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支撑组件以及集装箱拆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1503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走支撑组件,包括集成框架以及设置于集成框架下端的多个液压伸缩支腿以及履带车,所述履带车设置于所述集成框架的下方,当所述液压伸缩支腿伸长后能够将所述集成框架与履带车一并提升从而使所述履带车脱离地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集装箱拆箱装置,包括卸料仓以及如前所述的行走支撑组件,所述卸料仓设置于所述行走支撑组件的集成框架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行走支撑组件以及集装箱拆箱装置,当需要移动集装箱拆箱装置,控制液压伸缩支腿缩短,从而使集成框架整体下降,当液压伸缩支腿缩短至一定长度后,由履带车支撑集成框架,此时开动履带车即可带动集装箱拆箱装置整体移动,非常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走支撑组件以及集装箱拆箱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行走支撑组件以及集装箱拆箱装置,属于集装箱卸载以及铁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更好地发挥铁路在大宗物资运输、长距离运输中的骨干作业,对铁路运输结构的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主要在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发展港口大宗货物“公转铁”运输、推进铁路集装箱运输等方面对铁路运输结构进行调整。其中面临的一项主要问题是运输方式之间的组织协调能力不足,导致铁路运输全程物流费用高于公路“门到门”运输费用,其主要原因是铁路运输“前后一公里”问题没有解决,尤其是一些短距离运输,铁路两端接取送达成本占比较高,抬高了单位物流成本。针对运输结构调整出现的基础设施能力与运输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需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升级,对影响港口、码头、场站区域铁路集疏的瓶颈进行改造升级,进一步提高铁路的集疏能力,推进专线建设和升级改造,针对大宗货物的“前后一公里”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0003]在粉料的集装箱铁路运输中,集装箱拆箱(卸料)是货物集散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有的集装箱拆箱系统基本上都是开放设置,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3359554U公开的一种氧化铝粉矩形集装箱卸料输送装置,该装置中在可倾式集装箱卸料平台的下侧端底部设置缓流料卸料仓,在缓流料卸料仓的下端部设置有输送装置;在进行卸料时,先用起重吊装机械将集装箱放置在倾式集装箱卸料平台上进行卸料,并经过粉缓流卸料仓和输送装置将粉料输送到储料仓中。而这种拆箱装置,适合安装在固定工位进行作业,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活性较高的集装箱拆箱装置以及该集装箱拆箱装置的行走支撑组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行走支撑组件,包括集成框架以及设置于集成框架下端的多个液压伸缩支腿以及履带车,所述履带车设置于所述集成框架的下方,当所述液压伸缩支腿伸长后能够将所述集成框架与履带车一并提升从而使所述履带车脱离地面,并且当所述液压伸缩支腿缩短后能够将所述集成框架与履带车一并放下从而使所述履带车接触地面;所述履带车包括用于与集成框架相固定的第一部分以及设置有履带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可旋转地连接,从而当所述履带车脱离地面后所述履带能够相对于所述集成框架旋转。
[0006]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通过回转支承结构相连。
[0007]所述履带车为至少两个,两个所述履带车分别布置在集成框架底部的两侧。
[0008]所述履带车可分离地固定在所述集成框架的下方。
[000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集装箱拆箱装置,包括卸料仓以及如前所述的行走支撑组
件,所述卸料仓设置于所述行走支撑组件的集成框架上。
[0010]所述集装箱拆箱装置还包括多个布袋除尘器、除尘风机以及连接于除尘风机与布袋除尘器之间的除尘管路;多个布袋除尘器围起的区域形成所述卸料仓,在所述卸料仓的一侧形成开放式的卸料口,集装箱能够通过卸料口向卸料仓内倾倒粉料。
[0011]每个所述布袋除尘器设置有吸风门,多个所述吸风门分布在所述卸料仓的周围。
[0012]所述集装箱拆箱装置还包括螺旋输送机,用于对卸料仓内的粉料向外输送。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行走支撑组件以及集装箱拆箱装置,当需要移动集装箱拆箱装置,控制液压伸缩支腿缩短,从而使集成框架整体下降,当液压伸缩支腿缩短至一定长度后,由履带车支撑集成框架,此时开动履带车即可带动集装箱拆箱装置整体移动;当需要转向时,停止履带车,并且控制液压伸缩支腿伸长,将集成框架与履带车一并提升,当履带车脱离地面后,控制履带车的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旋转至需要转向的角度,然后再讲制液压伸缩支腿缩短,履带车重新接触地面,再次开动履带车,则集装箱拆箱装置朝向转向后的方向移动。本技术的行走支撑组件,能够较为灵活地移动集装箱拆箱装置,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集装箱拆箱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行走支撑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中的A部局部放大图。
[0017]图4为布袋除尘器的一种分布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拆箱装置,包括多个布袋除尘器41、除尘风机42以及连接于除尘风机42与布袋除尘器41之间的除尘管路,多个所述布袋除尘器41围起的区域形成卸料仓2,多个布袋除尘器41设置于集成框架1上。卸料仓2上设置有卸料口21,集装箱300内的粉料能够通过卸料口21倾倒至卸料仓2内。
[0020]每个所述布袋除尘器41设置有吸风门40,多个所述吸风门40分布在所述卸料仓2的周围。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卸料仓2的左右两侧、后侧以及上侧均布置有吸风门40,多个吸风门40在卸料仓2的周围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吸风,基本上能够在集装箱卸料过程中达到完全除尘的效果,有效避免了扬尘外溢。
[0021]所述集装箱拆箱装置还包括螺旋输送机5,所述螺旋输送机插入至所述卸料仓2的底部,能够在集装箱卸料的同时对卸料仓2内的粉料提升输送至后续工位进行分装。
[0022]如图2所示,所述行走支撑组件7包括多个液压伸缩支腿71以及两个履带车72,两个所述履带车72设置于集成框架1的下方的左右两侧,当所述液压伸缩支腿71伸长后能够将所述集成框架1与履带车72一并提升从而使所述履带车72脱离地面,并且当所述液压伸缩支腿71缩短后能够将所述集成框架1与履带车72一并放下从而使所述履带车72接触地面;所述履带车72包括用于与集成框架1相固定的第一部分721以及设置有履带720的第二部分722,所述第一部分721与第二部分722可旋转地连接,从而当所述履带车72脱离地面后
所述履带720能够相对于所述集成框架1旋转。
[0023]由于整个集装箱拆箱系统质量较大,因此在其移动过程中,通过普通的履带车72转向方式无法实现,因此可以在需要转向时首先将液压伸缩支腿71伸长,从而将履带车72抬离地面,然后驱动第二部分722相对于第一部分721转动,转动完成后再将液压伸缩支腿71缩短,使履带车72重新接触地面,则完成了集装箱拆箱系统移动方向的偏转。
[002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部分722为车体,第一部分721为一固定块,固定块固定在集成框架1上,固定块与车体之间通过回转支承结构(图中未示出)相连,回转支承结构属于现有的常见结构,常用于吊车、挖掘机的旋转机构上,第一部分721与第二部分722之间的相对旋转可以通过液压旋转马达驱动实现。
[0025]所述第一部分721可分离地固定在所述集成框架1的下方,当移动完毕后可以将履带车72驶离,因此通过两个履带车72就能够完成多个集装箱拆箱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走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框架以及设置于集成框架下端的多个液压伸缩支腿以及履带车,所述履带车设置于所述集成框架的下方,当所述液压伸缩支腿伸长后能够将所述集成框架与履带车一并提升从而使所述履带车脱离地面,并且当所述液压伸缩支腿缩短后能够将所述集成框架与履带车一并放下从而使所述履带车接触地面;所述履带车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集成框架相固定,履带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可旋转地连接,从而当所述履带车脱离地面后所述履带能够相对于所述集成框架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通过回转支承结构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车为至少两个,两个所述履带车分别布置在集成框架底部的两侧。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行走支撑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淮集装箱装备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