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袖造型大跨雨棚结构智慧系统新型收费站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086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袖造型大跨雨棚结构智慧系统新型收费站,包括:S型水袖造型雨棚结构,S型水袖造型雨棚结构中部垂直于道路延伸方向设于道路上,两端沿道路反向延伸;收费站,横向设于S型水袖造型雨棚结构中部下方的道路;多级无感交易设备,分设于收费站的电子收费通道前方及内部多处,以提供多次次无感收费的机会;收费机器人,设于收费站的人工收费通道收费亭前方,用于提供自助支付服务;监控集群,设于收费站的每一电子收费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多处,用于采集收费数据和车道画面;数字孪生系统,与监控集群连接,用于根据监控集群采集的收费数据和车道画面生成收费站的模拟画面。模拟画面。模拟画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袖造型大跨雨棚结构智慧系统新型收费站


[0001]本技术涉及智慧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水袖造型大跨雨棚结构智慧系统新型收费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道路车辆逐渐增多。传统的高速路收费站一般以人工收费形式为主,由于人工收费的收费速度较慢,车辆通行速度不同,当车流量大时,容易导致交通拥堵甚至交通事故。目前大多数收费站都采用了电子收费系统(ElETCronic Toll CollETCion System,简称ETC)的收费模式,然而,当车流速度较快时,ETC交易成功率将受到影响。高速收费站的收费效率和交易成功率是影响收费站运营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收费站的收费效率和交易成功率是当前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袖造型大跨雨棚结构智慧系统新型收费站,以解决收费站收费效率低、ETC收费成功率低等等问题。
[0004]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水袖造型大跨雨棚结构智慧系统新型收费站,包括:S型水袖造型雨棚结构,所述S型水袖造型雨棚结构中部垂直于道路延伸方向设于道路上,两端沿道路反向延伸;收费站,横向设于所述S型水袖造型雨棚结构中部下方的道路;多级无感交易设备,分设于所述收费站的电子收费通道前方及内部多处,以提供多次次无感收费的机会;收费机器人,设于所述收费站的人工收费通道收费亭前方,用于提供自助支付服务;监控集群,设于所述收费站的每一电子收费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多处,用于采集收费数据和车道画面;数字孪生系统,与所述监控集群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监控集群采集的收费数据和车道画面生成所述收费站的模拟画面。
[0005]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收费站还包括:控制室,设于所述S型水袖造型雨棚结构的一端或两端下方的道路旁,用于根据所述数字孪生系统监控和调度所述收费站。
[0006]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收费站还包括:多级引导屏,分设于所述多级无感交易设备所在位置及所述电子收费通道和所述人工收费通道的其余多处位置,用于所述引导车辆到指定车道。
[000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收费站还包括:空中折叠式费额显示屏,与所述监控集群连接,设于每一所述电子收费通道出口上方;所述空中折叠式费额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用于显示对应的电子收费通道的费额信息和/或通道信息。
[0008]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收费站还包括:三合一自动栏杆机,包括车道识别设备、两个费额显示器和自动栏杆,设于所述电子收费通道和/或所述人工收费通道出口;所述车道识别设备设于所述三合一自动栏杆机的支撑柱上;所述两个费额显示器分设于所述支撑柱两侧的迎车面;自动栏杆的一端铰接与所述支撑柱顶部,水平横向架设在所述支撑柱一侧的所述电子收费通道或所述人工收费通道中。
[0009]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收费站还包括:车道智能灯光带,沿所述人工收费通道和/或电子收费通道两侧的收费岛设置,与所述三合一自动栏杆机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三合一自动栏杆机的状态,显示不同的灯光效果,引导过路车辆行进或停车。
[0010]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收费站还包括:新型智慧收费亭,设于所述人工收费通道出口一侧,迎车面设有LED屏。
[001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监控集群包括:多个交通视觉传感器,设于所述多级无感交易设备、所述收费站入口、各所述人工收费通道和各所述电子收费通道的多处位置;工控网络集群,将所述多个交通视觉传感器、所述多级无感交易设备和所述数字孪生系统连接,构成以太网。
[001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工控网络集群按照人工收费通道或电子收费通道的奇偶编号分组连接,其中,所述工控网络集群包括的交换机采用堆叠双机模式。
[001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各所述电子收费通道之间收费岛宽度不大于15cm。
[0014]在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袖造型大跨雨棚结构智慧系统新型收费站,该收费站顶部为S型水袖造型雨棚结构,造型优美灵动;在收费站入口前方设有多级无感交易设备,可以提供多次次无感收费的机会,提升ETC交易成功率;在人工收费通道收费亭前方设有收费机器人,当车流在收费亭前排队时,车主可以在收费机器人处自助支付,以提升人工收费通道的收费效率;通过数字孪生系统生成所述收费站的模拟画面,可以在监控室内对收费站进行监控和调度。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技术及其优势,现在将参考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其中:
[0017]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袖造型大跨雨棚结构智慧系统新型收费站的雨棚示意图;
[0018]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级无感交易设备的示意图;
[0019]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工收费通道的示意图;
[0020]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控网络集群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2]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技术。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0023]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
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002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袖造型大跨雨棚结构智慧系统新型收费站,包括:S型水袖造型雨棚结构、收费站、多级无感交易设备、收费机器人、监控集群、数字孪生系统。
[0025]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S型水袖造型雨棚结构中部较宽,垂直于道路延伸方向设于道路上,两端沿道路反向延伸,逐渐缩窄。在实际应用中,收费站横向设于S型水袖造型雨棚结构中部下方的道路。在该雨棚结构的两端可以随着宽度缩窄,高度也逐渐下降,直至接地。进一步的,该雨棚结构两端下方的空间内,可以设置控制室、观景台、绿植、景观等。其中,控制室可以设于S型水袖造型雨棚结构的一端或两端下方的道路旁,用于根据数字孪生系统监控和调度收费站。
[002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多级无感交易设备分设于收费站的电子收费通道前方及内部多处,以提供多次无感收费的机会。
[0027]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至少设置一级ETC预检测设备,该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袖造型大跨雨棚结构智慧系统新型收费站,其特征在于,包括:S型水袖造型雨棚结构,所述S型水袖造型雨棚结构中部垂直于道路延伸方向设于道路上,两端沿道路反向延伸;收费站,横向设于所述S型水袖造型雨棚结构中部下方的道路;多级无感交易设备,分设于所述收费站的电子收费通道前方及内部多处,以提供多次次无感收费的机会;收费机器人,设于所述收费站的人工收费通道收费亭前方,用于提供自助支付服务;监控集群,设于所述收费站的每一电子收费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多处,用于采集收费数据和车道画面;数字孪生系统,与所述监控集群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监控集群采集的收费数据和车道画面生成所述收费站的模拟画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袖造型大跨雨棚结构智慧系统新型收费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室,设于所述S型水袖造型雨棚结构的一端或两端下方的道路旁,用于根据所述数字孪生系统监控和调度所述收费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袖造型大跨雨棚结构智慧系统新型收费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级引导屏,分设于所述多级无感交易设备所在位置及所述电子收费通道和所述人工收费通道的其余多处位置,用于引导车辆到指定车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袖造型大跨雨棚结构智慧系统新型收费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中折叠式费额显示屏,设于每一所述电子收费通道出口上方;所述空中折叠式费额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用于显示对应的电子收费通道的费额信息和/或通道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袖造型大跨雨棚结构智慧系统新型收费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合一自动栏杆机,包括车道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军詹磊周斌杰丘建发武登磊裴泽骏吴居涛胡杰赵明惺包莹付佰勇杨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快速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