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用可视化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226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可视化穿刺针和穿刺套件,所述可视化穿刺针包括:穿刺套筒,所述穿刺套筒内设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均沿着所述穿刺套筒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管路的近端处管壁上设有接口,所述接口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接口用于将所述第二管路接驳通气管路和/或通液管路;导管,所述导管被配置为能够伸入至所述第二管路并从所述第二管路的远端伸出;光导纤维束,所述光导纤维束被配置为伸入至所述第一管路。所述可视化穿刺针使得穿刺路径可视,容易准确地控制对手术靶点的操作,减小颅部穿刺操作的难度并减少相应的并发症,同时还便于各种管道和器械的管理。管道和器械的管理。管道和器械的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神经外科用可视化穿刺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可视化穿刺针和穿刺套件。

技术介绍

[0002]穿刺操作是临床重要的检查和临床处置手段,对于疾病诊疗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常用的穿刺针常由针芯和套筒两部分组成,穿刺时将针芯放入套筒,穿刺至预定位置后拔出针芯,然后进行临床操作。由于解剖部位的差异,与其他系统或器官相比,在神经外科领域中所涉及的穿刺操作有一定的操作局限性。在神经外科,由于颅部的特殊解剖结构,穿刺操作往往需要CT引导定位或立体定向导航。即便如此,在确定了靶点的大体位置和穿刺位置后,当穿刺针刺入硬膜后由于缺乏内部视野,无法实时判断靶点部位组织状态和性质,因此对于脑部的穿刺操作来说仍然非常依赖于术者的经验。
[0003]此外,由于颅内的空间狭小,因此神经外科用的穿刺套管并不适合像腹部穿刺套管那样可以接入纤维镜进行观察和手术操作。颅部手术的手术野狭小,手术操作空间受限,给手术操作中各种管道的切换和管理带来了麻烦。管道的切换引起的管道之间的碰撞、管道内的流体相互混合或污染都有可能对操作本身以及活检取材等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用可视化穿刺针和穿刺套件,使得穿刺路径可视,容易准确地控制对手术靶点的操作,减小颅部穿刺操作的难度并减少相应的并发症,同时还便于各种管道和器械的管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和穿刺套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用可视化穿刺针,包括:
[0007]穿刺套筒,所述穿刺套筒内设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均沿着所述穿刺套筒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管路的近端处管壁上设有接口,所述接口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接口用于将所述第二管路接驳通气管路和/或通液管路;
[0008]导管,所述导管被配置为能够伸入至所述第二管路并从所述第二管路的远端伸出;
[0009]光导纤维束,所述光导纤维束被配置为伸入至所述第一管路。
[0010]进一步的,所述穿刺针还包括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与所述导管的近端可拆卸式配合连接,即套在所述导管近端外壁上用于阻挡所述接口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阻挡件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近端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阻挡件与所述导管配合的位置被设置成在将导管的远端伸入第二管道中并与第二管道的远端开口平齐时,所述阻挡件能够封闭所述接口。
[0012]进一步的,所述阻挡件与所述导管之间螺纹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阻挡件的外侧壁还设有滑块,所述第二管路的内侧壁设有螺旋滑轨,所述滑块沿着所述螺旋滑轨滑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滑轨的长度被配置为成使得导管的远端最远延伸至第二管路远端开口外不超过1.5cm。
[0015]进一步的,所述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手柄,所述导管本体伸入至所述第二管路内,所述手柄用于操作。
[0016]进一步的,所述穿刺针还包括接口帽,用于在不使用接口时封闭所述接口。
[0017]进一步的,所述穿刺针还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接口,第二端连接通液管道和/或通气管道,所述三通管的第三端连通负压装置。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路的远端形成为尖端或者钝端,所述尖端用于穿刺。
[0019]进一步的,所述导管为吸引管、活检针或活检钳,所述吸引管用于从目标位置吸引液体,所述活检针或活检钳,用于从目标位置获取组织或细胞样品。
[00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用穿刺套件,还包括LED光源、显示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神经外科用可视化穿刺针,所述LED光源和光导纤维套设在所述第一管路内,所述光导纤维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使穿刺针尖端的画面实时传送至显示屏。
[0021]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22]1、本专利技术的可视化穿刺针使得穿刺路径可视,容易准确地观察手术靶点的位置和情况,从而提高活检或血肿穿刺引流等操作的效率和成功率,并减少相应的并发症(损伤血管、病变周围的正常脑组织或其他解剖结构),减小颅部穿刺和相关操作的难度。
[0023]2、在穿刺和后续操作过程中,取材或引流、注液、排气通道互不干扰,减少了管道间切换的管理问题和相互污染问题;
[0024]3、由于在神经外科中的穿刺操作最常用于颅内病灶的活检和血肿穿刺引流,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穿刺套件完全可以适合这两种常见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25]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0026]在附图中: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神经外科用可视化穿刺套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神经外科用可视化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神经外科用可视化穿刺针的剖视图;
[0030]图4是阻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穿刺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接口连接三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
[0034]1‑
穿刺套筒、2

导管、3

光导纤维束、4

接口、5

显示屏、6

手柄、7

滑轨、8

阻挡件、9

接口帽盖、10

滑块、11

阀门、12

第一管路、13

第二管路、14

三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6]远侧或远端:在本说明书中,当提及“远侧或远端”时是指远离使用者或远离手柄一侧。
[0037]近侧或近端:在本说明书中,当提及“近侧或近端”时是指靠近使用者或靠近手柄一侧。
[0038]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用可视化穿刺套件,所述穿刺套件包括穿刺针、LED光源、显示屏,所述光导纤维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使穿刺针尖端的画面实时传送至显示屏。在本专利技术的穿刺套件中,LED光源连接到穿刺针中的光导纤维束以提供照明光,光导纤维将从穿刺针远端获得的光信号实时投射到显示屏,这样可以实时地观测穿刺的过程以及后续进行活检或吸引液体的情况。
[0039]在该穿刺套件中,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用可视化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套筒,所述穿刺套筒内设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均沿着所述穿刺套筒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管路的近端处管壁上设有接口,所述接口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接口用于将所述第二管路接驳通气管路和/或通液管路;导管,所述导管被配置为能够伸入至所述第二管路并从所述第二管路的远端伸出;和光导纤维束,所述光导纤维束被配置为伸入至所述一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用可视化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还包括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与所述导管的近端可拆卸式配合连接,用于阻挡所述接口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外科用可视化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近端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阻挡件与所述导管配合的位置被设置成在将导管的远端伸入第二管道中并与第二管道的远端开口平齐时,所述阻挡件能够封闭所述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外科用可视化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与所述导管之间螺纹连接。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刚韩春雷王乔石林张华刘焕光朱冠宇张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