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螺旋排污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199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螺旋排污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和机筒,所述泵体内设置有油缸和出水通道,所述机筒连接在所述泵体的上方,所述机筒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包括转子总成和定子总成,所述油缸与所述泵体相配合使用,所述定子总成和所述转子总成设置在所述油缸的上方,且所述定子总成和所述转子总成对应设置,所述转子总成的底部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位于所述出水通道内,且所述叶轮的位置与所述出水通道的进水方向和出水方向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排污的出水效率,提高了排污水平。平。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螺旋排污泵


[0001]本技术涉及排污泵
,尤其涉及一种立式螺旋排污泵。

技术介绍

[0002]排污泵是一种泵与电机连体,并同时潜入液下工作的泵类产品,排污泵由于泵和电机同轴,轴短,转动部件重量轻,因此轴承上承受的载荷相对较小,寿命比一般泵要长得多,不存在汽蚀破坏及灌引水等问题,特别是后一点给操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振动噪声小,电机温升低,对环境无污染。相关技术中,立式的排污泵的流量小,影响运输效率,排污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立式螺旋排污泵,能够提高排污水平。
[0004]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立式螺旋排污泵,包括:泵体和机筒,所述泵体内设置有油缸和出水通道,所述机筒连接在所述泵体的上方,所述机筒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包括转子总成和定子总成,所述油缸与所述泵体相配合使用,所述定子总成和所述转子总成设置在所述油缸的上方,且所述定子总成和所述转子总成对应设置,所述转子总成的底部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位于所述出水通道内,且所述叶轮的位置与所述出水通道的进水方向和出水方向相对应。
[0005]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出水通道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出水弯管,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出水通道内并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位置相对应。
[0006]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叶轮的下方并位于所述出水通道的底部,所述出水弯管具有向外弯曲的弧度,并用于将来自所述出水口的水引流至所述泵体的侧方。
[0007]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泵体的侧方,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叶轮对应设置。
[0008]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连接在所述泵体的底部。
[0009]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转子总成包括转轴、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上轴承和所述下轴承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上下两侧,所述上轴承和所述下轴承连接在所述机筒内,所述转轴的底部与所述叶轮连接。
[0010]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转轴在对应所述油缸的位置设置有机械密封结构,所述机械密封结构围绕所述转轴设置。
[0011]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定子总成包括第一作用件,所述转子总成包括第二作用件,所述第一作用件设置在所述机筒上,所述第二作用件设置在所述转轴上,且所述第一作用件与所述第二作用件对应设置。
[0012]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机筒的顶部设置有上冒,所述上冒设置有电缆线接口,
所述电缆线接口与所述转子总成和所述定子总成相连通,所述电缆线接口用于连接电缆线。
[0013]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油缸在所述泵体的侧边设置有油缸口,所述油缸口上设置有油缸盖。
[00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立式螺旋排污泵,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立式螺旋排污泵,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通过将叶轮与泵体内出水通道的进水方向和出水方向对应设置以实现螺旋排污出水,提高了排污的出水效率,提高了排污水平。
[00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立式螺旋排污泵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泵体110;油缸111;油缸口1111;油缸盖1112;出水通道112;进水口1121;出水口1122;出水弯管113;底座114;
[0020]机筒120;转子总成121;转轴1211;上轴承1212;下轴承1213;机械密封结构1214;第二作用件1215;定子总成122;第一作用件1221;叶轮123;上冒124;电缆线接口1241;
[0021]电缆线13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性能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且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均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且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4]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立式螺旋排污泵,包括泵体110和机筒120,泵体110内设置有油缸111和出水通道112,机筒120连接在泵体110的上方,机筒120内设置有电机,电机包括转子总成121和定子总成122,油缸111与泵体110相配合使用,定子总成122和转子总成121设置在油缸111的上方,且定子总成122和转子总成121对应设置,转子总成121的底部设置有叶轮123,叶轮123位于出水通道112内,且叶轮123的位置与出水通道112的进水方向和出水方向相对应。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立式螺旋排污泵,电机设置为包括定子总成122和转子总成121在内的驱动结构,通电后转子总成121可以与定子总成122发
生转动,转子总成121转动后带动连接在底部的叶轮123转动,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通过将叶轮123与泵体110内出水通道112的进水方向和出水方向对应设置以实现螺旋排污出水,提高了排污的出水效率,提高了排污水平。
[0025]在一实施例中,出水通道112设置有进水口1121和出水口1122,出水口1122处设置有出水弯管113,叶轮123设置在出水通道112内并与进水口1121和出水口1122的位置相对应,叶轮123转动后,能达到螺旋排污的效果。
[0026]在一实施例中,出水口1122位于叶轮123的下方并位于出水通道112的底部,出水弯管113具有向外弯曲的弧度,并用于将来自出水口1122的水引流至泵体110的侧方,叶轮123转动后,能达到螺旋排污的效果。
[0027]在一实施例中,进水口1121位于泵体110的侧方,进水口1121、出水口1122与叶轮123对应设置,具体的,进水口1121位于泵体110的侧方,叶轮123可正对着进水口1121设置,出水通道112为污水排污的处理通道,污水从进水口1121进入出水通道112后,在叶轮123的带动下,从下方的出水口1122流出,形成螺旋出水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出水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螺旋排污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和机筒,所述泵体内设置有油缸和出水通道,所述机筒连接在所述泵体的上方,所述机筒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包括转子总成和定子总成,所述油缸与所述泵体相配合使用,所述定子总成和所述转子总成设置在所述油缸的上方,且所述定子总成和所述转子总成对应设置,所述转子总成的底部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位于所述出水通道内,且所述叶轮的位置与所述出水通道的进水方向和出水方向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螺旋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出水弯管,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出水通道内并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位置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螺旋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叶轮的下方并位于所述出水通道的底部,所述出水弯管具有向外弯曲的弧度,并用于将来自所述出水口的水引流至所述泵体的侧方。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立式螺旋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泵体的侧方,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叶轮对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螺旋排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远策
申请(专利权)人:诺赛水泵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