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故障率低便于清洗的液体农药灌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100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故障率低便于清洗的液体农药灌装机,涉及农药包装机技术领域,包括药箱、驱动机构和若干灌装机构,罐装机构包括灌装缸、三通电磁阀和灌装头,灌装缸包括缸筒、活塞和活塞杆,活塞可滑动的设置于缸筒内,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出缸筒并与驱动机构连接,三通电磁阀的三个端口分别通过管路与药箱、灌装头和缸筒远离活塞杆的一端连通,三通电磁阀用于使药箱与缸筒连通或用于使灌装头与缸筒连通,灌装缸基本呈竖直方向设置,缸筒远离其活塞杆的一端位于灌装缸的底部。该液体农药灌装机可有效解决现有设备存在的泄漏故障多、驱动机构故障率高和清洗不便的技术难题。洗不便的技术难题。洗不便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故障率低便于清洗的液体农药灌装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农药包装机
,具体为一种故障率低便于清洗的液体农药灌装机。

技术介绍

[0002]液体农药灌装机是指对液态农药进行瓶装、罐装、袋装等自动包装的设备,其通常包括药箱、驱动机构和灌装机构,该灌装机构包括灌装缸、三通电磁阀和灌装头,灌装缸包括缸筒、活塞和活塞杆,活塞可在缸筒内滑动,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三通电磁阀的三个端口分别通过管路与药箱、灌装头和缸筒远离活塞杆的一端连通。上述灌装缸采用注射器的原理:当活塞杆带动活塞向远离缸筒方向移动时,三通电磁阀切换成使缸筒与药箱连通,灌装缸从药箱抽取药液;当活塞杆带动活塞向靠近缸筒方向移动时,三通电磁阀切换成使缸筒与灌装头连通,灌装缸向灌装头挤出药液实现定量灌装。
[0003]在实际应用中,为提高灌装速度保证灌装效率,上述灌装机构通常设置有多组(例如24头灌装机即设置有24组灌装机构),多组灌装机构的灌装头并排设置,包装瓶成组输送至灌装头下方,各灌装缸同时通过灌装头挤出药液对各包装瓶进行定量灌装,在输送下一组空瓶的间隙,各灌装缸又同时从药箱抽取药液以待下次灌装。为保证各灌装缸动作的同步性,通常采用一刚性连接件将各活塞杆连接在一起,在灌装时,由驱动机构驱动该连接件带动各活塞杆往复运动。
[0004]现有技术中的液体农药灌装机中,通常是把药箱设置于设备顶部方以便加药,把灌装头设置于设备的中上部以方便对灌装状态进行观测以及对灌装头的位置进行调整,而把驱动机构设置于设备的下部。灌装缸则是设置于药箱与驱动机构之间的位置,灌装缸的活塞杆向下设置,各活塞杆通过刚性连接件与驱动机构连接。该农药灌装机在实际应用时,存在设备故障率高、清洗复杂、易于造成污染等问题。
[0005]在设备故障率高方面,主要体现为泄漏频繁的问题。与食品、药品不同,在液体农药产品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少量的坚硬的微小颗粒物质,而灌装缸的缸体与活塞之间通常由橡胶密封圈实现密封。现有的农药灌装机在灌装时,灌装缸的活塞杆需要频繁的往复运动,一旦在密封圈与缸筒之间进入上述颗粒物质将极容易造成密封圈磨损,导致农药从缸筒的活塞杆端向下泄漏,污染整个作业环境。这也一直是困扰农药包装企业的技术难题,目前常规的做法是选用更为耐磨的密封圈,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密封圈磨损的问题,而如果密封圈选型更为耐磨,上述微小颗粒物质实际更容易对缸筒内壁造成磨损拉伤,造成更大的泄漏故障;另一种做法就是定期全线更换密封圈以保证生产时的连续顺利生产,然而密封圈的更换需要脱缸作业,即将活塞和缸筒脱开,其操作过程复杂、工作强度高,且脱缸后缸筒内残留的农药容易倾斜而出,造成更大的环境污染。
[0006]在设备故障率高方面,还体现为驱动装置的故障频繁。由于在灌装时,驱动装置是
通过刚性连接件同时带动多个活塞杆做往复伸缩动作,其动作频繁且负荷大,常常在连续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无法继续生产。
[0007]在实际的农药包装生产中,常常会遇到更换农药品种的情况,为避免不同品种的农药间相互污染,每一次更换农药灌装品种时均需要对药箱、灌装缸、三通电磁阀和灌装头进行清洗。现有的液体农药灌装机在清洗时,药箱可以直接用水清洗,理论上三通电磁阀和灌装头也可以通过反复抽排水实现清洗,但灌装缸内会存在农药残留,反复抽排水过程中亦会有残留的农药进入管路和三通电磁阀造成污染,无法实现彻底清洗。故在进行清洗时,需要将活塞和缸筒脱开实施脱缸作业才能清洗干净,其操作过程复杂、工作强度高,且耗时较长,严重影响连续生产期间的单班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故障率低便于清洗的液体农药灌装机。
[0009]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10]一种故障率低便于清洗的液体农药灌装机,包括药箱、驱动机构和若干灌装机构,所述灌装机构包括灌装缸、三通电磁阀和灌装头,所述灌装缸包括缸筒、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缸筒内,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缸筒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的三个端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药箱、灌装头和缸筒远离活塞杆的一端连通,所述三通电磁阀用于使所述药箱与所述缸筒连通或用于使所述灌装头与所述缸筒连通,所述灌装缸基本呈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缸筒远离其活塞杆的一端位于所述灌装缸的底部。该灌装机在现有机型的基础上不增加设备投入,能有效解决现有设备存在的泄漏故障多、驱动机构故障率高和清洗不便的技术难题。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机架,所述灌装缸的缸筒和药箱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三通电磁阀设置高度位于所述灌装缸的底端与所述灌装头之间,可进一步减小驱动负荷,也能更彻底的将农药中的微小颗粒排出,延长活塞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板,若干所述活塞杆均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机架顶部固定设置有导向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导向板滑动连接。在导向板的限位导向下,驱动机构仅承受来自连接板的竖向负荷,其负荷方向恒定,有利于保证驱动机构的使用寿命。
[0013]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一旦发生密封圈损坏造成灌装时定量不准的情况时,可以拆除螺栓,从上方将活塞杆取出进行更换,该脱缸过程中药液被留存于缸筒内,并不会泄露造成药液浪费和污染。
[0014]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相对于所述活塞在轴向上无串动,所述活塞杆相对于所述活塞在径向上周围均有滑移空间。
[0015]具体的,所述活塞的一端依次向内加工有孔径逐渐变小的同心的螺纹孔、凹孔和盲孔,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端部与所述盲孔的根部抵接,所述活塞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盲孔的孔径;还包括垫圈和锁紧件,所述活塞杆上加工有卡槽,所述垫圈设置于所述凹孔内,所述垫圈套设在所述卡槽上,所述垫圈的内径大于所述卡槽的直径且小于所述活塞杆的直径;所述锁紧件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锁紧件的内径大于所述活塞杆的直径,所述锁紧件的一端加工有外螺纹,所述锁紧件与所述活塞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锁紧件的螺纹拧紧时其
端部通过所述垫圈将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向所述盲孔的根部压紧。
[0016]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盲孔根部相抵接的一端呈球面。
[0017]进一步的,所述垫圈由两个卡件组成,所述卡件呈半圆环状,两个所述卡件相对设置于所述卡槽的两侧。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技术一种故障率低便于清洗的液体农药灌装机,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体农药灌装机设备故障率高、清洗复杂、易于造成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在不增加设备投入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创新性机型。其是在现有的液体农药灌装机基础上,将灌装缸基本呈竖直方向设置,并设置使缸筒远离其活塞杆的一端位于灌装缸的底部。通过该改进彻底杜绝了农药中的微小颗粒对灌装缸活塞密封件的磨损,极大的延长了密封件的使用寿命,解决了泄漏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故障率低便于清洗的液体农药灌装机,包括药箱(10)、驱动机构和若干灌装机构,所述灌装机构包括灌装缸(20)、三通电磁阀(30)和灌装头(40),所述灌装缸(20)包括缸筒、活塞(21)和活塞杆(22),所述活塞(21)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缸筒内,所述活塞杆(22)的一端与所述活塞(21)连接,所述活塞杆(22)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缸筒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30)的三个端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药箱(10)、灌装头(40)和缸筒远离活塞杆(22)的一端连通,所述三通电磁阀(30)用于使所述药箱(10)与所述缸筒连通或用于使所述灌装头(40)与所述缸筒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缸(20)基本呈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缸筒远离其活塞杆(22)的一端位于所述灌装缸(20)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故障率低便于清洗的液体农药灌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所述灌装缸(20)的缸筒和药箱(10)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三通电磁阀(30)设置高度位于所述灌装缸(20)的底端与所述灌装头(4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故障率低便于清洗的液体农药灌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51),若干所述活塞杆(22)均与所述连接板(51)固定连接,所述机架顶部固定设置有导向板(52),所述连接板(51)与所述导向板(52)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故障率低便于清洗的液体农药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2)与所述连接板(51)之间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雍孝鹏雍孝军雍洲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成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