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修复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9427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8
本申请涉及一种土壤修复一体机,其包括干化室与处理室,所述处理室装配在干化室的一侧,所述干化室内装配有两个干化带,所述干化室的另一侧装配有用于投放污泥的排放框,所述排放框的侧面装配有用于排放污泥的排放板,且所述排放板的一端延伸至干化室内,所述排放框的内部等距设置有多个凹形垫,且各所述凹形垫的内部均插接安装有隔板,各所述隔板之间形成U型的排放通道,所述排放框的顶部连通有投放斗,进而可以将污泥进行等量的投放处理,即有效的保证了污泥干化处理的质量,也保证污水处理后剩余污泥能够得到再次利用,达到资源充分利用的效果。利用的效果。利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修复一体机


[0001]本申请涉及土壤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土壤修复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污泥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高,性质不稳定,易腐化发臭,且含有病原菌、寄生虫卵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剩余污泥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处置,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污泥得不到再次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土壤修复一体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土壤修复一体机。
[000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土壤修复一体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土壤修复一体机,包括干化室与处理室,所述处理室装配在干化室的一侧,所述干化室内装配有两个干化带,所述干化室的另一侧装配有用于投放污泥的排放框,所述排放框的侧面装配有用于排放污泥的排放板,且所述排放板的一端延伸至干化室内,所述排放框的内部等距设置有多个凹形垫,且各所述凹形垫的内部均插接安装有隔板,各所述隔板之间形成U型的排放通道,所述排放框的顶部连通有投放斗。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可以将污泥进行等量的投放处理,即有效的保证了污泥干化处理的质量,也保证污水处理后剩余污泥能够得到再次利用,达到资源充分利用的效果。
[0007]优选的,所述排放框的侧壁内开设有用于安装隔板的导槽,且所述隔板靠近排放框的一侧固接有导条,所述导条滑动插接在导槽内,且所述导槽与导条的形状均为T字形。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得隔板可以稳固的在排放框内安装好。
[0009]优选的,所述处理室内装配有加热泵,所述加热泵的输热端通过导管与干化带相连通,且所述干化带的一端延伸至处理室内,所述处理室内固接有收集斗,且所述收集斗的顶口与干化带的侧端对应,所述收集斗的底端连通有排泥管。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完成对污泥的干燥处理工作。
[0011]优选的,所述干化室的内部设置有吸收管,所述处理室的内部装配有吸收箱,所述吸收箱的顶部通过导管与吸收管相连通,所述收集斗的内部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导管加热泵的导热端相连通。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泥内的热量可以通过冷凝器进行二次吸收,并通过导管导入加热泵内,进行二次利用。
[0013]优选的,所述吸收箱的底端连接有一号排水管,所述干化室的底部连通有二号排水管。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污泥干燥处理后水体的排放工作。
[001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6]通过将污泥通过投放斗投放至排放框内,在污泥投放至排放框中时,排放框内的各个隔板之间形成的排放通道可以使污泥等量均与进行分离,然后在通过外部的泵体将污泥抽送至排放板上,由排放板将污泥排放至干化带上,接着在由处理室与干化室对污泥进行处理的结构设计,从而达到了可以将污泥进行等量的投放处理,即有效的保证了污泥干化处理的质量,也保证污水处理后剩余污泥能够得到再次利用,达到资源充分利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土壤修复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土壤修复一体机的排放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2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干化室;2、处理室;3、干化带;4、排放框;5、排放板;6、凹形垫;7、隔板;8、排放通道;9、导槽;10、导条;11、加热泵;12、收集斗;13、排泥管;14、吸收管;15、吸收箱;16、冷凝器;17、一号排水管;18、二号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土壤修复一体机。参照图1

4,一种土壤修复一体机包括干化室1与处理室2,处理室2装配在干化室1的一侧,干化室1内装配有两个干化带3,干化带3可对污泥进行传动输送,且干化带3上开设有多个滤水孔,干化室1的另一侧装配有用于投放污泥的排放框4,排放框4的侧面装配有用于排放污泥的排放板5,且排放板5的一端延伸至干化室1内,排放框4的内部等距设置有多个凹形垫6,且各凹形垫6的内部均插接安装有隔板7,各隔板7之间形成U型的排放通道8,排放框4的顶部连通有投放斗(污泥在排放框4内可以流动,即污泥粘稠度较大);
[0024]在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可以将污泥通过投放斗投放至排放框4内,在污泥投放至排放框4中时,排放框4内的各个隔板7之间形成的排放通道8可以使污泥等量均与进行分离,然后在通过外部的泵体将污泥抽送至排放板5上,由排放板5将污泥排放至干化带3上,接着在由处理室2与干化室1对污泥进行处理,从而完成污泥的干燥工作;
[0025]在隔板7需要进行清洗或者更换时,使用者只需要通过抽拉对应的隔板7,使得隔板7与凹形垫6分离,从而完成隔板7的拆卸工作;
[0026]通过该结构设计,进而可以将污泥进行等量的投放处理,即有效的保证了污泥干化处理的质量,也保证污水处理后剩余污泥能够得到再次利用,达到资源充分利用的效果。
[0027]参照图2与图4,排放框4的侧壁内开设有用于安装隔板7的导槽9,且隔板7靠近排放框4的一侧固接有导条10,导条10滑动插接在导槽9内,且导槽9与导条10的形状均为T字形,通过该结构的设计,从而使得隔板7可以稳固的在排放框4内安装好。
[0028]参照图1,处理室2内装配有加热泵11,加热泵1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加热泵11的输热端通过导管与干化带3相连通,且干化带3的一端延伸至处理室2内,处理室2内固接有收集斗12,且收集斗12的顶口与干化带3的侧端对应,收集斗12的底端连通有排泥管13,污泥排放至干化带3上时,干化带3可以配合加热泵11的热量对污泥进行干燥处理,达到固化
土的标准,同时干燥处理后的污泥可以通过干化带3排放至收集斗12内在由排泥管13进行外排,通过该结构设计,从而完成对污泥的干燥处理工作。
[0029]参照图1,干化室1的内部设置有吸收管14,处理室2的内部装配有吸收箱15,吸收箱15的顶部通过导管与吸收管14相连通,收集斗12的内部设置有冷凝器16,冷凝器16通过导管加热泵11的导热端相连通,通过设计吸收管14,即污泥在干化室1内干燥产生的水汽,可以通过泵体,由泵体通过吸收管14将水汽吸走并排放至吸收箱15内,同时污泥排放至收集斗12内时,污泥内的热量可以通过冷凝器16进行二次吸收,并通过导管导入加热泵11内,进行二次利用。
[0030]参照图1,吸收箱15的底端连接有一号排水管17,干化室1的底部连通有二号排水管18,即吸收箱15内的水可以通过一号排水管17进行外排,干化室1内的水可以通过二号排水管18进行外排,即方便了污泥干燥处理后水体的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修复一体机,包括干化室(1)与处理室(2),所述处理室(2)装配在干化室(1)的一侧,所述干化室(1)内装配有两个干化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室(1)的另一侧装配有用于投放污泥的排放框(4),所述排放框(4)的侧面装配有用于排放污泥的排放板(5),且所述排放板(5)的一端延伸至干化室(1)内,所述排放框(4)的内部等距设置有多个凹形垫(6),且各所述凹形垫(6)的内部均插接安装有隔板(7),各所述隔板(7)之间形成U型的排放通道(8),所述排放框(4)的顶部连通有投放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框(4)的侧壁内开设有用于安装隔板(7)的导槽(9),且所述隔板(7)靠近排放框(4)的一侧固接有导条(10),所述导条(10)滑动插接在导槽(9)内,且所述导槽(9)与导条(10)的形状均为T字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展昭单孟颖李丛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邦本生态环境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