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级热利用的污泥低温干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062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级热利用的污泥低温干化系统,包括预处理装置、输送装置、低温干化装置、焚烧装置、换热装置、空气处理装置,所述低温干化装置包括机体、设于机体上的干化腔、设于机体内的过滤组件、设于机体一端的进料组件、设于机体另一端的排污组件、设于机体底部的第一热气孔、设于机体顶部的注气组件。设于机体顶部的注气组件。设于机体顶部的注气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级热利用的污泥低温干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干化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多级热利用的污泥低温干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我国市政污泥的产量也大幅度增加,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已经成为当今的环境热点问题。而传统的机械脱水得到的污泥含水率一般在75%~85%,不能满足后续处理的标准。因此,如果要进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就必须进行热干化,污泥干化完成后,再通过焚烧装置对其进一步处理,焚烧后的的热能经过换热装置重复再利用,现有干化设备处理污泥效果差,对焚烧后的热能利用不合理,没有根据回收温度的高低,利用在污泥干化上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多级热利用的污泥低温干化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多级热利用的污泥低温干化系统,包括预处理装置、输送装置、低温干化装置、焚烧装置、换热装置、空气处理装置,所述低温干化装置包括机体、设于机体上的干化腔、设于机体内的过滤组件、设于机体一端的进料组件、设于机体另一端的排污组件、设于机体底部的第一热气孔、设于机体顶部的注气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两端固定设于机体上的多个圆柱、分别设于多个圆柱上的多个V型槽、分别位于多个圆柱两端且设于机体上的多个第一吸水孔、分别转动套设于多个圆柱上的多个过滤套管、等距间隔设于过滤套管上的多个过滤孔、对称且固定设于干化腔内壁上的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两端转动设于机体上的两个第一从动辊和两个第二从动辊及两个第三从动辊、两端分别设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且依次绕设于多个过滤套管及两个第一从动辊上的第一过滤带、依次绕设于多个过滤套管和两个第三从动辊上的第二过滤带、位于第一过滤带和第二过滤带之间且依次绕设于多个过滤套管及两个第三从动辊上的第三过滤带、两端分别与前端和末端的过滤套管接触且固定设于机体上的隔板、设于隔板底部的第一斜面、位于隔板最低点处且设于机体上的第二吸水孔;多个所述圆柱外径依次变大设置。
[0005]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两端转动设于机体上的两个第一主动轴、位于两个第一主动轴上方且转动设于机体上的两个第二主动轴、位于两个第二主动轴上方且转动设于机体上的两个第三主动轴、位于两个第三主动轴上方且转动设于机体上的两个第四主动轴、位于两个第四主动轴上方且转动设于机体上的两个第五主动轴、位于两个第五主动轴上方且转动设于机体上的两个第六主动轴、绕设于两个第一主动轴上的第一传动带、绕设于两个第二主动轴上的第二传动带、绕设于两个第三主动轴上的第三传动带、绕设于两个第四主动轴上的第四传动带、绕设于两个第五主动轴上的第五传动带、绕设于两个第六主动轴上的
第六传动带、分别固定套设于两个第一主动轴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一皮带轮、固定套设于第二主动轴上且与第一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二齿轮、分别固定套设于两个第三主动轴上的第三齿轮和第二皮带轮、分别固定套设于两个第四主动轴上的第四齿轮和第三皮带轮、固定套设于第五主动轴上的第五齿轮、分别套设于两个第六主动轴上的第六齿轮和第四皮带轮、绕设于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的第一皮带、绕设于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上的第二皮带、固定设于机体上用于驱动第一主动轴转动的电机;所述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夹住第一过滤带,所述第三传动带和第四传动带夹住第三过滤带,所述第五传动带和第六传动嗲夹住第二过滤带,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设置,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设置。
[0006]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第一刮污元件和第二刮污元件及第三刮污元件,所述第一刮污元件至第三刮污元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刮污元件包括两端固定设于机体上的集污槽、固定设于集污槽一端处的第一刮板及另一端处的第二刮板、与集污槽对应设于机体上的排污孔、位于集污槽内且一端转动设于机体上的螺旋送料桨、固定套设于第一从动辊一端且与螺旋送料桨啮合设置的第七齿轮;所述第一刮污元件用于对第一过滤带内壁刮除和第三过滤带外壁刮除,所述第二刮污元件用于对第三过滤带内壁刮除和第二过滤带外壁刮除,所述第三刮污元件用于对第二过滤带内壁进行刮除。
[0007]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设于排污孔处的罩壳、可移动设于罩壳内的移动板、固定设于罩壳内的两个导向块、贯穿可移动设于罩壳上且一端转动设于移动板上的第一移动杆、套设于第一移动杆上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罩壳和第一移动杆另一端上的第一弹簧、位于第一移动杆下方且设于罩壳上的滑槽、可移动设于滑槽内的滑块、贯穿可移动设于滑块上且一端转动设于移动板上的第二移动杆、套设于第二移动杆上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滑块和第二移动杆另一端上的第二弹簧。
[0008]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设于机体上的进料口、位于进料口处且固定设于机体上的料斗、两端转动设于料斗上的从动轴、等距环形分布固定设于从动轴上的多个送料板、绕设于从动轴一端和第三从动辊一端上的第三皮带、位于料斗下方且固定设于机体上的储气腔、设于储气腔上端的第二斜面、等距间隔且朝下设于储气腔上的多个斜孔、与储气腔对应设于机体上的第二热气孔。
[0009]所述排污组件包括设于机体底部的排污口、固定设于机体底部的固定块、设于固定块上端的第三斜面、可移动设于排污口内侧壁上的升降板、固定设于机体上用于驱动升降板移动的气缸、由上到下等距间隔固定设于升降板上的多个推板、位于排污口下方且固定设于机体上的导污板,所述推板朝下倾斜设置。
[0010]所述注气组件包括与多个过滤套管一一对应且设于机体上的多组气孔组,所述气孔组由多个等距间隔设于的第三热气孔组成,所述相邻气孔组之间固定设有挡气板,所述气孔组处罩设有均气罩,所述均气罩上设有第四热气孔,所述第一热气孔至第四热气孔的温度逐渐增高。
[001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需处理的污泥放入进料组件内,通过进料组件均匀的铺设在过滤组件上,通过上料组件对污泥铺设过程中能够避免干化腔内的热空气从加料处排出,避免热能浪费,同时焚烧换热后的热能对加料过程中的污泥进行处理烘干,便于后续处理;通过过滤组件能够对其上的污泥进行干化处理并进行污泥输送,过滤组件能够自动清
理,便于持续对污泥处理,处理后的污泥落在排污组件上,通过排污组件把污泥排出干化腔内,通过排污组件设置能够避免干化腔内的热能与污泥一同排出,有效的控制干化腔内的温度。
[0012]经过换热后的热能通过第一热气孔进入干化腔内,主要对过滤后掉落的污泥进一步的加热处理,大多数热能通过注气组件进入干化腔内,对污泥进行过滤时,第一过滤带和第二过滤带及第三过滤带一同运行,使多个过滤套管一同转动,通过第一吸水孔产生吸力,即对V型槽产生吸力,使位于该区域的过滤套管产生吸力,及经过该区域的第一过滤带和第二过滤带及第三过滤带产生吸力,使第二过滤带上的污泥中的水快速的进入V型槽内,最终从第一吸水孔排出,多个所述圆柱外径依次变大,从而逐步提高其吸力的面积,对污泥逐步的处理,使污泥干化效果更好,通过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设置能够使第一过滤带至第三过滤带沿着二者方向移动,使第一过滤带至第三过滤带更好的与多个过滤套管配合,通过转动的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级热利用的污泥低温干化系统,包括预处理装置、输送装置、低温干化装置、焚烧装置、换热装置、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干化装置包括机体(1)、设于机体上的干化腔(2)、设于机体内的过滤组件(3)、设于机体一端的进料组件(4)、设于机体另一端的排污组件(5)、设于机体底部的第一热气孔(6)、设于机体顶部的注气组件(7);所述过滤组件(3)包括两端固定设于机体上的多个圆柱(31)、分别设于多个圆柱上的多个V型槽(32)、分别位于多个圆柱两端且设于机体上的多个第一吸水孔(33)、分别转动套设于多个圆柱上的多个过滤套管(34)、等距间隔设于过滤套管上的多个过滤孔、对称且固定设于干化腔内壁上的第一导轨(35)及第二导轨(36)、两端转动设于机体上的两个第一从动辊(37)和两个第二从动辊(38)及两个第三从动辊(39)、两端分别设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且依次绕设于多个过滤套管及两个第一从动辊上的第一过滤带(310)、依次绕设于多个过滤套管和两个第三从动辊上的第二过滤带(311)、位于第一过滤带和第二过滤带之间且依次绕设于多个过滤套管及两个第三从动辊上的第三过滤带(312)、两端分别与前端和末端的过滤套管接触且固定设于机体上的隔板(313)、设于隔板底部的第一斜面(314)、位于隔板最低点处且设于机体上的第二吸水孔(315);多个所述圆柱外径依次变大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级热利用的污泥低温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3)还包括两端转动设于机体上的两个第一主动轴(316)、位于两个第一主动轴上方且转动设于机体上的两个第二主动轴(317)、位于两个第二主动轴上方且转动设于机体上的两个第三主动轴(318)、位于两个第三主动轴上方且转动设于机体上的两个第四主动轴(319)、位于两个第四主动轴上方且转动设于机体上的两个第五主动轴(320)、位于两个第五主动轴上方且转动设于机体上的两个第六主动轴(321)、绕设于两个第一主动轴上的第一传动带(322)、绕设于两个第二主动轴上的第二传动带(323)、绕设于两个第三主动轴上的第三传动带(324)、绕设于两个第四主动轴上的第四传动带(325)、绕设于两个第五主动轴上的第五传动带(326)、绕设于两个第六主动轴上的第六传动带(327)、分别固定套设于两个第一主动轴上的第一齿轮(328)和第一皮带轮(329)、固定套设于第二主动轴上且与第一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二齿轮(330)、分别固定套设于两个第三主动轴上的第三齿轮(331)和第二皮带轮(332)、分别固定套设于两个第四主动轴上的第四齿轮(333)和第三皮带轮(334)、固定套设于第五主动轴上的第五齿轮(335)、分别套设于两个第六主动轴上的第六齿轮(336)和第四皮带轮(337)、绕设于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的第一皮带(338)、绕设于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上的第二皮带(339)、固定设于机体上用于驱动第一主动轴转动的电机(340);所述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夹住第一过滤带,所述第三传动带和第四传动带夹住第三过滤带,所述第五传动带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瑜陈鑫波周恩峰钱志江高雅金金喆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真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