响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初粘力、180
°
剥离强度和持粘力,具体地,丙烯酸异辛酯的用量增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初粘力、180
°
剥离强度和持粘力也会增大,但持粘力会下降,故综合考虑,丙烯酸异辛酯的量为15

25重量份。
[0009]硬单体又称内聚单体,硬单体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较高并能与软单体共聚。硬单体在丙烯酸酯压敏胶中为辅助单体,主要作用是与软单体共聚后能产生具有较好内聚强度的共聚物(内聚强度表现为压敏胶具有的持粘性),同时,硬单体能改善丙烯酸酯压敏胶的耐水性、粘接强度、透明度等性能。常用的硬单体有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等,本专利技术中选用常用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硬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用量增加可降低初粘力、增强持粘力,但同时其用量过多也会降低180
°
剥离强度,故综合考虑,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量为5

10重量份。
[0010]功能单体是指具有多种官能团的单体,可与软、硬单体发生共聚也可进行二次反应。功能单体的加入使得丙烯酸酯压敏胶带有一定数量的官能团,正式这个引入的官能团为共聚物提供了可进行各种机理反应的交联点,从而进行化学交联。常用的功能单体有丙烯酸、马来酸和马来酸酐、丙烯酰胺、丙烯酸β

羟乙酯和丙烯酸β

羟丙酯、衣康酸、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本专利技术中选用常用的丙烯酸羟丙酯作为第一功能单体,丙烯酸羟丙酯的用量过多会同时降低初粘力和180
°
剥离强度,故综合考虑,丙烯酸羟丙酯的用量为1

5重量份。在第一功能单体的基础上,专利技术人意外发现,当在聚合体系中加入马来酸二丁酯作为第二功能单体、丙烯酸月桂酯作为第三功能单体参与共聚反应,可有效地降低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初粘性,并且能维持较高的粘附性能。
[0011]一般丙烯酸酯压敏胶中常加入硬化剂(固化剂)以增强其综合性能(如耐高温性能、持粘性等),常用异氰酸酯作为硬化剂,包括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本专利技术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作为硬化剂,适量地增加硬化剂的量可降低初粘力、提升持粘力和180
°
剥离强度,故综合考虑,硬化剂的用量为0.8

1重量份。
[0012]本专利技术中选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乙酸乙酯为溶剂。
[0013]进一步地,所述PET基材层为PET薄膜,所述PET薄膜包括本体和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位于所述本体上远离所述胶黏层的一侧。
[0014]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层的成分包括附着力促进剂。
[0015]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附着力促进剂为PET附着力促进剂,购自华晶思公司。
[0016]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机防爆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7]S1:提供PET薄膜,在所述PET薄膜上涂覆附着力促进剂形成PET基材层;
[0018]S2:制备丙烯酸酯压敏胶,将所述丙烯酸酯压敏胶涂覆在所述PET基材层上远离所述附着力促进剂的一侧形成胶黏层。
[0019]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在所述PET薄膜上涂覆附着力促进剂包括:采用湿法涂布在所述PET薄膜上涂覆厚度为3

5微米的所述附着力促进剂,并在温度为100

150℃的条件下进行干燥形成吸附层。
[0020]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所述胶黏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丙烯酸丁酯40

50份、丙烯酸异辛酯15

2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5

10份、丙烯酸羟丙酯1

5份、马来酸二丁酯1

3份、丙烯酸月桂酯0.5

1份、甲苯二异氰酸酯0.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防爆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有PET基材层和胶黏层,所述胶黏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软单体55

75份、硬单体5

10份、第一功能单体1

5份、第二功能单体1

3份、第三功能单体0.5

1份、硬化剂0.8

1份、引发剂0.5

1份、溶剂50

7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防爆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胶黏层中,所述软单体包括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所述硬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第一功能单体包括丙烯酸羟丙酯,所述第二功能单体包括马来酸二丁酯,所述第三功能单体包括丙烯酸月桂酯,所述硬化剂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所述引发剂包括偶氮二异丁腈,所述溶剂包括乙酸乙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防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丙烯酸丁酯40

50份、丙烯酸异辛酯15

2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5

10份、丙烯酸羟丙酯1

5份、马来酸二丁酯1

3份、丙烯酸月桂酯0.5

1份、甲苯二异氰酸酯0.8

1份、偶氮二异丁腈0.5

1份、乙酸乙酯50

7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防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基材层为PET薄膜,所述PET薄膜包括本体和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位于所述本体上远离所述胶黏层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防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的成分包括附着力促进剂。6.一种手机防爆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提供PET薄膜,在所述PET薄膜上涂覆附着力促进剂形成PET基材层;S2:制备丙烯酸酯压敏胶,将所述丙烯酸酯压敏胶涂覆在所述PET基材层上远离所述附着力促进剂的一侧形成胶黏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在所述PET薄膜上涂覆附着力促进剂包括:采用湿法涂布在所述PET薄膜上涂覆厚度为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灏渠李盛艺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浩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