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菌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1277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菌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其配方包括:玉米粉、蜜糖、豆粕和氯化盐,余量为水。用该培养基培养活菌数达到2.8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菌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
,具体涉及一种混菌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树是多年生的常绿木本植物,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广泛种植,我国也将茶业作为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进行大力发展。然而,茶园经过多年种植后,由于根系分泌物和植株残茬腐解物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导致出现生长发育受阻、产量品质下降、病虫害加重的现象,但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常采用农用化学品维持产量,虽然带来了短期内产量的增长,但是长期使用化肥农药带来的化学污染、土地退化和抗病虫的传播等问题日益突出。
[0003]植物根际促生菌是一类定殖于植物根际,可通过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即生物固氮)或溶解土壤中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磷素(即生物溶磷)或产生植物生长激素刺激植物生长以增强其吸收矿物营养和水分的能力,从而促进植物生长的有益菌。利用优良促生菌株研制的“环境友好型”接种剂还可改良土质,增进土壤肥力,维持土壤健康,增强植物抗性,是发展生态农业的理想肥料。目前,我国每年有大量微生物肥料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主要包括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及复合微生物肥料等。
[0004]目前,用于培养微生物的主要是酵母粉、蛋白胨、牛肉膏等价格昂贵的材料,在大量培养生产的情况下,培养基费用占生产成本比重大,不利于相关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因此在生产制备菌体过程中,亟需一种提升发酵物中功能菌数量、低成本、效果好的培养基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菌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密度发酵培养基原料价格昂贵,获得的发酵液中菌体密度含量较低等问题,提供一种低成本的高密度液体发酵培养基。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混菌发酵培养基,包括:5

15g/L玉米粉、5

15g/L蜜糖、15

25g/L豆粕和0.5

1.5g/L氯化盐;
[0008]优选的,混菌发酵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
[0009]优选的,包括:10g/L玉米粉、10g/L蜜糖、20g/L豆粕和1g/L氯化盐;
[0010]优选的,所述氯化盐为KCl或NaCl;
[0011]一种混菌发酵液,其制备方法如下:
[0012]将活化的T.asperellum TC01按0.25

1%接种量,接种于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混菌发酵培养基中,在pH值为6.8

7.5,培养温度为28

30℃条件下,培养12

16h后,按0.25

1%%接种量接种活化的P.taichungensis 80533,培养2

6h后,分别按0.25

1%%接种量接种B.cepacia 932855和B.cereus 932875,培养55

65h;
[0013]一种混菌发酵培养方法,将种子液接种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
发酵条件为温度温度28

30℃,接种量2

3%,pH 7.0

7.2,转速180r/min。
[0014]所述接种量均是以混菌发酵培养基为基础;
[0015]上述菌株接种浓度均为1
×
108CFU/mL。
[0016]优选的,所述T.asperellum TC01培养时间为16h;
[0017]优选的,所述P.taichungensis 80533培养时间为4h;
[0018]优选的,所述接种量为0.5%;
[0019]优选的,所述pH值为7.0

7.2;
[0020]优选的,所述pH值为7.0;
[0021]优选的,所培养温度为28℃;
[0022]上述混菌发酵液在制备茶树促生制剂中的应用;
[0023]优选的,所述茶树为福鼎大白茶;
[0024]上述混菌发酵液在制备茶树生物防治制剂中的应用;
[0025]优选的,所述茶树为假眼小绿叶蝉;
[0026]Paenibacillus taichungensis 80533,Burkholderia cepacia932855,Bacillus cereus 932875的活化:
[0027]活化菌株将

80℃甘油保藏的菌株(Paenibacillus taichungensis 80533,Burkholderia cepacia932855,Bacillus cereus 932875)各取1%分别接种于LB培养基(胰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物5g/L,NaCl 10g/L,调pH至7.0,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L)中,28℃、170r/min振荡培养16h,放入4℃冰箱备用;
[0028]Trichoderma asperellum TC01的活化:
[0029]将

80℃甘油保藏的Trichoderma asperellum TC01(CGMCC No.3.19218)孢子液取1%接种于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L,葡萄糖20g/L,琼脂15~20g/L,蒸馏水1000毫升,自然pH)中培养3天,放入4℃冰箱备用。
[003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菌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通过特制的培养基配合优化过的培养条件和接种方法,使最终发酵液中的活菌含量达到2.85
×
10
13
CFU/mL,有效解决了传统发酵过程中存在的生物量低,生产成本高等缺点,便于相关产品加工,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0031]有益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采用价格低廉的农业资源作为可利用的碳氮源,通过进一步优化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缩短发酵周期,使得发酵液中的活菌含量达到2.85
×
10
13
CFU/mL,有效解决了前期发酵过程中生产成本高等缺点,便于相关产品加工,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混合菌剂可以作为生物肥料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安全无毒,生防效果显著,施用后可达到控制病虫害、促进茶树生长、提高产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生长曲线;
[0034]图2为pH值对芽孢和孢子的影响;
[0035]图3为接种量对芽孢和孢子的影响;
[0036]图4为温度对芽孢和孢子的影响;
[0037]图5为混菌发酵及单菌混合菌液对茶苗生长的影响;
[0038]图6为混菌发酵及单菌混合菌液叶片再生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菌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5

15g/L玉米粉、5

15g/L蜜糖、15

25g/L豆粕和0.5

1.5g/L氯化盐,余量为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菌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10g/L玉米粉、10g/L蜜糖、20g/L豆粕和1g/L氯化盐,余量为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菌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盐为KCl或NaCl。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菌发酵液体培养基在混菌发酵中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菌选自木霉属、芽孢杆菌属细菌、类芽孢杆菌、伯克霍尔德氏菌。6.一种混菌发酵液,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分别取棘孢木霉、蜡样芽孢杆菌、类芽孢杆菌、伯克霍尔德氏菌活化;取指数生长期的棘孢木霉菌Trichoderma asperellum TC01(CGMCC No.3.19218)接种到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上,接种量为0.25

1%,培养16h后,接种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taichungensis 80533,接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靖陈善敏邓敏江宏燕陈世春王晓庆盛忠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