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向器上的齿轮输送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单向器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单向器上的齿轮输送线。
技术介绍
[0002]齿轮式单向器一般包括星轮、起动齿轮组件、罩盖、垫片、弹簧及弹簧座等零件,在装配时需要将垫片、罩盖、弹簧等逐一压装于星轮和/或起动齿轮组件上,即:集成后的星轮和起动齿轮组件(以下简称“齿轮”)逐一输送至第一、第二等压装工位上并对其施加沿其轴向方向的压力,以将各零件压装就位。为了实现齿轮自动化连续压装的目的,齿轮会经传送带输送至相应的压装工位处,当齿轮就位后传送带需停止输送,待压装完成后将齿轮输送至下一个工位再进行相应的压装作业,使得传送带的启停受限于齿轮的移动位置,减缓了对齿轮的输送速度;另外,也不能实现多个齿轮同时同步的压装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向器上的齿轮输送线,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送带的启停需受限于齿轮的移动位置,导致齿轮输送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单向器上的齿轮输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器上的齿轮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送带(1),两条所述第一传送带(1)并列平行布置,其间限定出活动间隙;输送基座(2),若干所述输送基座(2)设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上,并用于输送齿轮;顶升机构(3),若干所述顶升机构(3)设于所述活动间隙内,以提升输送至其上方的输送基座(2),并使所述输送基座(2)与所述第一传送带(1)分离;其中,所述顶升机构(3)包括固设于所述活动间隙内的第一支撑板(3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上方的第二支撑板(32),以及转动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上的第三支撑板(33),所述第一支撑板(31)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板(32)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4),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板(32)具有与所述输送基座(2)相抵接的第一状态以及与所述输送基座(2)相分离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三支撑板(33)由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上的第二驱动机构(5)驱动,用于使所述第三支撑板(33)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2)发生相对转动,以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三支撑板(33)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2)齐平,并与所述输送基座(2)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器上的齿轮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液压缸(41),所述液压缸(41)固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上,并驱动所述第二支撑板(32)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辅助移动组件(42),所述辅助移动组件(42)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上的第一固定座(421)、转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421)上的第一移动块(422),以及铰接于所述第一移动块(422)上的第二移动块(423),所述第二移动块(423)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2)转动连接,当所述第二支撑板(32)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移动块(422)和所述第二移动块(423)之间形成夹角α1,90
°
≤α1≤180
°
,且所述夹角α1的开口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的输送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向器上的齿轮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移动组件(42)还包括:第一安装基座(424),所述第一安装基座(424)固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上;第二安装基座(425),所述第二安装基座(425)固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32)上;导杆(426),所述导杆(426)的一端固定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基座(424)上,其另一端活动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基座(425)上。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单向器上的齿轮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第二固定座(51),所述第二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秀平,黄文金,权鹏,陈永建,马海斌,焦云志,
申请(专利权)人:玉环普天单向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