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冷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078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缓冷坑,包括缓冷坑基础、土建保护板、耐材层和若干耐材防护板,缓冷坑基础内壁上设有若干螺栓套筒,螺栓套筒内设有限位配合的第一螺栓或第二螺栓,第一螺栓穿过土建保护板、耐材层和耐材防护板且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耐材层内设有若干立柱固定套管和固定立柱,第二螺栓穿过土建保护板、立柱固定套管和固定立柱且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固定立柱的工作面凸出于相邻耐材防护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兼具易损件具备可拆卸性、缓冷坑空间利用率大、易维护、维护时间短、互换性高、投资相对低、耐材不易脱落、耐用、保温性能好的特点,可用于圆坯甚至大圆坯缓冷、在冶金企业推广应用。在冶金企业推广应用。在冶金企业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冷坑


[0001]本技术属于冶金缓冷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缓冷坑。

技术介绍

[0002]金属热处理是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或内部组织结构来控制其性能的工艺方法,轧材轧后通过缓冷达到防止钢种产生白点,避免马氏体不锈钢、高速工具钢等应力敏感性强的钢材、空冷时因热应力与组织应力的作用而产生裂纹,避免表面出现马氏体及钢材表面硬度过硬超标等目的。现有技术采用缓冷工艺中的缓冷坑有钢柱纤维块墙型、钢板保护墙型、钢柱轻质砖型三种类型,组成结构是:混凝土基础结构、坯料立柱、防护钢板、防护耐材、砌筑耐火砖等,存在空间利用率低、不耐用、投资高、保温性差等缺点,尤其是缓冷坑内坯料立柱或防护钢板均通过底部钢坯或连接板固定形成一个整体,这就导致一旦其中某个坯料立柱或防护钢板损坏、变形后很难拆卸、修复,维修难度极大,随着使用时间越久坑壁耐火砖也会脱落,更加延长缓冷坑的修复时间,不仅增加维修成本而且会影响车间的生产节奏、降低车间运转率,因此如何尽快研制一种维修简单、拆卸方便、故障处理时间短、投资相对低的新型缓冷坑就显得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技术提供一种缓冷坑。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缓冷坑,包括缓冷坑基础、土建保护板、耐材层和若干耐材防护板,所述缓冷坑基础内壁上设有若干螺栓套筒,所述螺栓套筒内设有限位配合的第一螺栓或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土建保护板、耐材层和耐材防护板且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所述耐材层内设有若干立柱固定套管和固定立柱,所述第二螺栓穿过土建保护板、立柱固定套管和固定立柱且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所述固定立柱的工作面凸出于相邻耐材防护板。
[0006]上述缓冷坑,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为T形螺栓,所述螺栓套筒内设有用于安装T形螺栓和限制T形螺栓转动的容腔。
[0007]上述缓冷坑,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栓连接有第三锁紧螺母,所述第三锁紧螺母与土建保护板之间设有套于第一螺栓外的第一平垫。
[0008]上述缓冷坑,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栓连接有第四锁紧螺母,所述第四锁紧螺母与耐材防护板之间设有套于第一螺栓外的第二平垫,所述第二平垫和第一锁紧螺母位于耐材防护板两侧。
[0009]上述缓冷坑,优选地,所述耐材层内填充有硅酸铝纤维。
[0010]上述缓冷坑,优选地,所述立柱固定套管内设有设置第二螺栓的台阶孔,所述第二螺栓连接有与台阶孔限位的第五锁紧螺母。
[0011]上述缓冷坑,优选地,所述固定立柱的工作面凸出于相邻第一螺栓端面,固定立柱
上设有沉孔,所述沉孔包括设置第二螺栓的椭圆孔,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与沉孔限位。
[0012]上述缓冷坑,优选地,所述固定立柱底部外与缓冷坑基础之间设有基础预埋管。
[0013]上述缓冷坑,优选地,所述固定立柱两侧设有若干与相邻耐材防护板配合的防撞块。
[0014]上述缓冷坑,优选地,所述固定立柱与相邻第一螺栓阵列间隔设置。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螺栓套筒设置第一螺栓或第二螺栓,使土建保护板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三锁紧螺母、第二螺栓与立柱固定套管内的第五锁紧螺母配合锁紧,若干固定立柱在立柱固定套管支撑下、以若干第二螺栓与第二锁紧螺母配合锁紧,若干耐材防护板在相邻固定立柱的防撞块定位限位下、以若干第一螺栓与第一锁紧螺母配合锁紧,可以顺序组装机械连接、形成一个较现有结构易拆卸、易维护、互换性高、投资相对低、耐材不易脱落的缓冷坑。
[0017](2)固定立柱的工作面凸出于相邻耐材防护板,若干固定立柱通过间隔设置,既保证圆坯的合理支撑点又不会导致缓冷时坯料弯曲,故障率低、故障处理时间短、处理易,具备缓冷坑空间利用率大、经济耐用、保温性能好的特点,可用于圆坯甚至大圆坯缓冷、在冶金企业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8]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使用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螺栓套筒结构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螺栓或第二螺栓结构图。
[0023]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螺栓套筒与第一螺栓或第二螺栓的配合结构图。
[0024]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立柱固定套管结构图。
[0025]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耐材防护板结构图。
[0026]图8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固定立柱主视结构图。
[0027]图9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固定立柱侧视结构图。
[0028]图中:缓冷坑基础1,土建保护板2,耐材层3,耐材防护板4,通孔401,螺栓套筒5,容腔501,凸台502,第一螺栓6第一锁紧螺母601,第三锁紧螺母602,第一平垫603,第四锁紧螺母604,第二平垫605,第二螺栓7,第二锁紧螺母701,第五锁紧螺母702,光杆段671,螺纹段672,T形螺栓头部673,立柱固定套管8,台阶孔801,固定立柱9,沉孔901,椭圆孔9012,基础预埋管902,防撞块903,圆坯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轴向”、“径向”、“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如图1

9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缓冷坑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冷坑,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冷坑基础(1)、土建保护板(2)、耐材层(3)和若干耐材防护板(4),所述缓冷坑基础(1)内壁上设有若干螺栓套筒(5),所述螺栓套筒(5)内设有限位配合的第一螺栓(6)或第二螺栓(7),所述第一螺栓(6)穿过土建保护板(2)、耐材层(3)和耐材防护板(4)且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601),所述耐材层(3)内设有若干立柱固定套管(8)和固定立柱(9),所述第二螺栓(7)穿过土建保护板(2)、立柱固定套管(8)和固定立柱(9)且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701),所述固定立柱(9)的工作面凸出于相邻耐材防护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冷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6)和第二螺栓(7)为T形螺栓,所述螺栓套筒(5)内设有用于安装T形螺栓和限制T形螺栓转动的容腔(5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冷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6)连接有第三锁紧螺母(602),所述第三锁紧螺母(602)与土建保护板(2)之间设有套于第一螺栓(6)外的第一平垫(60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冷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6)连接有第四锁紧螺母(604),所述第四锁紧螺母(604)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雄陈树军张亚红李义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联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