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及优化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及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材料作为当前建筑领域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具有原材料来源丰富、施工方便成本低廉和强度性能长久稳定的优势。目前使用形式最广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利用混凝土与钢材之间的协同变形,发挥混凝土良好的抗压承载力与钢筋出色的抗拉性能;但是,混凝土受压过载时,受压区材料会立即发生脆性变形破坏,不仅影响建筑美观,还会引入游离水、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有害介质侵蚀钢筋,造成严重后果。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准确测量混凝土的压应力的大小,也就无法判断混凝土是否受压过载。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及优化设计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准确测量压应力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包括:混凝土结构,所述混凝土结构包括:水泥、沙粒以及减水剂;纤维,分散在所述混凝土结构中;石墨烯纳米流体外掺剂,分散在所述混凝土结构中;所述石墨烯纳米流体外掺剂包括石墨烯和聚乙烯醇;其中,所述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中所述纤维的体积百分数为1v%
‑
2v%,所述石墨烯的质量百分数为0.05wt%
‑
0.1wt%。2.一种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包括:混凝土结构,所述混凝土结构包括:水泥、沙粒以及减水剂;纤维,分散在所述混凝土结构中;石墨烯纳米流体外掺剂,分散在所述混凝土结构中;所述石墨烯纳米流体外掺剂包括石墨烯和聚乙烯醇;其中,所述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中所述纤维的体积百分数为1v%
‑
2v%,所述石墨烯的质量百分数为0.05wt%
‑
0.1wt%;所述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电阻率与压应力的拟合关系;测量所述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电阻;根据所述电阻率与压应力的拟合关系与所述电阻,确定所述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压应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中所述纤维的体积百分数为1.5v%,所述石墨烯的质量百分数为0.75wt%;所述电阻率与压应力的拟合关系为:(R
‑
R0)/R0=
‑
2.53σ+2.5其中,R表示载荷状态下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电阻,R0表示无载荷状态下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电阻,σ表示压应力。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设计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压应力大于预设应力阈值时,对所述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进行加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率与压应力的拟合关系采用如下步骤得到:在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的两个相对侧面分别贴上应变片;在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上贴上电极;通过所述电极得到无载荷状态下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电阻;对纳流体改性有机纤维增强混凝土加载压力,并通过...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